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5日电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高亢、叶昊鸣、王雨萧
从“南北交织”的旅游版图,到“线上线下”的消费热潮,再到“古今对话”的文化大餐……2025年春节,既是阖家团圆的温情时刻,更成为中国经济活力与文化自信的生动注脚。这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盛会,不断刷新“年味”的定义。
路上走得更舒心
来自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的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假期8天(1月28日至2月4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230684.5万人次,其中,铁路客运量9626万人次,公路人员流动量218293万人次,水路客运量941.3万人次,民航客运量1824.15万人次。
“以往不敢开新能源车回家过年,怕充电不方便,如今一路上充电非常便捷,回家路走得更舒心了。”合肥市民张女士说。
春节期间,琼州海峡全面落实预约过海制度,引导车辆错峰避峰出行;江苏多地临时开放高速公路应急车道,疏堵保畅提升出行效率;呼和浩特、包头等火车站增派人员帮扶老弱病残孕等重点旅客。
不少人选择新能源汽车自驾出行,如何让自驾充电更舒心?山西五台山风景区新添充电桩13座,配置直流快充枪26把,还引入了群充系统,提升充电效率;国网祁门县供电公司提前在牯牛降、柏溪服务区安排可移动充电桩,以及巨型“充电宝”400千瓦应急电源车,以方便车主充电。
“建立重大节假日高速公路充电繁忙服务区调度保障机制,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充电需求。”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高博表示,目前我国已建设充电设施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占比从2023年底的85%提升到了97%。
2025年2月4日,旅客在北京南站候车。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春节期间,河南西南部、南部出现小雨雪,其中信阳西部和南部中到大雪;河南省交通运输系统除雪作业人员超12000人,全力做好春运服务保障和安全生产工作。安徽省交控集团强化路网运行监测,及时发布各类预警和引导信息,有效预防和减少拥堵现象。
追着非遗过大年
作为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追着非遗过大年成为今年春节假期一大旅游热点。
在四川阆中古城,打坱尘、挂年红、给门神开眼、爆竹赶年等一个个独具特色的当地春节习俗轮流上演,吸引各地游客前往体验。
“热闹、充实,第三次来阆中古城玩,专门来感受春节年味。”来自成都的游客刘陶轩说,全家人提前一个月就计划好春节假期自驾到阆中,感受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
安徽歙县鱼灯、江西婺女洲打铁花、福建泉州簪花围、广东潮州英歌舞、陕西延安陕北说书……越来越多目的地通过非遗活动吸引游客,让人近距离感受当地春节民俗文化。
飞猪平台数据显示,阖家出游、体验有文化底蕴的游玩项目成为主流,含非遗项目体验和含民俗表演的旅游消费人次同比分别增长了40%和36%。
春节假期,冰雪热叠加亚冬会效应,黑龙江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同比增长20.4%,其中,省外游客同比增长41.9%,入境游客同比增长144.7%。
同时,春节也令海外游客对中国的兴趣越发浓烈。在广州,充满年味儿的街景与美食引发大量海外网友点赞。携程数据显示,春节期间,跨境游整体订单同比增长三成,其中入境游门票订单同比增长180%,入境游酒店订单同比增长超六成。
2025年1月30日,游客在哈尔滨中央大街上手持糖葫芦自拍。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出游5.01亿人次,同比增长5.9%;国内出游总花费6770.02亿元,同比增长7.0%。
以旧换新持续升温
电商平台数据显示,春节期间以旧换新的消费热度在持续攀升,智能产品成为消费者的关注热点,手机、洗衣机、冰箱、电视、空调、平板电脑等商品热销;以旧换新热度前十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成都、广州、重庆等城市。这些城市的消费者对智能产品的需求旺盛,推动了以旧换新市场的快速增长。
春节期间,多地加力推出相关促消费活动。北京市商务局组织家电卖场线上线下联动推出“新春以旧换新”活动,春节假期前4天,北京市商务局重点监测电商业态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8.7%。据不完全统计,春节假期首日,以旧换新活动拉动天津市手机等数码类商品销售额超过1亿元。
大年初三,位于南京新街口的苏宁易购超级体验店里,刘女士陪父母前来挑选洗地机和扫地机器人,想给父母减轻些“家务压力”。“春节期间,智能手机、扫地机器人、多功能小家电等新趋势家电成为新年货。”店长告诉记者。
苏宁易购发布的春节消费大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本地以旧换新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苏宁易购门店迎来销售“小高峰”,全国门店客流同比提升80%,以旧换新订单量同比增长92%。
电影与文博共燃文化热
大年初二一早,北京首都电影院西单店人头攒动,电影宣传展板前人来人往。
“我已经买了《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电影票,还要再挑几部影片看看。”观众周女士和两位朋友相约一起在影院“过大年”。
今年春节档共有《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熊出没·重启未来》《蛟龙行动》6部新片上映,涵盖喜剧、悬疑、动画、战争、武侠、神话等多种类型。
“春节档影片以大IP、大场景为依托,既创造了视听奇观,也具有深刻主题,情节不落俗套。”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刘海波说。
首都电影院常务副总经理于超介绍,大年初一当天,首都电影院西单店的全天平均上座率达到70%。“根据需求,我们增加了晚场场次,尽力满足观众的观影需求。”
国家电影局5日发布数据,我国2025年春节档电影票房为95.10亿元,观影人次为1.87亿,创造了新的春节档票房和观影人次纪录。
2025年2月3日,春节假期,人们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参观。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春节不止电影火,文博馆里过大年也成了新年俗。
上海自然博物馆生肖特展“神秘蛇境”引人入胜、多地网红文创冰箱贴备受追捧、故宫博物院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热门景点……同程旅行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历史文化类景区和博物馆类景区旅游热度同比增长超过50%。
数字宫灯点亮笑脸,新能源汽车穿梭乡间……2025年春节诠释着传统文化的当代生命力,让国人感受到“年味的变化”;也诠释着经济韧性与消费活力,向世界递出一张充满生机的新时代中国名片。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