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新势力的强势冲击下,我们提出了一个质疑:二线豪华品牌,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人们用销量的多少,把豪华品牌分为了不同的级别,奔驰、宝马、奥迪这些广为人知,且拥有巨大销量的为一线豪华品牌,雷克萨斯、沃尔沃等品牌的知名度不小,但销量少的是二线豪华品牌。
其实,豪华品牌从来都没有分一二线,所有的豪华品牌推向市场,都是为了榨取更大的利润, 所谓的二线豪华品牌,本质上就是认可度不高、不够成熟。
欧洲、北美市场,其实能接受的豪华品牌都很少,基本上都是宝马、奔驰、奥迪,部分市场因为历史原因,能接受二线豪华品牌。
比如说北美的雷克萨斯、英国的路虎,韩国的捷尼赛思。
国内市场同样如此,用户接受的传统豪华品牌,也只有奔驰、宝马、奥迪,所有的二线豪华品牌销量都非常少,年销量20万对于二线豪华品牌来说是一个大关。
豪华市场是分层的,而且非常明显,核心的关键,就是预算足够之后,更多消费者一定要买台在品牌上非常强势,且能突显自己实力的产品。
沃尔沃在奔驰面前,雷克萨斯在宝马面前,总是差点意思。
更何况,如今是一个典型的新能源时代,智能化、电动化、自动化的产品属性非常明显,国内生产的新能源车,已经撕开了传统豪华品牌的坚固堡垒。
2024年,理想汽车销量50万,鸿蒙智行销量超44万,极氪销量22万,蔚来销量20万,这些均价30万以上的中国品牌,一年的累计销量就超过了136万台。
这种成绩绝对不是二线豪华品牌能比的。
所以我们说,传统的二线豪华品牌,其实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我们能看到的是,二线豪华品牌也在积极补救,一方面在下调产品价格,另一方面在积极研究转型。
国内市场方面,其实已经不给二线豪华品牌喘息的空间了。
预算够多的用户群体,首选奔驰、宝马、奥迪,头部豪华品牌要调性有调性,要性能有性能,而且当下的豪华品牌的可靠性大大提升。
再加上,如今的头部豪华品牌价格也在不断下调,快速挤压了二线豪华品牌的生存空间。
年轻用户群体的预算足够,会选择特斯拉、鸿蒙智行、小米等产品,性能、智能化、自动化表现非常好,远远超过了二线豪华品牌。
有些二线豪华品牌,本质上就是普通的合资品牌。
比如说雷克萨斯ES(参数丨图片)和丰田亚洲龙,技术标准几乎是一套,不同的是外形、生产工厂的差别,林肯Z和福特蒙迪欧,几乎也是一套技术标准。
国内市场,2024年新能源产品的销量占比接近50%,智能汽车的销量占比超过70%,也就是说没有电动化、智能化的产品,将会在未来更难。
豪华品牌市场方面,一线豪华品牌奔驰、宝马、奥迪有品牌号召力支撑,还能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但本身就没有太强品牌力支撑,定价却不低的二线豪华品牌,在未来几年会越来越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