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的盛家,以盛宣怀为核心,富甲一方,其家族之庞大令人咋舌。盛家的子女众多,佣人数量更是多达两百余人。在这一众佣人中,有两位女佣的故事尤为“传奇”,她们便是吕葆贞与倪桂珍



吕葆贞的女儿赵一荻,与张学良将军谱写了一段流传千古的爱情佳话,成为了民国时期的一段传奇。倪桂珍的几个女儿,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哪一位在中国历史上不是举足轻重的大人物?她们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选取女佣标准极其严苛

盛宣怀自幼便展现出对学问的浓厚兴趣,聪慧过人,在读书上极有天赋。凭借着扎实的学识,他考取了秀才功名,在当地小有名气。



19世纪60年代,中华大地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李鸿章、张之洞等晚清大臣奔走呼吁,想要通过兴办实业,让积贫积弱的中国重新焕发生机。

盛宣怀的父亲与李鸿章是故交,得知洋务运动急需人才,便找到李鸿章,恳切地说:“犬子宣怀饱读诗书,对西学也颇有兴趣,我想着让他跟着你,在洋务上出份力。”李鸿章打量着一旁的盛宣怀,点头笑道:“看着就有股子精气神,我这正缺人手,就带他在身边历练历练。”

盛宣怀心中一直怀揣着兴办近代工商业的想法,一次与李鸿章交谈时,他难掩激动,直言:“如今局势咱得赶紧行动起来。”李鸿章眼中满是赞许,连连说:“正合我意,此事刻不容缓。”



1872年,机会终于来了,他正式投身洋务运动参与创办轮船招商局。此后,在李鸿章的支持下,盛宣怀立即着手兴办实业。他率先开办了中国第一家银行——通商银行,又建立起第一条电报线,创办第一所正规大学——北洋大学堂。

也正因此盛宣怀积累下万贯家财,旁人劝他:“赚了这么多钱,也该好好享受,购置田宅、吃喝玩乐才不枉此生。”盛宣怀却一脸严肃,摆摆手道:“国势衰微,百姓困苦,我怎能只顾个人享乐?”



他没有像其他富人那样沉溺于骄奢淫逸的生活,而是转身将大量财产投入到国业之中。慢慢地,盛宣怀在民间的名声越来越好。街头巷尾常能听到老百姓们念叨:“盛宣怀可是做了大好事,咱们日子能好过些,多亏了他!”

当时各大家族为了维持家族势力的繁荣昌盛,都在绞尽脑汁。管事小心翼翼地说:“老爷,这次招女佣,来了不少人,只是这标准……”盛宣怀打断道:

“标准不能降,要高水准、有文化的。虽说她们是女佣,但也时常接触外人,代表着我们盛家的形象,你得给我仔细筛选。”



此后,每一个前来应聘的女佣,都要经过层层考验。不仅要手脚麻利,会操持家务,还得识字断文,懂些基本的礼仪。在这样严苛的标准下,能够进入盛家的女佣,自然是百里挑一。

在众多的佣人当中,最出名的两位便是吕葆贞倪桂珍

赵一荻的母亲吕葆贞

吕葆贞出生在一个家境贫寒的家庭,无奈之下,年纪轻轻的她只能来到盛家做女佣,希望能挣些钱贴补家用。刚踏入盛家府邸时,吕葆贞怯生生地,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又惶恐。她虽衣着朴素,却难掩天生丽质。



一天,盛宣怀在府中散步,不经意间看到正在劳作的吕葆贞。他叫来管家,指了指吕葆贞,问道:“那个新来的丫头叫什么名字?”管家连忙回答:“老爷,她是新来的女佣,叫吕葆贞。”

盛宣怀上下打量了她一番,转头对管家吩咐道:“这姑娘模样出众,别总让她干些粗活,安排她去接受上层的教育,日后也好派上大用场。”

在盛宣怀的悉心栽培下,她出落得亭亭玉立,散发着那个时代同龄女子少有的才情,吸引了众多倾慕者,盛宣怀的好友赵庆华便是其中之一



赵庆华出生当地名门,家境优渥。可彼时他已过而立之年,家中早有正妻。他向盛宣怀袒露心意:“我对葆贞姑娘一见钟情,想娶她入门。”盛宣怀看向吕葆贞,问道:“葆贞,这是个机会,你可愿意?”吕葆贞虽有些犹豫,但想到自己的出身,还是轻轻点头答应了。

吕葆贞嫁入赵家后,很快就适应了新身份。每天天还没亮,她就起身,轻手轻脚地开始操持家务。大太太看着吕葆贞忙碌的身影,忍不住夸赞:“葆贞这孩子,真是吃苦耐劳,把家里操持得这么好,有她在,我可省心多了。”

听到这话,吕葆贞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轻声说:“都是太太教导有方,能为家里出份力,是我的福气。”



日子安稳地过着,不久后,吕葆贞陆续为赵庆华生下了四子三女。据说赵一荻出生那天,天空中突然出现奇异的景象,五彩云霞布满天际,久久不散。

赵庆华得知后,脸上满是惊喜与欣慰:“这孩子,生来就带着祥瑞,以后定不平凡。”从那以后,赵庆华对这个女儿格外看重,给予了她无尽的宠爱与关怀。

赵一荻自幼聪慧,远超兄弟姐妹。父亲请来的先生授课时,她总是一点就通,先生满心欣赏,常对赵庆华夸赞:“令爱天资卓绝,我定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在悉心教导下,赵一荻出落成民国才女,既有传统温婉,又具新式才情,引得众多贵族子弟追求。可她一概不为所动,直到在一次舞会上,张学良绅士邀舞:“赵小姐,可否赏脸?”赵一荻脸颊微红,轻轻点头。

后来赵一荻不听家里人的劝告,坚持要和张学良在一块。赵庆华知道后怒不可遏,先是在报纸上和她决裂,随后又把气撒在吕葆贞身上,渐渐冷落了她。

宋美龄的母亲倪桂珍

与出身贫寒的吕葆贞相比,倪桂珍的成长经历截然不同。她出生在一个普通但重视教育的家庭,家中虽不富裕,却始终将女儿的教育摆在首位。倪桂珍也十分争气,成了女子学校的高材生,不仅精通外语,钢琴也弹得极为出色。



毕业后,经人介绍,倪桂珍来到盛家担任家庭教师。虽然是一份体面的工作,但当时“家庭教师”的名分在一些人眼中并不那么好听。有人劝她:“这活儿可不轻松,还容易被人说闲话,你真要去?”倪桂珍却坚定地说:“我就想把知识教给孩子们,其他的我不在乎。”

盛宣怀初见倪桂珍,便觉她与众不同。彼时,倪桂珍正专注地给孩子们授课,一口流利的外语,举手投足间尽显才情。盛宣怀不禁对身旁的管家感慨:“这姑娘将来必有大成就。”



此后,盛宣怀对她愈发看重,还时常给她提供一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在盛家待了几年后,一次偶然的社交活动中,倪桂珍结识了宋嘉树。两人相谈甚欢,都对彼此心生好感。倪桂珍笑着对宋嘉树说:“从未想过能遇到如此志同道合之人。”

就这样,通过自由恋爱,他们走到了一起。倪桂珍与宋嘉树婚后,日子过得温馨又充实。几年间,家中接连迎来三个可爱的女儿,倪桂珍看着孩子们对宋嘉树说:“咱们一定要把她们好好养大,让她们以后都能有大出息。”



生活里,倪桂珍不仅将家庭操持得井井有条,还在丈夫宋嘉树于上海创业时,出谋划策,全力支持。她帮忙处理账目、联络客户,忙得不可开交。宋嘉树感激地说:“这个家多亏有你,我才能安心打拼。”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家境日益富裕。

后来,宋嘉树决定投身革命,这个决定充满了未知与风险。倪桂珍虽满心担忧,但还是坚定地站在丈夫身后,轻声说:“你放心去做,家里有我。”



事实证明,她的期望没有落空。三个女儿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个个出类拔萃,在后来的中国近代进程中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若不是盛家的强大背景,这一切都难以发生。吕葆贞和倪桂珍,或许一辈子都没有机会进入上流社会。盛宣怀曾安排吕葆贞接受教育,让她有机会结识赵庆华;倪桂珍在盛家任教,也拓宽了自己的社交圈。



“赵四小姐”和“宋氏姐妹”不仅在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她们本身就是非常优秀的女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