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俊:胸怀世界,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学习党史


首先,我向安徽大学和安徽大学哲学学院为对这次学术年会的召开给予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安徽大学哲学学院是我国外国哲学研究的重镇,为我国的西方哲学的研究和教学做出了贡献。我想讲以下几个事实:

一是芜湖会议。1978年10月的“芜湖会议”和1979年11月的“太原会议”是中国的西方哲学界具有历史意义的两大事件。1978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安徽劳动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出版社和商务印书馆是这个会议的发起单位,在安徽省芜湖市联合召开了“全国西方哲学讨论会”。这是“文革”后外国哲学研究领域的第一次全国性会议。我们外国哲学界的很多老一辈专家学者都来参加,像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的冯定,还有贺麟、严群、熊伟、齐良骥、苗力田、王玖兴、陈修斋、王太庆、罗克汀、葛力等都来参加。当时钱广华老师,包括武大的杨祖陶老师,他们还属于中青年教师,他们也参加了这个会议,当时会议有140多人,可以说芜湖会议是解放思想大讨论在哲学领域的深化,结束了西方哲学研究领域以“苏联标准”、教条化政治化贴标签式、简单化地把西方哲学都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加以批判的错误做法。可能年轻的学者还不太了解,所谓“苏联标准”,就是苏联当时分管意识形态的领导人叫日丹诺夫关于哲学史有一个讲话,后来成了我们研究哲学史的一个标准,他把哲学史看作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史,而且哲学上的斗争和阶级斗争联系在一起,唯物主义代表着先进的、进步的思想,唯心主义代表着反动的、落后的思想,所以哲学史成为两条路线的斗争史,也成为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个就是“苏联标准”,这种思维定式被简单化、公式化和教条化,“文革”十年我们的哲学研究有很多被教条主义破坏了。芜湖会议其实就是解放思想在哲学领域的具体的体现,让我们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是地研究西方哲学,可以说这个会议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好的学术环境和文化氛围。思想解放助推了中国的西方哲学的研究和教学,使它兴盛和繁荣,反过来可以说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和教学的兴盛和繁荣又推动了这个时代的文化启蒙、解放思想和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的进一步的发展。所以从这一个角度来说,芜湖会议是我们外国哲学领域的一次解放思想的大讨论,而且这是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所以我说这个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当时安徽大学就是其中的重要的组织者。我记得2018年安徽大学召开过纪念“芜湖会议”40周年的学术研讨会。

我想讲的第二个事实就是,在80年代初,当时的安徽大学出了一本叫《西欧近代哲学史》,在80年代初是我们学习西方哲学的很重要的一本教材。我是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我硕士研究生是81级、跟着武汉大学的陈修斋先生学习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哲学,博士研究生84级到人民大学跟着庞景仁先生学习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哲学,所以《西欧近代哲学史》这本书是我们学习时的一本重要参考书。当时的钱广华、岳介先、陈闻桐这些名字对我们这些青年学生来说也是如雷贯耳,他们都是安徽大学哲学专业的老师,他们在学科建设、教材建设上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

另外还有一点大家不知道,我们的《纯粹理性批判》有好多个版本,大家知道老的蓝公武的版本、还有韦卓民的版本。改革开放之后,大家知道有邓晓芒、杨祖陶的版本,有李秋零的版本,但是大家可能不太熟悉,还有一个“三王”的版本,所谓“三王”就是王太庆、王玖兴、王树人,他们都是翻译大家,最早的分工还有钱广华老师,我本人就多次听到王玖兴老师和我讲过,钱广华老师负责翻译方法论这一部分。但是这个这本书拖了很久,因为书稿在王玖兴先生手上统稿,学界给王玖兴先生的一个雅号叫“王久磨”,他要反复的打磨,这本书拖了很久直到他都去世了还没有完成,钱先生负责的这一部分也没有翻译完整,所以这本书一直没出版。后来王玖兴和钱广华没有翻译完整的部分让曾经是王玖兴先生的博士生陈嘉明教授重新翻译出来,由谢地坤教授统稿把它出版出来。其实,钱老师前期是参与翻译了《纯粹理性批判》,只是后来译稿的调整在书中没有体现出来。

另外一点要说的是安徽大学的外国哲学也可以说是人才辈出。除了老一辈的学者之外,包括我们的张能为教授研究德国哲学,王金柱院长研究科技哲学,研究法国哲学的有夏天成副教授、李鑫博士和余君芷博士等,总体上说他们都是研究外国哲学的,都是安徽大学哲学学科新一代的学人。虽然张能为教授也60岁了,但是我觉得他还是一位中青年教授。我想说的是:今天我们把法国哲学的“两会”放在这儿召开不是偶然的,因为这个地方是外国哲学研究的一个重镇,到这儿来开会非常合适。这是我讲的一层意思:对安徽大学以往取得的成就表示敬意!向安徽大学主办这次会议表示感谢。

第二层意思是讲一讲法国哲学的“两会”和此次会议。所谓简称法国哲学的“两会”其实属于两个国家一级学会:一个是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这个学会下面有一个二级的学会叫做“笛卡尔哲学专业委员会”,这个学会成立时间不久,是2020年我和钱捷教授张罗起来的,最早是由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发起,我在上面做了一点工作,批下来了。这个专业委员会成立已有五年之久,所以说这次是第五次年会。另外一个是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这个国家一级学会下面的法国哲学专业委员会,它更老一点、时间更长一些,可以追溯到2005年成立专业委员会,最早是由北京大学的杜小真教授担任这个专业委员会的主任,2014年杜小真教授不做了,让我来做主任,到今年我也干了十年了,年会今年是第十三届年会了,因为新冠疫情的原因,有几年会议是在线上召开的,今年是第一次把分属两个国家一级学会中与法国哲学相关的两个专业委员会放在一起召开学术年会,我们称作法国哲学的“两会”。这次年会很隆重地在这儿召开,是一个很好的机缘。

这次会议与会的学者来自普瓦捷大学、扬·伊万杰里斯塔·浦尔金纳大学、巴黎第八大学、巴黎第一大学、巴黎第十大学、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宾州州立大学、巴西圣保罗联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澳门大学、安徽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科院、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商务印书馆、《哲学研究》、《世界哲学》、《学术界》、《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学会组织及学术出版机构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大会。

会议共收到140多篇论文,根据会议提交论文的情况大致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是讨论的视角呈现出多样性。与会学者从法国当代生命现象学、法国艺术与哲学的关系、法国科学与认识论、法国后现代理论、当代法国哲学的马克思主义面向以及笛卡尔的认识论及情感理论等角度进行研讨。

第二是讨论既有哲学史的深度,又紧跟学术热点,具有很强的前沿性。

第三是注重学科交叉,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现实意义。这是目前根据提交的论文的情况,简单地做了一个分析,有这些特点。

这次会议的主题叫“不确定时代中的爱与真”。我想为了开好这个会议,我也提几点不成熟的想法,我希望这个会议要做到三个结合:

第一个是把不确定性与确定性结合起来。大家知道我们现在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的格局在发生变化,东升西降、南升北降是一个趋势,但美国还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西方发达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还很强大,这仍然是现实。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的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的革命,特别是近几年的AI的发展,前所未有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整个的生产方式、交往方式。另外,全球治理的难度也在加大,我们看到当今世界并不太平,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问题,包括美国社会内部的撕裂,中美关系或者是中美俄三者关系都发生了非常剧烈的变化。全球的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的不确定性都在增大,世界大战到底能不能打起来,现在谁都难说,不确定、难预料的因素在增多,所以我们叫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我们前面还有很多的急流险滩,甚至惊涛骇浪,所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不确定的时代,这次会议把我们的“时代之问”提出来了。

大家知道,笛卡尔哲学追求确定性,要找到一个确实的、非常坚定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去建立起真理的大厦,所以我们说笛卡尔的哲学是一种基础主义。但是大家也知道后现代主义哲学关注的是不确定、混沌、解构,因为它面临的时代发生了变化,所以思维方式也在变化。在当下的一个充满变动的时代中,不确定性似乎成为人类生活的常态,那么传统所建立起来的这种真理观、以往的对真理和意义的理解都遭遇到了巨大的挑战,那么笛卡尔想追求的这种确定性现在还能找到吗?所以能否把原来的传统的追求确定性的思维,与我们当今这个不确定的时代当中对不确定性的关注这二者结合起来?我们要在不确定性当中去把握确定性,这样才能够把握战略主动。所以我讲的第一个要求是把握好这个不确定性与确定性,把这二者结合起来。

我想讲的第二点就是把爱与真结合起来。因为爱与真是当代法国哲学的重要主题。首先大家还记得哲学这个词本身就是爱与真的结合,从希腊文最初的含义来讲,哲学就是“爱智慧”,哲学总是爱去追问事物的本质和原因,去探求真理,是对真理的追求,对真理的爱,所以说哲学本身就是对爱与真的一种结合。从当代法国哲学来说,例如马里翁在《情爱现象学》中指出,“人们要想达到真理,应该首先去欲求真理,因此去爱真理”。今天,随着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世界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在这样一个不确定的时代,哲学作为“爱智慧”的学科如何面对“爱”,如何反思“真”?这里就是今天我们所提出的问题。马里翁提出“爱洛斯的还原”以重新去探讨爱和真。阿兰·巴迪欧在《爱的多重奏》中指出:“爱,不再简单的只是相遇和两个个体之间的封闭关系,而是一种建构,一种生成着的生命”,“爱是一种生命的重新创造”。在这个意义上,“所有的爱都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真理体验,关于‘两’而不是‘一’的真理。”吕克·南希指出“思就是爱”,爱在每种哲学中都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南希指出,“从《会饮》开始……爱的哲学的普遍图示就已打开自身……它决定了哲学成为它所理解和阐释的样子,也决定了爱成为我们所理解和希望的样子”,“爱为我们掌握了最高真理”。在我们这个不确定性的的时代当中,人与人之间的这个联结也变得脆弱,这使得爱的永恒性和重要性也遭到了质疑,也促使人们重新思考爱的本质和构成方式。法国哲学家们有各种各样的思考,波伏娃说“爱的本质是一种超越活动”,巴塔耶提出情欲之爱,列维纳斯提出伦理之爱,马里翁提出神圣爱欲,这些都是对我们这个时代当中关于爱和真的哲学问题的探讨,也是对“时代之问”的回答。这是我讲的开好这个会议要注意的第二点,要把爱和真结合起来。

我想讲的第三点就是要把促进文明的交流互鉴与建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的知识体系结合起来。去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的一个前提就是承认文明的多样性,世界的文明应该是一个百花园,各种不同的文明都是百花园中的争奇斗艳的鲜花。我们强调文明的多样性,文明的发展它有一个特点,文明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和繁荣兴盛。如果把文明和文化孤立起来,把它封闭起来,它就会僵化,它就会枯萎,而只有在不同的文化当中交往、交流、交融,它才能够繁荣发展。

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奋斗的历史经验,其中有一条叫胸怀天下。胸怀天下就是说我们要培养一种国际视野、世界眼光,要有一种宽广的、海纳百川的胸襟,所以说我们要学习借鉴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法国哲学就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文化宝库当中的瑰宝,所以我们要注重去吸收其中的优秀成果。大家还注意到,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到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的时候讲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今年在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当中,讲的是“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这三句话大家比较一下,前后有些微妙的变化:5·17讲话是讲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4·25讲话讲的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包括去年6月2日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要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这个和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在底层逻辑上都是一致的。今年没讲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而是直接讲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这就是刚才钱校长讲到的,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和在西方的西方哲学研究不一样,我们强调“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中国的”法国哲学研究是因为它们是中国的学术体系中的一部分,我们的研究不是为了去发展和繁荣西方哲学和法国哲学,法国的法国哲学研究和中国的法国哲学研究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因为我们研究法国哲学的目的是要去发展和繁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而且是要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做出贡献。所以今天我希望我们法国哲学“两会”的学术研讨,一方面要胸怀世界,具有国际的视野,世界的眼光,要善于去借鉴吸收人类一切文明的优秀成果,包括法国的智慧,但是最终的目的是要构建中国的自主的知识体系,为繁荣发展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做出贡献。

以上就是我对开好这个会的三点建议。

还要说一下,我们这次会议还要完成一个任务,就是我们还要开两个学会的理事会,要实现换届。我刚才说过,法国哲学专业委员会的主任我已经干了十年、笛卡尔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我已经干了五年,而且现在我也已经退休了,所以我和钱捷教授商量,这次我们几位50后的教授不要再担任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和副主任了,让更年轻的一些教授来做。所以今天晚上的理事会实现两个学会的换届,这也是我们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我想在这里也算是跟大家做一个说明,也算是跟大家做一个告别。

谢谢大家!预祝我们这次学术年会圆满成功!

【冯俊:长安街读书会成员、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

注:授权发布,本文已择优收录至“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重庆日报、新华网、央视频、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视界、北京时间、澎湃政务、凤凰新闻客户端“长安街读书会”专栏同步),转载须统一注明“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出处和作者。

责编:邱诗懿;初审:陈佳妮、许雪靖;复审:李雨凡、程子茜

更多精彩请点击

长安街直播

长安街读书会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励支持下发起成立,旨在继承总理遗志,践行全民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习、养才、报国。现有千余位成员主要来自长安街附近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中青年干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员、全国党代表、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等喜文好书之士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高端智库负责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机构的资深出版人学者等。新时代坚持用读书讲政治,积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自2015年长安街读书会微信公众号发布至今,始终坚持“传承红色基因,用读书讲政治”的宗旨,关注粉丝涵盖了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特区。累计阅读量达到了近亿次,其中通过朋友圈转发量千余万次,参与互动人数近千万人,平台产品质量高,针对性强,受关注度较好。并在中央相关宣传网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相继同步入驻“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新华网、央视频、视界、北京时间、澎湃政务等新闻客户端,以及经报送遴选评荐《求是》《中国纪检监察》《党建研究》《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国财政》《中国出版》《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外交评论》等近百本中央级核心期刊正式入选长安街读书会干部学习核心来源期刊,此外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长安街读书会主编的《学思平治——名家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理论读物,形成了系列的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累计固定读者百余万,影响全国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大中院校等受众数亿人次。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现正面向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各省市县(区)等所在的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单位部门联合开展相关党建阅读学习活动。近日,经相关部门批准,已正式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中央组织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证监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共青团中央等定点帮扶地的有关单位加入“长安街读书会”党建阅读合作机制,并联合承办“长安街读书会”系列读书学习活动。

关注公众号,回复:【申请入会】【文化强国】【党建阅读】【智库】【好书推荐】【干部培训】【免费赠书】【直播】【新书报送】【期刊报送】查看更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