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工第一天,广东吹响号角。

今天(2月5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广州召开2025年广东高质量发展大会,并面向全省进行实况直播。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国家强,这次会上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发言聚焦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回顾2024年,广东省GDP突破14万亿元,稳坐全国“经济第一省”;而江苏位居增量全国第一,正迎头赶上。对此,广东表态:拿出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岗位,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来粤就业创业。

同样在今天,安徽、山东、辽宁等省份也召开新春第一会。人勤春来早,蛇年伊始,全国城市正在打响一场产业竞赛。

点赞DeepSeek

广东要“抢”100万高校毕业生

科技创新,依旧是重点。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产业版图,能否建成具有21世纪时代特征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决定了能否在未来发展和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省委书记黄坤明称,广东要主动作为、前瞻布局,全面优化升级产业体系,冲出中低端、抢占制高点、致胜新赛道,以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托起一个勇立时代潮头、不断向新向上的新广东。

值得注意的是,DeepSeek、宇树科技并非广东本土企业,却多次出现在演讲中。广东身负的压力和动力,可见一斑。

黄坤明提到,华为以领先的数字技术赋能千行百业,深度求索(DeepSeek)以不怕虎的勇气锐气撼动美国人工智能巨头、产生连锁效应,宇树科技的机器人登上央视春晚舞台,中国已经显示出引领时代浪潮的全新气象,广东更应该在百舸争流中奋力争先。

人工智能正在掀起产业变革,机器人时代逐步照进现实。广东兼具机电技术和数智技术两大优势,要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下大决心、集中发力,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

科技创新具体怎么做,会上也指出了方向。关键核心技术比例不高但关乎命脉,没有捷径可走惟有向上突围。

“产业体系向新图强,发展才能以质取胜,这是广东的必由之路、光明大道。”黄坤明指出,要锻造先进制造钢筋铁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一手抓传统产业、优势产业巩固优化,一手抓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培育壮大,聚焦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下大决心、集中发力,着力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多措并举把产业根基扎得更深更厚更实。

为此,广东要广聚天下英才。今年,广东将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拿出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岗位,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来粤就业创业。

东西南北中,发展到广东。黄坤明表示,希望广大有远见、有抱负的投资者、创业者积极参与进来,共同奔赴破土而出的产业盛宴,共同迎接人机共生的智能世界。

2025,何以发力?

产业!产业!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国家强。

广东产业版图徐徐铺开:高新技术企业约7.7万家,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全国第一;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提高到56.7%、31.6%;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1/4,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国44%,智能手机产量占全国超四成,集成电路产量占全国18%……

目前,以大湾区国创中心为主平台,广东正搭建集“有组织科研+有组织成果转化”于一体的科创枢纽。全省全职在粤工作的两院院士超150人,汇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超5000人,研发人员超135万人。

如今,广东基本已构建起现代化产业体系“四梁八柱”。202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4万亿元,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电子信息制造、汽车、电气机械等15个行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一,成长出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

今天,广东省正式发布《广东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行动计划》,提出8大行动26项具体措施,涵盖了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做优现代服务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发展岭南特色现代农业等方面。

广东省长王伟中表示,要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深入实施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五大提升行动”,巩固提升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进一步强链补链延链,培育更多千亿元级、百亿元级龙头企业,打造更多万亿元级、千亿元级产业集群。特别是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1/4,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国一半,智能手机产量占全国超4成,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产业规模约占全国3成,要进一步强化源头技术供给和应用场景创新,加快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尤其是抓住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集中发力、抢占先机,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如何培育更多世界一流企业?广东正在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十百千万”计划,努力造就50家科技领军企业和100家链主企业、10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000家专精特新企业。

耕者下力,即是福田。正如黄坤明指出,这几年,广东的现代化建设殊为不易。因其不易,更需勇毅,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经历转型之痛、升级之难后,发展之船必将驶出三峡、乘风破浪。因其不易,更彰不凡,现在前行的难度越大、遭遇的磨砺越多,未来的回报必将更加丰厚,达到的高度必将更加瞩目。

一场波澜壮阔产业战

同一天,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合肥召开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明确提出“三个往前赶”

“推动经济总量在全国往前赶、经济增速在长三角往前赶、各省辖市经济总量在全国往前赶。”字里行间皆是经济竞速。

此外,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辽宁省也召开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暨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动员大会;还有广东佛山市委、市政府也召开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2025年泉州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举行……

回顾2024年,全国城市经济风云激荡。以GDP为例,虽然广东依然独占鳌头,成为全国首个“14万亿大省”,但江苏省以13.7万亿元的GDP总量紧追直上,增量全国第一,和广东的差距继续缩小。

竞争之下,危机感隐隐约约。

这里不禁想起了2023年末一幕

广东省人民政府网站消息,2023年11月26日至27日,广东省政府代表团到江苏省学习考察。《南方日报》报道显示,这次来就是要实地考察、认真学习江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而此前一个月,江苏省党政代表团也到广东学习取经,双方将在更多领域优势互补协同联动。

无论长三角还是珠三角,都是中国经济的引擎。眼下国内正在经历一场波澜壮阔的产业变迁,“逆天改命”的机会摆在了所有城市面前抓住了,后发崛起;错过了,也许就被洗牌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