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美国国务院突然宣布关闭美国国际开发署

这个美国少有的对外援助联邦机构,如今却成了马斯克口中的犯罪组织。这次关停国际开发署处处都透着马斯克的影子,甚至在遭高层阻挠后,他毫不犹豫地采取铁腕手段,数千人因此被裁员,项目也被迫关闭。



为什么马斯克将这个援助机构视为眼中钉?它的关闭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美国国际开发署被关停,特朗普政府说或重组

美国国际开发署已经存在了半个多世纪,主要任务是对外援助,帮助全球那些穷得叮当响的国家搞建设、治疾病和应对自然灾害。

可为什么一个可以非常好的彰显美国人道主义精神的机构,却成了特朗普和马斯克必须要优化掉的臃肿部门呢?

这跟特朗普的风格也十分匹配,特朗普刚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布暂停所有对外援助项目90天。



对外打着的是要对这些项目的有效性,进行重新评估,并审查它们是否符合“美国优先”原则

懂行的都知道,特朗普这一招其实是提前埋下的伏笔,果不其然接下来就是关闭国际开发署这个大动作。

国际开发署被关停之后,会有数千名员工被停职和裁员,更有600名与公共卫生项目相关的人员被直接解雇。这可是美国政府少有的大手笔操作,关闭这样的国际援助机构,在很多人眼里仿佛是天要塌了。



但特朗普政府显然根本就不在乎外界的评论,还对外放出风声,说机构需要重组可能还会并入美国国务院。

自打1961年被肯尼迪设立以来,国际开发署在全球范围内,不知道为美国干了多少设立人设的好事儿,在其他国家修桥铺路、建学校和发药品,几乎每年都会有一些资助扶贫项目

可这些项目在特朗普眼中早就已经偏离了初衷,在这方面特朗普的商人本性暴露无遗,他认为只要对美国没好处的钱,一分都不能花。

这一点特朗普和马斯克一拍即合,马斯克的发言更加粗暴,直接将国际开发署称作是犯罪组织,还声称机构资助了生物武器研究!



美国国际开发署,是肯尼迪政府着手成立的慈善机构,它成立的目的是希望通过非军事的手段,援助那些刚从殖民统治中解放出来的发展中国家,帮它们打打基础、搞搞建设,缓解贫困、改善卫生和解决饥荒问题。

所以这些年来国际开发署,还是干过一些好事的,在非洲帮助当地民众建学校,也曾经为南美农村提供清洁饮用水,在埃博拉和禽流感病毒流行时,还在全球范围内发放过医疗物资,称得上是世界慈善阵线的一线战士。

美国这些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指手画脚,其实国际开发署是立了汗马功劳的,至少帮美国粉饰了不少侵略和霸权意图,让美国从表面上看来有那么点负责任大国的意思。

可从现在被关停的现实来看,难道特朗普政府连这一块最后的遮羞布都不想要了吗?



在特朗普看来,国际开发署的对外援助看似慷慨,但很多项目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且还引发了不少争议。

国际上还是有聪明人的,很多人早已看出美国的狼子野心,知道国际开发署的一系列行为,只不过是黄鼠狼给鸡拜年,美国的一系列行动向来是利益优先,哪怕是表面上的慈善行业背后也有着深刻的利益考虑。

既然如此那就摊牌不装了,马斯克一开口就直接把国际开发署判了死刑,既然已经无可救药了,那就关门大吉吧!

为了阻止政府效率部访问安全系统,国际开发署的高层还尝试了反抗,结果直接被马斯克反手一波操作给集体停职了。

事儿走到这儿,几乎已经没什么可转圜的余地了,一边是马斯克的炮火猛攻,一边是员工的惨淡离职,各种高层阻挠也没能改变这历史的进程。



可这样一个机构,就算出了些问题又有必要彻底关停吗?他曾经的那些功劳,难道就这样一笔勾销了?

关闭国际开发署是自断善源吗?

关闭国际开发署这事儿真的靠谱吗,虽然表面上看这是特朗普政府,为了省银子搞出来的一出削足适履的戏码,但马斯克这一波操作,也确实狠了点。

不过刀刃向内,如果真的能砍掉腐败和低效那也算这一通努力没有白折腾,国际开发署的关闭,到底对美国乃至全球代表什么呢?

在世界上许多非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眼中,国际开发署的形象还算是比较正面的,这些年在全球撒了不少钱。



国际开发署每年在世界各地投放的援助资金,高达数百亿美元,这种大规模的国际援助不仅帮助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其实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美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

这些受过美国安徽的国家和地区,虽然在国际事务上或许帮不上美国什么忙,至少给美国赚取了良好的口碑,这么看的话这几百亿美元花的还是比较值的。

就连一力主张解散国际开发署的马斯克也承认,国际开发署在之前的历史进程中,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只不过这个部门的效率实在是太低了,花钱如流水不也成果寥寥。

从这个角度来看,特朗普政府关闭国际开发署,要重组或者并入国务院,在某些方面确实有一定的逻辑。

毕竟如果一个机构长期低效运转,时不时因为走偏而引火烧身,那这种彻底整顿的手段或许也不失为以退为进的策略。



通过重打锣鼓另开张,美国可能希望借此提升国际援助的效率和精准度,将更多资源集中在真正需要援助的国家和项目上,至少理论上是这样的。

但坏处也不少,至少对那些依赖美国援助的国家来说,这是晴天霹雳。一些非洲国家的医院可能正等着药品来救命,一些南美国家正依靠国际开发署的项目搞基础设施建设。

如今这些项目突然断粮,对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冲击必然是巨大的。

更长远来看关闭国际开发署,可能削弱美国在全球的软实力

如今这些工具一夕之间被束之高阁,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和地位必然会受到影响。



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在全世界范围内都适用。一旦美国关闭了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援助窗口,那么这么多年来积累下的良好口碑,很有可能毁于一旦。

有一位网友的评论就特别精辟:美国关闭了国际开发署等于是砍掉了自己在国际社会的一只臂膀,这臂膀也许不那强壮,但至少在需要时,能伸得出去。

而且国际开发署的关闭,还可能带来全球合作秩序和信任体系等等一系列连锁反应。通过资金对落后地区进行援助,只是国际开发署工作的一部分,他们还通过知识和技术援助,帮助其他国家发展,这种授人以渔的做法,曾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不少好评。



如今没了这个平台,类似的援助项目是否还能继续?其他国家又会怎么看美国呢?这些问题都将成为一个问号悬而未决。

要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对美国失去信任,那美国在全球舞台上的孤立感必然会增加,这可不是简单地用省钱就能买回来的。

结尾

国际开发署关停事件尘埃落定,特朗普政府的铁腕操作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从马斯克振振有词地指控国际开发署为犯罪组织,到员工被迫休假、网站下线,再到国际社会对美国软实力的担忧,这桩事件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国际开发署的关闭,并不代表美国对外援助的终结。未来的国际援助模式可能更加多元化,可以通过国际组织或者通过其他政府部门,也可能是私人机构。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国际援助仍是全球化时代不可或缺的一环,全球化让各国紧密相连,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的道理,依然在国际舞台上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信息来源:
美国国务院对国际开发署进行审查 该部门已被关闭 台海网 2025-02-04
特朗普政府说或重组美国国际开发署 新京报 2025-02-04
高层被集体休假后,马斯克称美国国际开发署“是时候消亡了” 澎湃新闻 2025-02-03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