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阳光还带着几分冬日的慵懒,透过稀薄的云层,洒落在小镇的青石板路上。街边的店铺多数仍未完全苏醒,卷帘门半开半合,偶尔传来几声锅碗瓢盆的轻响,那是店家在为新的一天做准备。

走着走着,一幅尚未张贴的春联映入眼帘。那墨色在阳光下泛出柔和的光芒,笔锋苍劲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拥有了灵魂。一位老者从屋内走出,他身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棉袄,脸上洋溢着和善的笑容。

“小伙子,对这春联感兴趣?”老者的声音饱含着岁月的沧桑,却又透着亲切。

“是啊,大爷,这字写得真好,一看就是耗费多年功夫练就的。”我由衷地赞叹。

老者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自豪:“我写了大半辈子春联啦,每逢春节,就盼着能给邻里们写上几幅,让大家都能沾沾过年的喜气。”说着,他拿起春联,准备张贴。我赶忙上前帮忙,原来老者年轻时是村里的教书先生,这些年来,尽管村子里购买印刷春联的人越来越多,但他依然坚持手写,只为留住这份传统的年味。

转过街角,一阵欢快的笑声传来。原来是一群孩子围在一位大叔身旁。大叔面前摆着一张略显陈旧的桌子,上面放置着笔墨纸砚,他正全神贯注地挥笔书写,不一会儿,一副充满童趣的春联便诞生了:“童趣满院笑声甜,福运盈门春日暖”。

孩子们兴奋地拍着手,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问道:“叔叔,您能给我写一副有小兔子的春联吗?我属兔。”大叔笑着点头,稍作思索,落笔写下:“玉兔携福辞旧岁,瑞蛇纳吉启新程”。

午后,阳光越发温暖,街巷里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大人们提着年货,孩子们穿着新衣,欢声笑语在每一个角落回响。一位年轻的妈妈正带着孩子挑选春联。孩子大概四五岁的样子,指着一副春联奶声奶气地说:“妈妈,我喜欢这个,上面有好多小花。”

不禁想起父亲也是写春联的高手,他的字龙飞凤舞,笔力雄浑。早年每到年关,家里的桌子上就铺满了红彤彤的春联纸,父亲挥毫泼墨,我们兄弟几人在一旁帮忙接对联、叠对联。父亲的春联写得出色,声名远扬,附近好几个村庄的人都来找他写。

那时母亲也还在世,她总是提前做好贴春联用的糨糊。我们兄弟几人就高高兴兴地拿着春联,贴在自家的门窗上。再后来,父亲年纪大了,也常年疏于练笔,早已不手写春联了,母亲的身体也每况愈下,近一年前也离开了我们。今年春节,以及此后两年,我家都不贴春联,以示对母亲逝去的哀悼和尊重,也算是守孝期间的一种节制。

穿梭于时光的小巷,我遇见了不同的人,倾听了不同的故事,每一副手写春联的背后,都蕴含着一个家庭对新年的期待。

栏目编辑:华心怡 文字编辑:沈琦华

来源:作者:刘文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