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面,立即购买 >>>
点击上面,关注“楼市温州”,看不一样的原创新闻
刚刚过完的春节假期,不少定居在温州市区的人,回了趟老家。
走亲访友期间,他们生活的温州城,以及两边生活的比较,是绕不开的话题。
大家对温州城认知不同,褒贬不一,令这些在温州市区打拼的人,五味杂陈。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几位市民春节期间的回家见闻。
01
楼市温州 LOUSHIWENZHOU
来自平阳水头的A先生,亲戚近半定居杭州,其他大多在昆阳、水头,对温州市区了解甚少。
来源:温州发布
春节期间的饭桌上,关于温州,大家你一语我一语地讨论着。
“现在温州不行了,掉到省里第五了,不如绍兴、嘉兴了!”
“哪止,连台州都不如了!”
“温州只有鞋服产业,现在都被福建抢了!”
听着满桌的谣言,A先生很不是滋味,仿佛在说他“是个没用的人,待在没前途的城市”。
其实,A先生在温州市区,事业上有所成就。然而回到老家,在亲友面前,因为城市“不行”,这些成就也随之灰飞烟灭。
考虑到亲情与节日氛围,A先生只得强颜欢笑,思来想去之后,顺着饭桌氛围说了几句温州的缺点,再说温州的实际情况。
从A先生的经历可以看出,不少郊县居民,对温州城缺乏认知,且存在严重偏见。
或许偏见只是一部分,但对温州市区了解不深,确实是个普遍现象。
来自龙港的B女士,春节回家时,在饭桌上,发现亲友们对于温州市区的了解,基本仅限于附一医、附二医、万象城、梧田老街等城市外围的新设施。
也就是说,他们前来温州市区,大多只到外围,且离高速口不远,看个病,吃顿饭就回去了。
至于老城区,堵车、停车难,成为他们不愿深入的重要原因。更何况,城市外围这些设施,不比老城区差。
就这样,温州城在他们眼里,只留下一些城市外围的地名、机构,非常碎片化。
不过,在龙港郊区一家小卖部,B女士听到有人讨论青山控股在滨江CBD建新地标的事,令她有些惊讶。
来自乐清虹桥的C先生,老家亲友近期对温州市区的关注,主要在刚刚开业的山姆超市,很多人都办了卡前去大采购。
至于温州市区其他方面,亲友们并没有多说。
02
楼市温州 LOUSHIWENZHOU
虽然这些年房地产下行,买房的人少了,但很多人前些年买了房,如今都到了交付、入住阶段。
在此情况下,房子依旧是春节饭桌上的热门话题之一。
对比温州市区与郊县,他们发现大家对住房的认知,以及产品、行情,都有很大的不同。
在水头,A先生那些仍留在老家的亲友,新房大多买在客运中心附近,算是水头的新区。
这座新区不像温州市区那样知名房企云集,而是当地房企或非知名房企为主,中梁、碧桂园都算大牌。
这些新交付校区,品质不能说差,但绝对称不上豪宅,却是当地最好的几个小区了,房价普遍约10000元/㎡,这些年跌得不多。
在A先生看来,差不多的价格,在温州市区能买蒲州的安置房了,品质没比水头的商品房差,其他配套还更好。
在龙港,B女士听到亲戚们吐槽某“杭派精工”房企的楼盘,反而夸赞一家本土房企。而这家本土房企,在温州市区、永嘉是被吐槽的。
龙港房价有跌,但跌幅不像温州市区那么夸张。
在温州市区,很多人都是卖了老房子买新房,这些被抛售的老房子,是房价下跌的重灾区。
而很多龙港一带的人,都是从农房、联建房刚搬出来,第一次住上小区、大厦。他们的老房子本身就没有流通价值,也不会卖,自然没法体现二手房价。
同时,对比温州市区,龙港谈不上有真正的豪宅,当地人眼中的豪宅,在温州市区只能算首改产品。
这些首改水平的所谓“豪宅”,也像温州市区那些真正的豪宅一样,这些年跌得不多,相对坚挺。
C先生所在的虹桥,大家都去乐清城区买房了,哪怕还在虹桥工作。以前虹桥房价高于乐清城区,如今渠道被反超了不少。
点击上面,关注“楼市温州”,看不一样的原创新闻
03
楼市温州 LOUSHIWENZHOU
除了走亲访友,消费也是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事项。
A先生春节期间在水头很少消费,毕竟当地消费场景与温州市区差距巨大。
水头只有一座太平洋购物中心,运营得很一般,当地人改善消费一般去鳌江的平阳万达广场,但开车要约1小时。
B女士所在的龙港,去年新开了滨江汇,品牌还可以,但很小,选择太少,与商业综合体没法比。
滨江汇
她还是会去鳌江的平阳万达广场。对比温州市区,平阳万达广场不比吾悦广场差,有些万象城、印象城MEGA有的品牌,这里也有。
这一点也能解释,龙港的亲友不常去温州市区消费,似乎没什么必要。偶尔去趟,高速口不远的万象城,就把他们截流了。
但是,她觉得平阳万达广场很嘈杂,温州市区的商业综合体不会这样。
平阳万达广场
C先生去乐清虹桥的天元广场看电影,发现票价奇高,普遍七八十,百元以上也有,比温州市区高太多了。
而如此之高的票价,这些电影还场场爆满,消费力惊人。
天元广场
没别的选择,他只能接受高价,但不小心踩雷了烂片,觉得更不值了。
04
楼市温州 LOUSHIWENZHOU
从以上见闻可以看出,温州市区对郊县的吸引力有,但还远远不够。
大量郊县居民不常来温州市区,自然不会有更深的了解。
吸引他们的,更多还是优质的医疗资源,以及少量商业,总体来讲吸引力还是不够强。
不过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温州的一些进步,比如梧田老街、山姆超市、滨江CBD建设,对郊县产生了更多影响力。
建设真正的浙南中心城市,温州仍需在城市建设、交通建设、人居环境、商业发展、科教文卫事业、新兴产业等方面持续下功夫。
若只是放大版县城,领先郊县不多,他们还不如在自己家门口生活、消费。
只有当温州城真正建成一座大都市,郊县居民自然会更愿意来温州市区,那些偏见、误解就会自动消除。
点击上面,关注“楼市温州”,看不一样的原创新闻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