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山东乐陵,鬼子跑到1个老太太家搜查。鬼子吃了院里的枣说:“好吃!”还要把枣全部带回去。突然,老太太抄起大勺使劲敲水缸,大声说:“快跑!”只见1个人影从后院翻过墙头,快速向村外的枣林跑去。
老太太正是“常大娘”,她的名号在当地可是响亮得很,别看她裹着小脚是个粗人,在任何事情上都是十分明理的,村子里的人都很敬重这个厉害的女人。
早年,她的父母看着瘦弱不堪的她实在不忍心,于是便决定将她送走给人家当童养媳,这样至少还能有口饭吃,她在不懂婚姻是何物的年龄便有了一个聋哑丈夫。
之后,她更是过得苦不堪言,夫家本是富贵人家,但她过去的时候实际已经落败了,在加上丈夫身体的原因,她依旧是整日操劳,这也使她练出了一身的腱子肉。
抗战的时候,这个苦苦支撑家庭的妇女又再一次挑起了抗日的大梁,她没读过书,但她总归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国家是百姓生活的最大底气。
抗日期间,战士们过得十分艰苦,她主动请缨让战士们宿在她家中,每一个背井离乡的战士们在她那里都能感受到久违的母亲的温暖,久而久之,她便有了一个新名字“常大娘”。
1938年,那时候她不过二十岁的年龄,却被生活磨练的十分沧桑,可是她在战士们的心中依旧是“母亲”一样,光辉又伟大的形象。
某天,她正在家中烧热水,外面的天也才有些许微弱的光亮,大门就被轻轻扣响了,她赶紧起身开门,之间一位战士倚在另一位战士的身上。
常大娘知道这位战士受伤了,她赶紧招呼着人往屋里去,在昏黄的油灯下,她清楚的看到这位战士身上的烂肉,这是一种皮肤病,痒起来的时候是真要人命,而且还有传染的风险。
那时候还流传着土方,常大娘不辞辛劳的每天帮战士涂药,传染什么的她可不怕,白天夜晚都守在床边以方便照顾,某天,二鬼子来搜查,她也是有勇有谋的将人吓退。。
除此之外,她自己的子女也和八路军打的火热,家中二儿人机灵不说,身形还十分灵活,可是掩护战士们的一把好手。
后山上有一片枣林,这个地方对于当地的村民来说可是人间天堂,那个时候物资匮乏,什么东北都缺,这吃食自然就珍贵的很。
等枣子成熟之后,常大娘带着家里人去摘枣,摘完之后都堆在院子中晒干,这样还能给战士们做饭蒸馍馍用。
那天,八路军长官来了,大娘高兴的很,招呼着人来尝尝刚摘的枣,这边刚坐下,门外急匆匆的敲门声就响起来了。
原来是她二儿子,着急忙慌的说鬼子又来了,八路军只能隐身在枣堆后面,同时,她又吩咐二儿子藏在墙角的茅草堆里,到时候给他信号,让他把鬼子引开。
鬼子来了之后,果真就盯上了这堆枣子,于是就开始自顾自的吃着,后面,她看着鬼子站在那里一直吃枣子,心中便焦急起来。
于是她敲了一下水缸,清脆的响声伴随她的一声“跑!”墙角藏着的人就猛地起身像个猴子一样攀上墙跑了,一连串的枪子都没打到他,鬼子像个小尾巴一样穷追不舍。
这次危机算是解除了,她儿子也成功将人甩掉,这么多年来,她帮助过无数个战士脱险,是真正伟大的英雄,她带领全家都上了最光明的道路,毕生事迹简直令人无限敬佩。
信息来源:常大娘地道: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