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我国从国外进口了许多高级轿车,以苏联和东欧居多,主要是用来做干部专车的。当年开过这些专车的司机都不是一般人,坐过的那就更不得了。



伏尔加。从苏联进口的,在六七十年代的进口专车里是最出名的一个了,认识这车的人也最多。伏尔加最初是副省和司局级的配车,正省的坐红旗,在部队里则是军长才有资格坐。八十年代变成出租车后级别就下来了,县团级也能坐了,所以很多人记得县里面的干部坐过这个车。



车本身还算皮实耐用,维修简便,配件也便宜,个别发动机配件还能用吉普212的北内492发动机替代。由于设计按前苏联的环境,暖风那叫一个热,冬天坐着都不敢开大、中档热风,保证你在车里热的出汗。零下30度都能发动,如果发动不起来只需要在底盘下点几张报纸烤一烤就能打火了。



八十年代这车能够私人购买了,当时一度卖到11万一台。好多人买不起就买二手的去跑出租,基本都是从各级机构退下来的。90年代后期一亲戚买了一辆从陕西退下来的,说是政府保养的还不错,就是油耗大。激动的我们一堆亲戚都去坐,结果剐蹭了摩托车。后来为了省油把化油器换成吉普212的。



吉姆。也是苏联进口,比伏尔加要贵。作为专车比伏尔加要高级,是省部级座驾,部队里是军区司令的标配。进入八十年代,吉姆的级别和伏尔加一样都降低了,副部就能坐,那时正部配备了三排座的国产红旗车。



吉姆车很豪华,里面铺着厚厚的漂亮地毯,大沙发很舒服。车身特别结实,边角能把卡车前杠顶出凹槽,自身却不发生形变。现在市面上没这么结实的车。这个车进口量本来就少,流通到社会上的也不多,很少有人见过。坐过这辆车的人那可不是一般的幸运。



华沙。从波兰进口的。当年有一句顺口溜把专车的级别说得很清楚:大红旗、小华沙,吉斯、吉姆、伏尔加。可见华沙车的级别是里面最低的,一般是地厅级配车,在部队里则是师长级。



这款车是前苏联高尔基汽车制造厂制造的嘎斯420,也叫胜利,204缸发动机,缸径是82。波兰仿制后改叫华沙。华沙轿车是手换挡,脚启动;有三个前进档,四拉杆方向,球头多,故障多。后置发动机,座椅就跟沙发一样,非常舒服。



华沙车故障较多,保有量不是很大,所以民间看见的不多。在北京市人艺剧场对面有个汽车修理厂,七十年代初,那里修理的车都是当时的吉姆,华沙,胜利20,道奇等老旧车。普通人也就是在修理厂才能见一见华沙。

当年大家谁开过、坐过这些老车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