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我市持续丰富商品和服务供给——
年味浓 人气足 活力旺
大型商场人头攒动、旅游景区人潮如织、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消费场景不断“上新”……春节假期,我市进一步创新消费场景,消费市场商品丰富、供应充足、价格平稳。
供给足,打造消费新场景
这个春节假期,商品和服务供给充足、丰富,提质扩容成效显著。
看商场,“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满满当当。“瓜果蔬菜种类丰富,当天吃当天买,新鲜。”大年初三一早,襄都区天一城北区居民王晓来到家附近的商场选购。这里,平价菜、放心肉、新鲜水果摆满货架,前来购买的市民络绎不绝。春节期间,我市蔬菜、猪肉、米面、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充足,满足了市民节日消费需求。
逛古城,文旅活动亮点多,灯影如昼人如潮。景中看戏、戏中赏景,脚下是青砖、抬头有黛瓦……在好南关历史文化街区,街头巷尾张灯结彩,互动游戏、沉浸式舞台剧、国风巡游等精彩活动轮番亮相。“老城复兴,旧巷潮街,年味超浓!真是来对了!”邯郸游客李亚明一家在这里游玩两天,直呼“过瘾”。
我市在春节期间以邢州古城为主要活动区域,以沉浸式情景演出、年货大集、花灯会等为主要内容开展20余项系列文旅活动,作为吸引客流的重头戏。节日期间,邢州古城人流熙攘,一派热闹繁华景象。
去文博馆,感受历史的精彩,过个“文化年”。大年初四上午十点,邢台博物馆内已经聚集了大批特意赶来的市民游客,志愿者们也纷纷拿出“绝活”,声情并茂地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春节期间,我们举办情景式讲解、文化讲座、专题展览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让观众更加便捷、多元地了解邢台历史。”邢台博物馆馆长石从枝说,假期单日最高进馆人数已突破1万人次。
人气旺,释放消费新潜力
消费市场年味浓、人气旺,展现出了蓬勃的活力。春节假期,各大商圈人气旺盛,消费的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多点开花。
餐饮市场持续升温。“多谢等待,下一桌马上就到你们了。”2月3日晚上7时许,襄都区天一城街区的一家火锅店内,老板正忙着招呼顾客。“这个假期忙得脚不沾地,预订单也比平日多不少。”他说。记者探访市场发现,“春节档”餐饮市场迎来高峰,商圈里的餐饮门店更是在就餐高峰期出现“一桌难求”的现象。
首店经济激发消费热情。“假期来邢旅游,没想到自己喜欢的服装品牌有首店开在这里,必须好好逛逛。”来自邯郸的游客范耿特意去我市首家萨洛蒙专卖店购物。市商务局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科科长王志彬说,我市积极推进首发、首展、首秀、首演等新业态新模式,有效契合了当前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的消费趋势,为激发消费活力注入了新动能。
购新补贴也为火热的市场“添薪加柴”。2月3日,在信都区华业通讯卖场内,数码产品柜台人声鼎沸。“国补政策叠加品牌优惠,原价4699元的手机,直接3999元入手。”因为实惠,市民楚银花还计划再去选购一款电子手表。
“春节前,国家购新补贴政策在我市落地实施,国家补贴15%,手机至高补贴500元。”邢台地区华业通讯负责人何兴虎说,这些天,卖场内手机的单日销量比平时增长了3倍多。
乙巳春节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非遗带动假日消费作用明显。正月初六,在清风楼府前街邢州风物文创店,不少市民游客忙着挑选心仪的产品。“特意挑选了平乡非遗芝麻糖,准备回家和家人分享。”来自沧州的游客尹桂英即将返程,她告诉记者,在邢这几天,她还在网友的推荐下,品尝了邢台焖饼、威县火烧、鸡蛋布袋等非遗小吃。
服务优,保障消费好环境
春节假期,我市以更加全面的市场服务、更加扎实有力的市场保障,让年节消费安心舒心。
“现场接收群众送检的水果、蔬菜、畜禽肉等食品,免费现场快速检测,当场出具检测结果。”2月3日,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走进信都区第一菜市场进行食品检测。该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科科长杨霞说,春节期间,他们持续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你送我检”专场活动,并在超市现场对蔬菜等100批次重点民生食品进行抽样,护航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假日里,人流密集区域秩序井然,大家出行更舒畅、游玩更安心。“这里停车位已经满了,可以往前开,前面有位置”“慢一点,车多,大家互相礼让一下”……2月4日晚上8时,数位交警在好南关、清风楼附近指挥疏导交通。节日期间,我市各执法队伍在人流密集区加强巡逻执勤、秩序维护,为群众打造了安全、规范的消费场景。
贴心服务,让大家乐享假期。“欢迎大家乘坐‘百泉之约’旅游巴士,我是本趟巴士的讲解员,游太行泉城、逛邢州古街……”随着讲解员的热情介绍,车辆缓缓启动,众多市民游客免费乘坐巴士,饱览邢台的泉韵风情。
市文广旅局宣传科科长陆倩介绍说,春节期间的“百泉之约”旅游巴士是国庆期间环泉游巴士的升级版,串联10多眼泉水点位,途径众多景点,巴士文艺演出活动种类也较之前有所增加。
红彤彤的消费市场,热扑扑的年味烟火,处处彰显我市消费市场迸发的活力、经济持续向好的昂扬态势。
作者:邢台新闻传媒 中心记者 王芳
来源: 邢台日报
编辑:范永吉 韩亭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