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3日 总第773期
本期编辑:范家菀 俞欣怡
审核:喻琬淋 王若桐 关云逸
执行主编:陈卓
*阅读今日日报,请关注“南亚问题研究小组”微信公众号
图源:ASEEMAA
《印度斯坦时报》2月2日发表题为《印度对华政策中的特朗普因素》的评论文章认为,特朗普2.0或推动中美关系缓和,阻碍印实现其“大国梦”,印政府需在大国关系中寻求新平衡,以为自身发展谋利。本文作者哈皮蒙·雅各布(Happymon Jacob)系尼赫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印智库战略与国防研究委员会(CSDR)创始人。
目前,特朗普2.0对华政策或见转折,中美关系有缓和趋势。2月1日,特朗普宣布对墨西哥、加拿大加征25%关税,但仅对华加征10%的关税,远低于其在竞选中承诺的“对华60%关税”。此外,特朗普近日与中国领导人通电话,并计划在第二任期100天内访华。此举表明特朗普2.0或有意与华接触,推动双方关系缓和。
对印来说,中美关系缓和恐破坏印战略平衡,迫使印调整外交政策。拜登政府任期内,印在维持与俄关系同时,进一步加强与美西方国家战略伙伴关系,成功形成战略平衡。然而,特朗普2.0对华、对俄态度缓和或推动欧洲国家重新审视对俄对华关系,而印对华政策也将重新调整。
总体看,印不希望中美关系缓和原因有四。一是中美关系缓和将削弱印战略选择。例如,中美未来有可能建立“中美共治”,这将大幅缩减印战略选择,破坏印对“多向结盟”战略。二是中美走近不利于印发展。全球秩序不稳定实际有利于印“大国崛起”,印可抓住机会从中为自身谋利。如果中美关系和解,“中美共治”将联手遏制印等新兴国家崛起。三是中美走近必将破坏印美关系,弱化印战略影响力。印美在“印太地区”有共同遏华目标,若中美关系缓和,这将直接削弱印美共同目标与战略伙伴关系,进而阻扰印强化“印太地区”的影响力。四是中美缓和不利于印保持“战略自主”。大国合作或竞争时,往往会划定各自势力范围。中美关系缓后,印恐会划在“中国势力的范围之内”,这将侵害印国家利益。
就印而言,在中美博弈中保持一定独立性与灵活性更符合其自身利益。印既不希望中美公开对抗,也不希望双方达成和解——前者将限制印多边合作和战略自主,后者则会削弱印全球影响力。印一直避免公开与美合作遏华,也不愿单方面向中国示好。
因此,印未来四年需竭尽所能平衡中美关系,以为本国谋发展。特朗普的态度与举措将在印对华政策乃至全球战略中产生重要影响。为促进自身更好发展,印需在中美关系中维持微妙平衡。一方面,美仍然看重印遏华价值,印可借此在国际事务获得更多战略关注和支持。另一方面,在中美博弈中,印能继续灵活转圜,利用中美实现自身利益。
NEWS
印美贸易数据 图源:《今日印度》
《印度快报》2月2日报道,特朗普政府2月1日宣布对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商品征收25%关税,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此举引发印热议美印贸易问题。印媒称,此次征税未波及印,或预示莫迪2月访美时印美双方将举行贸易谈判。出口商表示,美对华征收关税将利好印商品进入美市场。为避免美关税打压,印已开始降低对美关税。印智库全球贸易研究倡议(GTRI)负责人阿贾伊(Ajay Srivastava)表示,2025-26财年印联邦预算大幅削减卫星地面设备等此类美主要向印出口商品的关税。其中,以太网交换机关税已从20%降至10%,发动机容量低于1600立方厘米(cc)的摩托车关税由50%降至40%,高于1600cc的摩托车关税则由从50%降至30%。这将进一步扩大美制造商市场准入,促进美对印出口。值得注意的是,美此轮加征关税旨在缩小美贸易逆差规模,印制药业、珠宝业等对美出口大头产业后续恐受影响。
NEWS
印本土生产“Rustom-2”无人驾驶飞行器(UAV)。图源:《印度斯坦时报》
《经济时报》2月2日报道,印军拟通过采购和自主研发以加强无人驾驶飞行器(UAV)、遥控飞机(RPA)等无人机机队建设,旨在应对中巴威胁、打击恐怖主义。当前,印军运营一支由大约50架中高空长航时无人机(MALE)组成的队伍,执行监视、瞄准任务。然而,印无人机机队水平与中国、巴基斯坦差距极大:中国无人机机队超2000架在役,CH-4等型号出口至巴。为应对“邻国威胁”,印军正加强其无人机机队建设。印军内部消息人士透露,印拟采购射程超1000公里、飞行高度高于3万英尺(30,000 feet)的无人机,用于“情报、监视、侦察任务”(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reconnaissance,ISR),旨在持续收集实时情报、降低军队作战风险、确保精确打击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为降低对外国无人机系统依赖,印军正推动本土无人机发展。目前,印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正大力推动研发本土无人机。据悉,新系列“Archer-NG”即将亮相,该系列无人机最大飞行高度达3万英尺,有效载荷达300公斤,装备反坦克制导导弹、智能反机场武器。由于DRDO研产无人机尚未完全满足印军作战要求,印军在开发先进无人机系统方面正加强同私营部门的合作。1月,印无人机技术企业IG无人机(IG Drones)与印军签署合同,生产垂直起降(VTOL)无人机与第一人称视角(FPV)无人机。
NEWS
俄罗斯每日向亚洲各国运送的石油数据(单位:百万桶)。图源:彭博社
《印度时报》、彭博社1月28日、2月2日报道,俄罗斯使用受美制裁油轮向印运输石油,以“测试印胆量”。1月10日,美财政部制裁三艘俄油轮,据悉该油轮运输俄油至印。对此,印表示“仅允许在1月10日前完成装载的油轮进入港口”,并必须在2月27日前抵印。然而,俄受制裁油轮运输的石油均为1月10日后装载。分析人士表示,自美财政部制裁俄油轮以来,尚未有明显迹象表明俄资金流入减少,俄继续采取相关措施向亚洲各国买家运送石油。目前,赴印船舶运输石油量为平均每日136万桶(1.36 million)。从俄港口至印航程约为一个月,印试图利用时间差,寄希望于新上台的特朗普政府减轻拜登限制措施。另据悉,俄总统普京的密友、国家杜马(议会下院)主席沃洛金(Vyacheslav Volodin)2月2日表示,拟赴印参加一系列“重要”会谈,并称“俄印是重要的战略伙伴”。此次印俄会谈或涉及对俄采购石油相关议题。
NEWS
个人投资者在NSE现金交易板块资金净流入(2020-2024.11)及中、印、美市值与名义GDP之比(2019.12-2024.12)。图源:《印度商业线报》
《印度商业线报》《印度时报》2月1日报道,印1月31日发布的《2024-25财年经济调查》警告称,印散户投资者规模大幅扩张、印市场与美股关联较高等因素或导致印市场面临风险。近年来,印年轻、相对较新的散户投资者大量涌入印股市。2024年8月,印国家证券交易所(NSE)投资者数量首次突破10亿(10 crore)人次,较四年前增长三倍。这将增加印市场多元化趋势,提升其包容性与稳定性。然而,《经济调查》警告称,2025年印市场或面临挑战。一方面,印大部分新投资者在疫情后进入市场,普遍缺乏应对长期市场调整经验,这或影响其情绪和投资动向。另一方面,美股占MSCI全球指数权重达75%,当前美股估值过高、看涨情绪普遍,泡沫化特征明显,任何冲击和变化都将引发重大市场调整。印股与美股高度联动,极易受影响。目前,Nifty50与标普500的5年滚动贝塔系数(5-year rolling beta,滚动贝塔分析 是定量金融和算法交易领域使用的一种金融指标,用于衡量特定滚动时间窗口内资产收益相对于所选基准的敏感度) 持续走低,表明印市场弹性不断增强,风险降低,印对美市场动向敏感度下降。然而,考虑历史趋势,印仍需警惕美股市带来的潜在风险。
NEWS
图源:网络
《印刷报》2月1日报道,莫迪政府推出一项农村繁荣计划,拟与各邦合作,旨在帮助农村“摆脱贫困”(poverty-free)。2月1日,印财长尼尔西塔拉曼(Nirmala Sitharaman)将农村发展部发起的《农村繁荣和韧性方案》(The Rural Prosperity and Resilience Programme)提交议会。据悉,该计划旨在通过促进创业和农业现代化,创造就业机会、赋权农村女性,聚焦三方面:一是扩大农村自营职业培训机构(RSETIs)网络,开展技能发展培训,提高农民技能;二是培育现代化农业,尤其是帮助边缘小农无地家庭,以提高农村生产力和仓储能力;三是赋权妇女,目标帮助3000万(three crore)经济自助团体(编者注:self-help group,经济自助团体是一个以社区为基础的团体,有10-25名成员。成员通常是来自相似社会和经济背景的妇女,她们自愿定期聚集在一起,积攒小额资金,在紧急情况或资金短缺、重大人生事件或购买资产时从集体储蓄中借款,实现财务稳定)成为企业家。数据显示,2024-25财年,莫迪政府为全国农村生计任务拨款预算1504.7亿卢比(15,047 crore),而在2025-26财年联邦预算中,这一拨款预算达1900.5亿卢比(19,005 crore)。
NEWS
比哈尔邦2020年选举数据 图源:Facebook
《印度快报》2月2日报道,分析称,2025-26财年预算显示,印比哈尔邦将获中央政府巨额财政预算支持。比哈尔邦2025年10或11月拟举行立法议会选举。印财长西塔拉曼(Nirmala Sitharaman)2月1日提交的2025-26财年联邦财政预算重点关注比哈尔邦北部和米蒂拉地区(Mithila),以助力印人党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NDA)击败国家人民党(RJD)领导的反反印人党“大联盟”(Mahagathbandhan),取得比哈尔邦选举胜利。(编者注:米蒂拉是一个地理及文化区域,包含印比哈尔邦、贾坎德邦等地;“大联盟”系一个由部分在野党组成的政党联盟)印2025-26财年联邦预算中主要推动该邦发展的举措如下:一是聚焦农业,普惠农民。比哈尔邦芡实(makhana)产量占印总产量85-90%,印中央计划在该邦设立芡实委员会,以改善芡实生产、加工、营销等,并为农民提供相关指导和培训支持。此外,中央计划推动该邦“西科西运河项目”(Western Kosi Canal Project),减轻农业灌溉压力。二是推动食品加工,提高农民收入。印中央拟在比哈尔邦设立国家食品技术、创业和管理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Food Technology, Entrepreneurship, and Management),为年轻人提供更多技能学习机会与创业就业机会。三是推动教育和科技发展。中央计划扩建印度理工学院巴特那分校,并在比哈尔邦设立“国家卓越中心(National centres of excellence)”,旨在发展该邦技能、全球专业知识、伙伴关系。四是增加国际航班,建立新机场。
*阅读今日日报,请关注“南亚问题研究小组”微信公众号
本期编辑:俞欣怡 郭好嘉
本期审核:范家菀
*前往公众号后台发送“编译”,即可查看往期编译合集
▲政报·102期 | 为保2024大选,印人党打算收割这个群体的选票了.....
▲经报·96期 | 印落后中国16.5年,但正在快速缩小差距!
更多内容请见↓
评论区留下宝贵的意见或建议,但请务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带有攻击性和侮辱性语言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会被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