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企业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
定目标、明任务、理思路、谋创新……春节大假后第一个工作日,成都各区(市)县便纷纷召开“新年第一会”,围绕高质量发展、一季度“开门红”、“立园满园”等相关工作,以最饱满的热情,为加快发展凝心聚力。
关键词:立园满园
“我们将聚焦载体、口岸、链主等优势转化,统筹推进‘四区两港’建设,加快打造航空枢纽经济、临空商务商贸、平台经济三大产业集群,全力推进首衡集配平台西南总部、民航创新服务中心、现代物流基地等项目加快落地开工。”简阳市召开“立园满园”工作专题会,提出以天府国际机场作为城市发展的首位机遇,推动中通、菜鸟项目6月底前建成投产,加快传化、韵达等在建项目建设,力争今年新增重大项目和高能级项目12个,高能级产业载体入驻率超过95%。
新津区在推进“立园满园”行动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定下目标:2029年新津经开区工业总产值迈上1000亿元台阶,天府农博园农业科技成果新品种(新设备)展示转化基地突破100个,落地农业产业化项目150个,成为全国标杆、国际一流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园区。会上正式发布新津“1+3+1”政策体系,包括1个民营经济品牌政策、3个产业专项政策和1个人才支撑政策;并集中签约16个项目,总投资68亿元。
温江区召开聚力“七个一批”推进“立园满园”攻坚大会,会上公布了2025年“七个一批”总体安排建议,将围绕“策划签约一批、开工投运一批、入园上楼一批、升规提质一批、供需对接一批、提速保障一批、破难解困一批”全链条攻坚,并配套形成13张运行监测清单,推动新的一年进位争先。全年计划开工重大项目120个,引进产业化项目100个以上。其中,重大产业化项目23个以上。
青羊区召开2025年“立园满园”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安排部署2025年青羊区促进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任务,提出加快打造产业特色鲜明、“四链”深度融合、竞争能力突出、运行机制高效的现代化园区,不断提升园区产业规模和竞争能力,加快把园区建设成为全区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主引擎。
关键词:抓项目促投资
全年新引进重大产业化项目30个以上,协议总投资额200亿元以上,实现外商直接投资1.5亿美元以上……这是成华区“2025年抓项目促投资攻坚大会战动员会”提出的明确要求。据悉,2025年该区将全力争创全省全市省级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双优秀,提升三大主攻产业的显示度和影响力,力争全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00亿元以上,上规上限企业50家以上;全年引进产业化项目20个以上,总投资50亿元以上;围绕项目建设强投资,力争实现投资10亿元以上,增幅30%以上。
“拼经济搞建设促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策划招引促建投产上规是重中之重。”2月5日,新都区召开2025年一季度经济“开门红”专题会,明确了全年经济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的目标,并细化分解任务、压实促建责任、倒排工作计划,2025年将按“开门红”“双过半”和全年重要时间节点扎实推进,持续深化“立园满园”行动,推动国际铁路港货运主通道新都段扩建工程等50个项目尽早开工,厚普氢能等119个项目加快建设,有效支撑固定资产投资逐步回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
在锦江区深化“立园满园”行动促进首发经济和高成长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暨“两中心一研究院(筹)”授牌仪式上,锦江区首发经济发展促进中心、锦江区高成长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和首发经济发展研究院正式宣布筹备成立,同时发布《锦江区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领跑计划(春熙行动)》和《锦江区高成长企业引育赋能助跑“白鹭计划”(2025-2027)》。会上细化了具体任务和工作目标:2025年将落地重大产业化项目10个以上,引育总部型和平台生态型企业各10家以上,促进创新成果转化10个以上,举办“首发春熙”全球新品首发季等活动30场以上,推动首发经济产业规模大幅增长,带动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50亿元以上;2025年招引高质量高成长企业80家以上。
青白江区召开全区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暨项目攻坚大会,聚焦推进“立园满园”及项目攻坚谋划“十件大事”。依托成都国际铁路港,青白江将以更加开放之姿加快推进国际陆港枢纽建设。2025年将围绕发挥开放平台优势、提振消费、提升外资外贸规模等十大方面发力,大力建强国家级经开区、用好用活自贸区、提质运营综保区,打造服务于全省、全市的消费支点,全力以赴推动各项重点任务实现攻坚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