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浦东新区,浦兴路街道长岛路居民区前不久举办了一场惠民集市,20家共建单位在现场为居民们提供多项便民服务。

这一边,浦东山锋应急救援队正开展消防应急演练,向居民普及火情发生时的楼道逃生技能及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的要领;另一边,几个志愿者则在书写着风格各异的“福”字,为老人送上安康的祈愿,为孩子增添学业的祝福,让温馨在社区中弥漫;居民区妇联执委牵头组建的“帼岛”志愿服务队开设的“爱心义卖”摊位更是人气十足,居民捐赠的爱心书本、学习用品、小家电、玩具等物品,吸引着众多孩子前来挑选,让爱心得以传递……

“家门口”的集市如何能把志愿服务送到居民的心坎里?这背后的推动力正是来自“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项目的开展。

记者了解到,包括长岛路居民区在内,浦东新区目前共有3个社区作为实施单位,代表上海参加“邻里守望”志愿服务的探索,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通过党员带动群众参与、推动物业企业参与、动员驻区单位人员参与志愿服务的方式,全力推动志愿服务深度融入社区治理,共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在塘桥街道,自“邻里守望”项目启动以来,南城居民区以澳丽花苑早期商品房小区为试点,以物业服务为依托,通过“安泊卫士”志愿服务项目,深化场景融合,推动物业扩展服务带动社区志愿服务,共同构建良好共治生态圈。

“安泊卫士”项目以物业服务为依托,吸纳业主志愿者,聚焦小区停车空间紧张、空巢老人关怀等关键问题,提供24小时代泊车服务和空巢老人暖心服务,旨在通过专业化、人性化的服务,解决居民的实际困难,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其中一项就是“一键预约”代泊车服务。针对新手司机停车难、停车位空间狭小等问题,物业公司派遣具有专业驾驶技术的物业人员,提供统一停车服务。居民只需通过“一键预约”,即可享受便捷、安全的代泊车体验。另一项是空巢老人关怀服务。为缓解空巢老人的孤独感和无助感,提供“爱心陪聊”“小棉袄”服务,包括节日慰问、定期拍摄老人视频给国外子女等暖心关怀。这些服务不仅让老人感受到社区的温暖,也促进了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


金桥镇的碧云一居民区位于碧云国际社区,外籍人士约占常住人口近三分之一,居民区党总支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中外居民需求为导向,通过推出“便民直通车和谐号”等志愿服务项目,打造“FOR YOU”外籍志愿者等一批志愿服务团队。

自从“邻里守望”项目启动以来,碧云一居民区也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例如,携手金桥司法所、文峰美容美发、烨霖智孝护理站等共建单位,在境外法宣站举办宪法宣传主题迷你市集。通过创新的方式将法律宣传与文化交流相结合,开启了文化交流与法治宣传的新窗口。此举不仅将社区关怀与国际传播相连接,还拓展了“邻里守望”的国际视野,让社区的影响力得以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生根发芽。

与此同时,长岛路居民区则是一个典型的20世纪90年代末期建设的动迁房小区。在党建引领下,这里以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构建了“1+N+X”志愿服务团队体系(即1个以“弘岛”命名的党员志愿服务团队,加上N个具有特色的以“岛”字命名的志愿服务团队,以及多个群众自治团队),成功激发了志愿团队的活力,整合了多方资源,走出了一条高效且具有特色的社区治理新路径。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居民们从社区治理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主导者,共同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美好家园的篇章。自从“邻里守望”项目启动以来,长岛居民区每月定期举办便民惠民集市,完善“15分钟生活服务圈”,持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