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阳江认真贯彻省委“1310”具体部署,深化落实市委“433”工作安排,坚持产业立市,发挥“蓝色”“绿色”优势,大力实施“产业振兴工程”,“4+4+X”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我们加快发展壮大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绿色能源与新型储能产业跃居全国前列,建成各类电力能源2250万千瓦、居全省第一,海上风电建成600万千瓦、居全国第二。
装备制造产业加速集聚,东方海缆一期、蓝水新能源装备等项目投产,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之一。先进材料产业总产值超1300亿元,建成“粉末钢”生产线。
现代农业稳中有进,粮食总产量、单产分别创近18年、21年新高,生蚝、春砂仁、禾虫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海陵岛-阳西渔港经济区成为国家级试点。
我们加快改造提升4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五金刀剪产业规模超550亿元,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近2.5倍。食品调味品产能突破170万吨。新型建材、轻工纺织产业平稳发展。
我们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率先试点建设绿能示范产业园,成功举办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绿能产业科技创新分论坛。深蓝现代化海洋牧场试点项目稳中推进。阳江列入省推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支点城市。
我们加快优化发展现代服务业。新增10家3A级旅游景区,推出8条精品旅游线路和一批网红打卡地。
同时,我们突出精准招商,招商引资、企业筹建、企业服务“三支队伍”高效运行,全年签约协议项目123个、总投资483.5亿元,均实现同比翻一番。
岁序更迭,华章日新。
新的一年,阳江将锚定“更好承接大湾区辐射、打造西海岸重要支点”战略定位,以“提升落实年”为主线,更加积极有为深化落实市委“433”工作安排,加力提速实施“产业振兴工程”,深入推动“四链融合”,推动具有阳江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
塑造主导产业新优势。推动海上风电建成300万千瓦、累计900万千瓦,2030年超2000万千瓦;各类电力能源累计建成2550万千瓦,2030年超4000万千瓦,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绿能之都。
力促南方特种管业、天顺风电等项目投产,巩固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在全国的头部位置,壮大数控机床、新能源汽车装备等产业。延伸拓展合金材料下游产业链,进一步扩大华南地区重要基础原材料生产基地影响。
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加快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力促五金刀剪产业产值超600亿元,打造世界刀剪之都。
推动调味品产业2025年产能超200万吨,2026年超400万吨,打造全国产业链最完整的调味品生产基地。推动新型建材产业绿色化改造,轻工纺织产业向数智化、品牌化发展。
加速布局新产业新赛道。做大做深做透绿色能源与新型储能产业,延伸布局绿色电氢氨醇产业,在推进绿能示范产业园建设上深化阳江探索。
持续推进深蓝现代化海洋牧场试点项目,打造“蓝色粮仓”。加快商业航天创新发射中心及科创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发挥空域优势,培育发展试飞测试、低空文旅、低空制造等业态。壮大特色南药和生物医药产业,打造大健康产业集群。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提升研发设计、工业设计、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检测认证等生产性服务业。
推动文商旅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海陵国际旅游岛,不断提升海丝名城影响力。
扬帆启新程,前行谱新篇!
我们将锚定目标,凝心聚力,实干笃行,促进产业向新向上向强,推动阳江综合实力加快实现新跃升!
编辑 | 赖秀珠
审核 | 梁剑华 梁胜
终审 | 黄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