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假期的热潮席卷全球旅游业。数据显示,中国游客遍布全球超2000城。

用于表达随性自由,一句“人生是旷野”的旅游文案持续走红网络。2月5日,春节开工首日,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采访到几位春节假期出境游的年轻人。

当北极圈的麦当劳店、“世界最孤独秋千”都排队挤满了国人,网友们纷纷感叹,“人生是旷野”的下一句,或许就是:旷野里都是中国人……

吃:世界最北的麦当劳店

“北极圈也有春运”

挪威特罗姆瑟,这座位于北极圈内的“极光之城”素来以欣赏极光和观鲸闻名于世。2024年,当地麦当劳店被麦当劳官方权威认证“世界最北店”称号。至此,特罗姆瑟的麦当劳店成为不少中国游客在追极光之余的“必打卡点”。


游客在特罗姆瑟麦当劳“世界最北店”门口打卡。受访者供图

“我也是在社交平台上了解到它的,但没想到这么多人! ”在西班牙留学的小岑1月31日从瑞士日内瓦飞往挪威特罗姆瑟开始3天的极光旅行。2月1日中午,他将落地后第一餐定在了麦当劳。

“这家店不大,十几张桌子,但我目测店内坐着三十多个中国人,几乎坐满了。”小岑告诉上游新闻记者,该店位于特罗姆瑟市中心。进门之前,他震惊地发现在大街上,包括店门口就有不少中国人打卡。


特罗姆瑟麦当劳店提供的“世界最北店”独家极光明信片成为中国游客的打卡必备。受访者供图

拍照、点餐,再拿上一张店内发行的独家极光明信片,成为打卡的固定流程。小岑回忆,在飞往挪威的飞机上,他就发现同行的旅客不少都是国人。次日他前往挪威塞尼亚岛观赏峡湾地貌,同样看到排队乘坐轮渡的,也几乎都是中国人。小岑感叹:“堪比北极圈春运。”


麦当劳“世界最北店”里也有许多中国人打卡。受访者供图

“我在巴塞罗那学习艺术专业。挪威旅行之前,巴塞罗那当地也有很多中国游客。”小岑说,自己独自出游,虽然暂时还没碰见过“国人出门在外的互帮互助”,但听到“乡音”,作为留学生的他,总是感到格外亲切。

游:排队半小时,拍摄6秒钟

打卡“世界最孤独秋千”

“干杯!”面朝北冰洋,在秋千上嘬一瓶特意背来的“北冰洋”汽水成为中国社交平台上,俄罗斯捷里别尔卡极光旅行的经典项目之一。

北冰洋陆缘海之一,捷里别尔卡位于巴伦支海沿岸,岸边一座木制“网红”大秋千成名已久。“在世界尽头荡上秋千,身后皆为南。”来自北京的温小姐(化名)没想到,想坐上这座“世界最孤独秋千”,有点难。


俄罗斯捷里别尔卡,“世界最孤独秋千”被中国人排队打卡。受访者供图

“2月4日白天去了,排了半小时队。排队的我一眼望去都是中国人。”想到身后还有同胞,温小姐不敢耽误太久。“视频只拍了半个,6秒钟,秋千坐了不到一分钟就赶紧下来了。”温小姐告诉记者,晚上成功追到极光后,她惊喜地发现白天人满为患的秋千上居然没人,她赶紧坐上秋千拍照打卡。“这趟出国值!看了极光,又拍到了自己坐在秋千上,背景是极光的‘人生照片’。”


晚上错峰拍摄到了“极光秋千”的人生照片。受访者供图

同样来自北京,莫先生1月29号到达捷里别尔卡,当时的“网红秋千”依然排着长龙。莫先生被排队的人群惊了一下,果断放弃了排队拍照的念头。

“没人我还可以坐坐,但排队就不感兴趣了。旁边的‘冰封王座’也有很多中国人排队拍照。”莫先生表示,捷里别尔卡是自己前往莫斯科的中转站,他这次是专门趁着春节假期,选择出国过节。“眼睛就可以记录足够多的美景。时间有限,我想花在更感兴趣的景点上。”


在捷里别尔卡对着北冰洋喝托运的“北冰洋”汽水。受访者供图

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捷尔别里卡的旅游话题下,“坐世界最孤独秋千需要排队”成为不少网友热议调侃的焦点。“只要有中国人在的地方就没有什么好孤独的”“在中国追求小众是一件很大众的事情。”更有网友晒出同款秋千照片,表示自己排了一个多小时队才排到,“总之一句万能安慰——‘来都来了’。但来了,却感觉‘无效出国’了。”

行:中国人遍布京都

“人多到无意识改变当地左行习惯”

春节,让出境游井喷式增长。携程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跨境游订单增长三成,日本成为出境游热门目的地榜首。

趁春节假期,35岁来自杭州的小冰先生(化名)带上了妻子及岳父母前往日本京都、大阪,准备一家人在海外过一个特别的春节。小冰并非第一次赴日旅行。“因公因私共去过5次日本,第一次是8年前,去的也是京都。”2月5日截至记者发稿前,仍在日本旅行的小冰告诉上游新闻记者,这次出游他最大的感叹就是,“相比8年前,中国游客多太多了。”


小冰拍摄的清水寺,他表示当天“清水寺有一亿人”。受访者供图

“2月3日,在京都参观了清水寺。大家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寺庙,是清水寺附近的三条坂街道,中国人多到人群已经开始遵循国内的行走习惯,反向走右侧。”小冰解释,日本绝大部分地方行走靠左,车辆也是“右舵左行”。他向记者出示了当天拍摄的照片——密密匝匝的人群遍布整条街道,行进方向正是中国人习惯的“右行”。


京都清水寺人满为患,人群靠右前行。受访者供图

“清水寺附近80%的店铺都有中文介绍,连当天我们就餐的小快餐店,四周坐的也是中国人,少量韩国人。”清水寺甚至让小冰一家恍惚,自己是不是在国内的寺庙参观。对此,他在社交平台上感叹:“今天清水寺有一亿人。”

同时,他也表示,同胞多也有好处,“我们全家在京都拍的合照,就是一位中国女游客热心帮忙拍的。”他称自己甚至已经练就了一项特殊本领,人群中一眼就能辨别出中国人。他特别提到,在三条坂发现的人群行走习惯的改变,或许是中国游客太多无意之间造成的,“我们在京都、大阪乘地铁,我‘一眼认出’的中国人都在有素质地靠右走。”

上游新闻记者周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