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大年初六,立春至,万象新。记者穿行于夏邑县各乡镇,一条条村道宽敞整洁,一座座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一面面文化墙展现文明乡风,与周边田园风光相互映衬,一幅幅欣欣向荣的和美乡村画卷徐徐铺开。

近年来,夏邑县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目标,以整治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问题为重点,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进一步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从“一片美”到“整体美”

“以前村里多是泥路,没有路灯,更没有绿化。现在柏油路直通家门口,房前小花园、屋后绿化树,还能到文化广场跳跳舞,俺也过上了城市人的生活。”谈到村里的变化,曹集乡曹东村村民司念念深有感触。

在人居环境整治中,曹东村坚持“党员主导”与“群众主体”同向发力,通过“门前三包”、村规民约等,让广大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文明卫生好习惯,逐步实现“要村民改”向“村民要改”的转变;将人居环境整治与提升村民内在素养、培育文明乡风有机结合,积极开展“好婆媳”“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等评选活动,实现村庄全域美丽、持久美丽。曹东村党支部书记程茜说,目前,全村道路硬化率达到95%,自来水入户率100%,绿化面积达到95%。

“我们村环境好,邻里和谐,文化活动多,大家可幸福了!”该乡程集村党支部书记提到村里的“五星”支部创建观摩时,深有感触地说。

据了解,该乡每个季度都要对全乡28个行政村的人居环境提升进行观摩。通过现场观摩评出一、二、三等奖,并对获奖的村进行奖励。

从“面子美”到“里子美”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仅要看“面子”,还要看“里子”,既要乡村“大美”,也不能缺少家庭“小美”。

在夏邑县的各个村庄,经常能看到悬挂“整洁有序人家”标牌的家庭,上面标注着星级、户主等信息,一目了然。骆集乡油坊王庄王大红家就是令左邻右舍都羡慕不已的“五星级整洁有序人家”。她家以干净整洁的院落、整齐有序的室内陈设,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成为全村人学习的榜样。

“家人习惯了不乱堆乱放,所以保持得比较好,一般两三天拾掇一次就行了。”王大红自信地说,“能评上五星级,感觉挺自豪的,村里的人经常来参观学习。”

树立一个典型能带动一批,树立一批典型能推动整个面上的工作。该县还通过建立“积分超市”激励、“最美家庭”“美丽庭院”评选等制度机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00场次,评选表彰文明家庭、美丽庭院等先进典型220户,采取“小板凳”“大喇叭”“农家讲堂”等方式,广泛开展爱护环境、垃圾分类等文明宣传教育,帮助群众树立文明生活新风尚。

从“一时美”到“一直美”

杨集镇袁楼村便民服务超市内,墙上的积分兑换细则清晰明了。整洁的货架上,各类物品摆放得整整齐齐,村民袁红雷正在用积分兑换鸡蛋。“这个积分制可受欢迎了,大家都踊跃挣积分。”袁红雷说,自从村里实行积分兑换制以来,生活上不拘小节的他一下勤快了起来,近期还被村里评为“三星级整洁有序人家”,获得10个积分。

袁楼村党支部书记袁新华表示,“积分制”管理提升了群众参与行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少村民不仅把自己的家清理得干净整洁,还主动清理路边杂草,争取获得更多积分。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离不开村民的积极参与。杨集镇还根据各村的不同特点,制订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号召党员志愿者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多方力量,在每周一集中清扫日这天,对村内主干道、背街小巷等重点区域进行无死角清理整治。

“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就是为了老百姓能有个舒适、舒服、舒心的生活环境。”夏邑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彭晓峰说,点上有特色,面上有规模,整体大变化。随着一系列新举措、新办法的实施,夏邑县人居环境发生了由表及里的变化,让农村真正成为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来源:商丘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