进入大人小孩都期盼的新年啦!除了可以一家欢聚外,各种“美食”也是轮番上阵。

孩子自制力差,而且自身消化功能发育不够完善,加上春节期间饮食不规律,很容易吃过量,从而导致积食,让孩子难受。

那孩子积食的表现是什么呢?又应该如何正确缓解呢?

邀请到宏韵中医著名小儿脾胃专家——李兰铮主任,来为大家一一解答。



积食——就是孩子过多吃某些食物,导致脾胃受伤,无法运化食物,影响气血运行,这种状态,就叫积食。

如何辨别是否积食?

一、看舌苔:舌苔厚腻,一块红一块白,还有黄苔,是脾胃功能出现问题

二、闻口气:口臭,且味道酸臭,是食物在胃肠道堆积发酵产生的气味,是积食的明显信号。

三、看大便:大便干燥、酸臭、黏腻、味道很臭,甚至伴腹泻,是食物在肠道内滞留过久导致。

四、睡眠:睡眠不安稳,翻来覆去,甚至哭闹,也可能是积食导致。

五、食欲:积食后,会出现食欲下降或挑食的情况。但不长肉、不长个。

如果在春节期间发现孩子有以上这些表现,毋庸置疑,就是积食了!

那应该怎么调理呢?



刚发现孩子积食时,不用着急吃药,而是先调整饮食:吃少、吃软、吃热、吃清淡,还要让孩子适当运动,来促进食物消化。

李兰铮主任建议,积食内热的孩子,可以搭配这碗“消食汤”。

组成:布渣叶、炒麦芽、炒山楂、鸡内金、陈皮、莱菔子。

一、调和脾胃:炒麦芽、炒山楂、陈皮有助于调和脾胃,使食物能正常消化吸收,避免积滞。

二、清热去火:布渣叶、莱菔子清热去火,能减轻积食引起的内热症状。

三、消食化积:鸡内金、炒山楂擅长消食化积,缓解食物积滞引起的不适。



除了积食时服用“消食汤”,日常生活中也正确及时地这样进行调理:

1、鼓励孩子适当进行活动,有助于提升脾胃阳气,促进气血流通,从而增强消化功能。

2、避免孩子长时间久坐不动,或饭后立即平躺,以减少积食的风险。

3、避免处于紧张、极端兴奋的情绪,会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

4、合理安排饮食时间,避免晚上睡前吃东西。

过年期间家长也一定要重视孩子的饮食习惯,愿所有的孩子都开心过年,不积食、不生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