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综合路透社、彭博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福克斯新闻网采访中表示,他宁愿不对中国加征关税,同时坚称关税是一种“巨大力量”。这一表态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在中美关系复杂多变的当下,特朗普此番言论究竟释放出怎样的信号?
特朗普此次在采访中提及关税问题,称宁愿不对中国加征关税,却又强调关税是对中国的“巨大力量”。而此前他还表示打算从2月1日开始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加征关税。这种前后矛盾的表述,让人对其真实意图捉摸不透。在过去,特朗普对待中美贸易问题态度强硬,2023年他曾提出对中国商品征收60%以上关税的夸张言论,如今却又说宁愿不加征关税,这其中的转变耐人寻味。
特朗普(资料图)
从贸易数据来看,中美经贸关系紧密。2024年,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地位举足轻重,全球500强企业中,中国企业数量已经超过美国。在芯片产业链和新能源电动车领域,中国也在快速崛起。美国企业与中国的贸易往来频繁,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曾在2023年12月发布报告指出,对华加征关税伤害美企,那些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公司首当其冲。这或许是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有所动摇的一个重要原因。毕竟,美国经济在2024年表现乏力,通胀率居高不下,市场信心低迷,改善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对美国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除了关税问题,特朗普在其他事务上对中国的态度也呈现出复杂态势。在TikTok问题上,特朗普多次发难,试图迫使中国科技企业让步。TikTok在美国年轻人中广受欢迎,但特朗普政府以所谓“数据安全”等理由,对其进行限制和打压,这背后更多的是政治因素考量,而非真正的安全问题。
进出口货物(资料图)
在芬太尼问题上,特朗普也频频“点名”中国。然而,事实上美国自身在药品管控方面存在诸多漏洞。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数据,美国国内因滥用阿片类药物导致的死亡人数逐年上升,这主要是由于美国药品监管体系不完善,医生处方滥用等原因造成的。特朗普将矛头指向中国,更多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
但另一方面,特朗普近期又在不同场合释放对中国的善意。他公开表示自己和中方领导人“关系良好”,希望中美关系能够“相处愉快”。中美领袖进行通话后,他形容这次通话体验“非常好”,这又似乎表明他在努力修复中美关系。
特朗普(资料图)
面对特朗普的种种表态和行为,中方始终保持冷静和坚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一再强调,中方主张“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在贸易问题上,中方始终认为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也指出,关税措施不利于中美双方,也不利于整个世界,中方愿按照相互尊重等原则,推动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方之所以有这样的底气,源于多方面的实力。在经贸领域,中国对全球供应链的掌控力不断增强。以汽车出口为例,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大幅增长,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份额。在多边外交方面,中国不断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2024年中俄双边贸易额再创新高,中欧经贸关系持续深化。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让全球超过150个国家受益,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日益提升。在军事方面,2025年初,中国在南海、印度洋等地区的海上力量持续加强,055型驱逐舰多次率舰队进行远洋演习,展示了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维护国家利益的决心。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态度的突然转变,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从美国国内经济形势来看,2024年美国经济增长缓慢,通胀压力大,许多企业面临困境。而中国经济却保持着稳步增长,人民币汇率在特朗普示好后出现上涨,这充分显示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影响力。改善中美关系,有利于美国企业开拓中国市场,缓解美国经济压力。
从选举角度考虑,特朗普若想在未来执政中统一两党意见,就需要在经济上有所作为。美国农业出口在经济中占据一定比重,美国农民是特朗普的重要支持群体。改善中美关系,能够促进美国农产品对中国的出口,赢得农民的支持。
此外,国际形势的变化也促使特朗普重新审视中美关系。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升,在应对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需要与中国合作,共同应对这些挑战。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在关税及其他事务上对中国的态度复杂多变,其“打”与“谈”之间的摇摆,反映出美国在处理中美关系时的纠结心态。而中方始终保持坚定立场,凭借自身实力和智慧,积极应对。未来,中美关系将继续在合作与竞争中前行,中方将继续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推动中美关系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将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我们期待中美双方能够摒弃分歧,寻求更多合作机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