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经济与政治的大棋盘上,中美贸易关系始终是一枚关键的棋子,其走向牵动着全球的目光。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宫后,这盘棋局风云突变,波澜再起。
特朗普(资料图)
自其上台伊始,便在贸易领域频频向中国发难。美国国会参众两院仿若其手中的“冲锋剑”,于当地时间 1 月 23 日悍然抛出法案,妄图取消中国二十多年来享有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PNTR)。这一地位,在国际贸易的舞台上,犹如基石般支撑着中美经贸往来的大厦。
从 1979 年中美建交后,美国对中国正常贸易关系的逐年审议,到 2000 年克林顿执政时国会投票确立这一待遇,为中国入世架桥铺路,自此中美贸易额一路扶摇直上。中国对美出口额在 2000 年至 2024 年间实现了从约 500 亿美元到约 5000 亿美元的惊人飞跃,整整翻了 10 倍。这背后是无数中美企业的携手合作,是两国消费者享受物美价廉商品的双赢局面。然而,特朗普政府却似要将这一切付之一炬。
特朗普(资料图)
此次法案内容之严苛,令人咋舌。其扬言分阶段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非战略商品最低 35%,战略商品更是高达 100%,且逐年递增,从第一年的 10%一路飙升至第五年的全额征收。同时,终止对低价值中国进口产品的“小额豁免”免税待遇,这无疑是给中美贸易的流畅通道上设置了重重路障。他们美其名曰用由此产生的税收补偿因中国报复措施受损的农民和制造商,以及购置军需品,实则是在贸易保护的歧途上越走越远。
美国政客们给出的理由看似冠冕堂皇,实则漏洞百出。他们叫嚷着中国因贸易“发了财”,美国却因此丢掉数百万就业岗位。可事实真是如此吗?回首过往,美国在全球制造业产出中的占比从 1997 年的 25%下滑至 2019 年的 17%,这背后是其自身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竞争等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怎能简单归咎于中美贸易关系?将制造业岗位流失的黑锅甩给中国,不过是其为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寻找的蹩脚借口。
特朗普(资料图)
国际经济研究机构早有警示。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在去年 12 月发布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撤销中国的 PNTR 地位,不但无法达成美国政客们所宣称的保护本国产业、减少贸易逆差等目的,反而会反噬自身,严重损害美国工业部门,进一步拉大贸易逆差。这就好比一个人妄图砍断自己与伙伴相连的绳索以求自保,却不知失去支撑后只会摔得更惨。
面对美国这般倒行逆施,中国绝不是毫无还手之力的羔羊。中国驻美国大使馆迅速且强硬地予以驳斥,直言此举将严重损害中美双方利益,毫不留情地批判那些试图将中美经贸关系拖回冷战时代的美国政客。这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坚定捍卫自身权益的有力发声,彰显了大国的底气与风范。
特朗普(资料图)
从过往的贸易交锋中,我们也能看到中国的坚韧与智慧。特朗普首届政府时期就曾多次无端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拜登政府亦步亦趋,然而中国并未被这些不合理的举措压垮。在应对过程中,中国一方面积极通过外交渠道表明立场,向世界揭露美国的贸易霸凌行径;另一方面,加快自身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步伐,挖掘国内市场潜力,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在全球供应链中,中国凭借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制造能力,依然保持着稳固的地位,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也在持续拓展深化。
再看此次事件,美国内部其实也并非铁板一块。法案虽已提出,但从立法程序而言,其要成为法律仍需跨越重重关卡。在共和党掌控的众议院和参议院全会中,各方利益集团的博弈复杂激烈。两党议员虽都宣称要提升美国公司与中国竞争的能力,但对于这一法案的具体实施细节和潜在后果,必然存在不同的考量与分歧。这也为法案的最终走向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
在全球经济深度融合的当下,贸易战从来都没有真正的赢家。美国的此番举动,不仅会冲击中美经贸关系,更会在全球经济的湖面掀起惊涛骇浪。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美国对中国贸易的无理打压,必然会扰乱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运行,影响其他国家企业的正常生产与经营,进而波及全球消费者的利益。
特朗普(资料图)
站在国际社会的宏观视角,我们不难发现,和平、合作、共赢才是时代的主旋律。美国应摒弃这种短视的、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主义做法,重新回归理性的谈判桌。而中国在应对挑战的同时,也应继续秉持开放包容的姿态,深化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合作,推动全球经济朝着更加公平、合理、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凭借自身的经济实力、政治智慧和战略定力,定能在国际经济的风雨中稳如磐石,从容应对各种挑战,继续在全球经济的舞台上绽放光彩。而美国若执意孤行,最终只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陷越深,自食恶果。国际经济秩序的稳定需要各国共同努力维护,中美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更应肩负起应有的责任,携手共创互利共赢的新局面,而非在贸易争端的泥沼中相互拉扯、两败俱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