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观看的第三部电影,我选择了《唐探1900》。

尽管出于延续系列风格加过年,片中融入了喜剧元素,但整体看下来,心情还是挺沉重的:时间1900年,地点美国旧金山华人街,两大主角一个华裔(阿鬼)一个留美青年(秦福),注定轻松愉悦不起来。

看电影的大部分时间,感觉像是回到了初中历史课堂。

被炸毁运走的佛首

电影开篇,是清朝官员和几个洋人站在精美的佛像雕塑前,后者习以为常地用火药把雕塑炸开、然后运走佛首,前者对此视而不见,从始至终对后者毕恭毕敬、谄媚至极。

被夺走的何止一个佛首!


(《唐探1900》预告片截图)

就在片中这一年,40年前被劫掠、被火烧的圆明园再次遭到八国联军洗劫,园内残存和陆续得到修复的近百座建筑被拆抢一空。

饱受歧视的华人

片中的例子数不胜数。

① 白振邦被恶意针对

白人女子爱丽丝被残忍地开膛破肚,被指控为凶手的是当地华人组织协盛堂堂主白轩龄的独子白振邦。

白振邦只是嫌疑人,然而白人探长问他当天活动时的语气,咄咄逼人;报纸上他俨然便是真凶,还被称为“开膛手杰克”——“开膛手杰克”是伦敦一系列惨案的凶手,报纸用这个外号堪称恶意满满:如果不立刻将他处决,还将有人遇害。

公众群情激愤,然而激愤的重点,是白人叫嚣着取缔唐人街,是远远看到长着华人面孔的秦福就冲上去暴打;记者借着他质问华人魔术师金陵福,工会借着他掀起排华示威,爱丽丝的议员父亲借此提出排华法案,调查尚未终止就带人冲进唐人街和白轩龄的工厂,打砸店铺、驱赶华人。


(《唐探1900》预告片截图)

白振邦成了反华排华的借口,真相无人在意。

历史上,美国国会于1882年通过《排华法案》,本就备受排斥的华人遭受进一步的羞辱与抹黑。

不知怎么的想到那个日本士兵,是否失踪不是重点,重点是能作为炮轰宛平城的借口。

——对比秦福揭露真相时,对于真凶(白人),记者的语气便是客气、委婉和难以置信。

② 待遇天渊之别的女华人

爱丽丝遇害不久,一位华人女性被同样的手法杀害。可在报童口中,她不过是卖报噱头,衣冠楚楚的绅士、贵妇乃至普通旧金山市民冷静看报,丝毫不见爱丽丝遇害时的群情激愤。

③ 费洋古遭当面侮辱

费洋古走在街上,路边的人冲着他喊“滚出去”;去爱尔兰人工会办事,才走进去,笑闹的人们瞬间停下,笑容顿收,纷纷以或嘲讽或厌恶的眼神看向他,更有人拿起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怼到他眼前。


(《唐探1900》预告片截图)

相比书上的文字,影像的刺激放大十倍,私以为费洋古被枪指头仍不露怯,完全是被气的。

④ 不被在意的姓名

还是费洋古,自我介绍骄傲地说了一长串:“我乃大清国满洲镶黄旗、尚虞备用处协理事务头等侍卫、粘竿长头等侍卫兼充掌翊卫扈从事、赏穿黄马褂,钮祜禄氏,费洋古。”

工会头领没听懂,询问懂点中文的手下,后者同样没懂:“一个(很长的)名字。”

乍看好笑,细想心酸:对于不懂清廷官制满人习俗的洋人,听不懂正常,却连再问一次的工夫都懒得费,这个中国人叫什么,他们不知道也不屑知道,一直到最后双方同归于尽,费洋古在他们眼里,只是“一个名字”。


(《唐探1900》预告片截图)

初来乍到的费洋古如此,在旧金山打拼半生、有房屋财产的白轩龄亦然。

片里,白轩龄同一个美国富豪相熟,每次见面,对方都称他“路易斯”。

是富豪不会发音?片中的白人每每提到/看到他的独子,都能准确叫出“白振邦”,“白轩龄”能有多难说?

不肯而已。

上文的②和④,可以说是③那块牌子的投射。

白轩龄孤身奋战

在投票表决排华法案的法庭上,鉴于全美律师95%以上是白人,白轩龄孤身前来,为在美华人的合法权益据理力争。

他说,欧洲也有国家的人食用动物内脏,驳斥法官以此对华人从身到心的抹黑;

他说,小到每天为绅士名流送新鲜蔬果、换洗衣物,大到修建豪宅铁路,处处离不开华工,反驳议员口中的“黄祸”;


(《唐探1900》预告片截图)

他说,他们父子为美国付出年华与生命,得到的却是“一纸没有询问过任何华人的排华法案”,和未曾感受过的美国立国之本,平等。

然从始至终,法官们只不停地要他闭嘴,“听不懂白先生说这些是什么意思”、“你没有资格提问”;而他们的问题,全是“华人是否吃动物内脏”之类充满偏见和羞辱的陷阱。


(《唐探1900》预告片截图)

这一幕,同19年后的巴黎和会何其相似!

外国军队巡警撤出中国、归还租借地和租界、取消“二十一条”等等明明是正当要求,和会一概拒绝;会上唯一同中国相关的德国在山东权益问题,明明该直接归还中国,却在拒绝中国代表出席会议的情况下全部转交给日本;明明是战胜国,却同战败国一样不被尊重、无人聆听,任人宰割。

多年心血一朝成空

电影中,阿鬼几次唱起歌谣:“喜鹊喜,贺新年,阿爸金山去赚钱,赚得金银千万两,返来起屋兼买田”。

可实际呢?

白轩龄和兄弟老四、阿鬼的父母都曾是修铁路的华工,衣衫褴褛、食不果腹,只能靠小小的阿鬼唱歌打气。而结果,是阿鬼父母同一众华工死于爆炸,只白轩龄和老四逃过一劫,且后者失去一臂,如前者法庭上所说的历史事实,“这条铁路每一根枕木下都埋着一具华人”。

然而,华工用高达百分之十的死亡率换来了全美第一条铁路百分之七十的路段,却换不来竣工合影上哪怕一个身影。


(《唐探1900》预告片截图)

至于白轩龄,独子先被击伤后被活活冻死,凶手却未受到法律的惩罚——此人饮弹自尽,但就算他没有,以当地上至法官议员下至普通民众排华仇华的浪潮,能被判为白振邦偿命?

白轩龄的房屋、土地和财产,被法官一纸判令全部剥夺,直接给了那个跟他相熟的富翁——这老登从一开始就知道爱丽丝死亡的真相,陷害白振邦就是他的阴谋,理由是“早就看上了路易斯的土地”——他在旧金山打拼几十年,却落得无家可归。

投票前,主角们已得知八国联军侵华的消息。故事里,是白轩龄辛苦一生的成果被巧取豪夺,故事外,是一年后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对各国赔款合计超过9.8亿两白银、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等等。

结语

有人说《唐探1900》是主旋律电影,我想了想,广义上它应该算:虽然它没有描述“五四运动”、南昌起义、抗战,但是《唐探1900》回答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必须强大?因为当我们贫穷落后,我们的生命、财产、尊严无力守护,我们的声音无人倾听,我们的正当权益无人理会,即使付出一切也不配同人家站在一起,甚至不配被叫一声全名。

好在,电影里的故事发生在百余年前。


(图片来自官微)

今天的我能舒舒服服地坐在电影院,在巨幕上欣赏《唐探1900》或者其他任意一部我感兴趣的电影,看完后能在商场里吃饭或逛街,正如电影结尾金陵福所说:中国能再度兴起,这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魔术。

(本文首发于同名微信公众号,严禁洗稿抄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