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地缘政治的大棋盘上,南海地区一直是备受瞩目的焦点。近期,中菲之间在南海的互动更是引发全球关注,一系列事件的发展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外交剧,背后蕴含着复杂的政治、经济与地缘战略因素。
南海资料图
进入2025年1月,南海局势波澜再起。1月17 - 18日,菲律宾与美国在南海黄岩岛周边海域举行联合军演,美国派出强大的“卡尔文森”号航母舰队,菲律宾也在军舰上进行实弹射击演练。这场军演正值拜登卸任前夕,其背后政治意图明显,是美国试图在南海继续煽风点火,巩固政治遗产,挑动菲律宾持续对中国进行挑衅 ,让南海局势持续升温,以遏制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然而,美国的拱火计划并未得逞。几乎与此同时,在特朗普就职前,中菲举行南中国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第十次会议。双方同意加强涉海对话沟通联系,妥善处理海上矛盾分歧。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成果是,双方同意维持去年就菲律宾向仁爱礁坐滩军舰运送补给达成的临时协议。根据该协议,菲律宾在运送补给前必须提前通知中方,并接受中方的现场核查及全程监督。这一协议的延续,是中菲在化解分歧、增强互信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体现了中方在维护主权前提下的人道主义考量,也显示出菲律宾在一定程度上的妥协与理性回归 。
特朗普资料图
在这一系列事件发展过程中,菲律宾国内的态度也呈现出复杂的变化。此前,在马科斯政府的领导下,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受美国影响,频频挑起事端。在拜登的持续拱火下,马科斯在南海问题上的强硬立场不断升级,甚至通过一些手段试图误导菲律宾民众,营造出多数民众支持其对华强硬立场的假象 。
但菲律宾国内也逐渐出现了不同声音。1月20日,菲律宾《马尼拉时报》发表文章《民调机构欺骗我们称,大多数菲律宾人支持对中国的好战立场》,尖锐批评国内几家主要民调机构。文章指出,这些民调机构一直宣扬大多数菲律宾人支持马科斯政府在南海对中国的好战立场,但实际民调方法存在严重缺陷,故意使用“西菲律宾海”这一不被国际承认的称谓替代南海,误导民众。事实上,菲律宾民众对南海争端了解甚少,多数人甚至不知道“西菲律宾海”是什么,所谓的民众支持对华强硬立场不过是一场被误导的闹剧。这篇文章的发表,反映出菲律宾国内部分有识之士开始对政府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和宣传进行反思 。
南海资料图
与此同时,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也因一些具体事件而产生波动。近期,我国海警5901号船为首的舰艇编队在黄岩岛以东海域巡航巡查,菲律宾方面声称我国巡航范围突破所谓“九段线”,甚至处于其臆想的“十段线”中的第二段,这让菲律宾方面极为紧张 。菲律宾国家安全委员会助理总干事马来亚向中国放话,称中国已将菲律宾逼到墙角,要求中国海警船撤走,并表示菲律宾政府将考虑以前未考虑过的事情,言辞间充满威胁意味,似乎要升高南海对抗局势 。
然而,戏剧性的是,不到24小时,菲律宾态度发生180度大转变。菲律宾外长马纳洛表示,菲律宾愿意和中国坐下谈,通过谈判解决两国南海争端。这一态度的急剧转变背后有着多方面原因。
从实力对比来看,菲律宾在面对中国海警力量时明显处于劣势。尽管马来亚言辞强硬,但菲律宾实际上并没有与中国摊牌的资本。在南海的军事和执法力量对比上,中国拥有绝对优势,菲律宾若采取过激行动,无疑是以卵击石 。
在国际支持方面,美国的态度让菲律宾深感失望。正值美国权力交接之际,无论是即将卸任的拜登政府,还是新上台的特朗普团队,都对菲律宾表现出忽视态度。拜登在最后亚太布局中,安排布林肯前往日韩,沙利文前往印度,却唯独没有考虑菲律宾,没有为其在南海问题上提供助力;而特朗普团队至今对南海局势和中菲争端未明确表态,这让菲律宾失去了外部支撑,底气全无,所谓的威胁和强硬表态不过是过过嘴瘾。
布林肯资料图
经济因素也是促使菲律宾态度转变的关键。中菲在南海持续对峙后,菲律宾重要经济支柱之一的香蕉出口遭受重创。菲律宾曾是香蕉出口大国,但如今排位已降至世界第四位,出口量仅228万吨,与第一名厄瓜多尔的576万吨相比差距巨大。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前九个月,菲律宾香蕉对中国出口量直线下降39个百分点,而中国是菲律宾香蕉最大出口市场。这一数据背后,关乎菲律宾数十万人的就业和生活。菲律宾若继续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作对,国内经济将遭受更大损失,这是菲律宾政府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 。
此外,菲律宾国内政治局势也影响着其对外政策走向。杜特尔特家族与马科斯家族矛盾日益公开化,马科斯对杜特尔特的政治打压不断。在这样的内耗情况下,菲律宾政府在南海问题上的精力和资源被分散,难以维持强硬对抗姿态。国内政治的不稳定使得菲律宾在处理对外关系时更加谨慎,寻求通过对话解决争端成为更务实的选择 。
从长远来看,中菲在南海的关系走向不仅影响两国自身利益,也对地区和平稳定有着重要意义。南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战略航道,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关键区域,周边各国的利益在此交织。对于中国而言,南海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核心利益所在,同时也致力于通过和平谈判与合作解决争端,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
中菲在南海资料图
对于菲律宾来说,认清现实,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南海争端,才是符合自身利益的正确选择。与中国合作,不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经济损失,还能在海洋资源开发、海上贸易等领域获得更多机遇。例如,在渔业合作、海上油气资源共同开发等方面,中菲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通过合作,双方可以实现互利共赢,共同推动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繁荣 。
中菲关系在南海问题上虽经历波折,但目前已出现对话解决争端的积极曙光。未来,希望双方能够在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通过持续的对话与沟通,妥善解决分歧,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也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