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面包夹知识
编辑|面包夹知识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
前言
我叫郑建国,妻子叫王蕙兰,我今年75岁,妻子70岁,我们夫妻俩有一个儿子,叫郑智,很是优秀。
我和妻子都很骄傲自己能有这样一个优秀的儿子,考上博士留在了大城市工作,可儿子自从结婚后却开始和我们疏远。
因为担心出什么事,我和妻子去了城里找他,可在住了一个月后,我对儿子开始不断失望,直到彻底心寒。
01
我和妻子都是农村人,一辈子也没见过什么大世面,就过着平凡的生活,为了自己的小家努力着。
年轻的时候家里并不富裕,我和妻子在结婚2年后就生了我们的儿子,取名叫郑智,对他充满了爱和期望。
为了让儿子有更好的未来,我和妻子一直努力工作,省吃俭用,把一切都倾注在儿子身上,就希望他有个好的发展,走出农村。
无论他想要什么,或者缺什么,我们都尽量满足,哪怕自己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我们相信,孩子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给他最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是我们作为父母最大的责任。
小智从小很聪明乖巧,成绩也很优秀,看着他一天天长大,我和妻子都非常欣慰和开心,自己的孩子越来越长成了一个大人。
他考上了大学,之后又顺利考取了博士,最终留在了城里工作,我和妻子为他感到骄傲,也为他感到开心,他能出去见见我们一辈子都没见过的世界。
尤其是当他找了一个城里的姑娘结婚时,我们俩更是开心得不行,心想着,终于可以安心了,自己的任务和责任也差不多完成了。
但是小智结婚后的变化让我们心里开始感到不对劲,儿子结婚之后,家里也不常回来,打电话的次数也少了。
每当我们拨通他的电话时,他总是匆匆挂断,要么说工作忙,要么说有事,仿佛跟我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我心里难免有些担心,总觉得这其中有什么不对劲,于是,妻子和我商量了一下,决定去城里看看他。
那天,我们收拾了行李,早早地出发了,到城里的时候,儿子似乎并没有像我们想象中那样感到惊喜,反而一脸的惊讶和不知所措。
“你们要来,怎么不提前告诉我一声啊?”他这样问道,声音有些不耐烦。
我和妻子面面相觑,心里有些失落,但还是勉强笑了笑,“这不是怕你工作忙吗,我和你妈年纪又不大,自己能坐车。”
02
直到进了屋,我才注意到,儿子的家里不止儿子和儿媳俩人,还有他的岳父岳母坐在那里,气氛一下子显得有些尴尬。
亲家母和亲家公看到我们进来,礼貌地站了起来,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还亲自给我们倒茶拿水果招待我们。
虽然他们的态度看起来很好,但我和妻子心里却有一种莫名的疏离感。
儿子的眼神虽然没有表现出什么特别的情绪,但在我看来,他似乎并不希望我们的到来,对我和妻子也是有些莫名的疏远。
我和妻子有些尴尬,心里也不禁有些难过,我们是儿子的父母,为什么他岳父岳母住在这里也不告诉我们,而且对我们还如此冷淡?
那一刻,我在心里想,或许儿子并不再那么需要我们了,他也长大了,有些事和话也不方便对父母说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和妻子住在儿子家里,虽然我们尽量不打扰他,但每当我们和他交流时,他总是显得不耐烦,好像我们是麻烦一样。
相反,亲家母和亲家公每次和儿子聊天时,他总是显得格外温暖和耐心,看到这一幕,我的心彻底凉了。
还总是对岳父岳母嘘寒问暖,岳父感冒生病也是亲自照顾,开车带岳父去医院看病,上班的时候还打电话来问好些了没有。
而我和妻子生病的时候他连打个电话都是敷衍,也毫无耐心,就像是在完成什么任务一样。
我明白了,儿子可能嫌弃我们是农村人,嫌弃我们没有他的亲家家庭那么高知、那么优越。
我一直以为,父母的爱可以弥补一切,但现在,我才发现,自己的辛苦和付出,似乎并没有让儿子感受到什么,他反而对我们的付出越来越不屑。
03
一天晚上,儿子和儿媳去参加一个朋友的聚会,还带着他岳父岳母,说都是熟人,却把和妻子独自留在家里。
我和妻子在家里坐了很久,互相看着,什么话也说不出来,看着客厅墙上挂着的一张又一张的全家福,却并没有我和妻子的身影。
那种被冷落的感觉,让我无比心痛,我们养了这么大的儿子,为的就是能在他成家立业后,享受天伦之乐。
可如今,他对我们的关心和情感,竟然只剩下了那么一丝淡薄的礼节。
我不禁回想起儿子小时候的模样,那时他总是依偎在我怀里,和我分享他的梦想,还说长大了要给我们养老,永远都不分开。
可现在,他似乎再也没有了当年的依赖和亲近,取而代之的,只有与亲家母亲一家人的和谐与亲昵。
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错了,是不是自己对儿子的爱太过强烈,甚至有些束缚了他,逼得他越来越想远离我们?
可纵使如此,我怎么也没想到,最终换来的竟是如此的冷漠与疏远。
一个月后,我和妻子终于决定回到老家,,这一个月,我们在儿子家里住得异常沉默,每天心情都很沉重,根本没有享受到应该有的家庭温暖。
回到老家后,我和妻子决定,不再去儿子家住,也不再主动去联系他,我们渐渐学会了适应这样的生活,尽管内心依旧难以释怀。
我知道,这也许就是儿子对我们父母身份的认知发生了变化,也许他已经不再需要我们了。
我们的生活,在他眼里或许只是一个过渡,或者说,他早已将我们抛在了身后,融入了他的新家庭里。
我和妻子对这段亲情的裂痕,始终无法释怀,儿子虽然成家立业,但我们的心里,却有了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配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