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的心血管内科病房外,常常能看到焦虑等待的患者家属。当医生提到 “心脏支架” 手术时,很多人的心里 “咯噔” 一下,各种担忧涌上心头。有人悄悄在网上搜索,却发现满是让人胆战心惊的说法:做了心脏支架,人就废了;这个手术国外都淘汰了,国内也快停止了…… 这些传言像乌云一样,笼罩在患者和家属的心头,让他们在面对手术抉择时,充满了恐惧和犹豫。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揭开心脏支架手术的神秘面纱。



心脏支架与搭桥手术:死亡率的真相

说起心脏支架和搭桥手术,很多患者都想知道,到底哪个更好,哪个的风险更低。在医学研究领域,关于比较这两种手术死亡率情况,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在评估手术风险时,应该只看心脏性死亡率,非心脏性死亡率和手术治疗没啥关系,不应该算进去。但也有不同的声音,大家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JAMA 子刊曾针对这个问题发表过一项研究,研究人员为了找到答案,可下了不少功夫。他们收集了 23 项随机临床试验的数据,对 1362 例患者进行了长期随访。这些患者被分成两组,一组接受介入治疗,也就是心脏支架手术;另一组接受搭桥手术。经过漫长的观察,研究人员详细记录下这些患者出现全因死亡、心脏性死亡和非心脏性死亡的情况。结果一出来,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和搭桥手术的患者相比,支架术后的患者 5 年各种死亡率都比较高,全因死亡增加了 17%,心脏性死亡增加了 24%,非心脏性死亡增加了 19%。



看到这个数据,很多人可能会想,那心脏支架手术是不是就不能做了?其实不是这样的。心脏支架手术和搭桥手术,都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 “武器”。就好比面对一场战斗,不同的武器有不同的作用,到底用哪个,得看战场上的具体情况。心脏支架手术,就像是给堵塞的血管里放进一个 “小支架”,把狭窄的地方撑起来,防止血管里的斑块回弹,让血液能够顺畅地流动,恢复心脏的正常供血。而搭桥手术则像是在缺血的冠状动脉上重新开辟一条 “高速公路”,绕过狭窄的路段,让血液能够顺利到达需要的地方。只不过搭桥手术不是微创,需要外科医生打开胸腔进行操作。

在医院里,医生会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来决定给患者做哪种手术。他们会仔细查看患者冠脉病变的特点,看看血管狭窄的程度、位置;还会了解患者有没有其他的合并症,比如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同时也会考虑患者的各种危险因素。只有综合这些情况,才能为患者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方式。



心脏支架手术效果为何不持久?

心脏支架植入术在临床上帮助了很多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让他们的生命得到延续,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不少患者做完手术,原本胸闷、胸痛的症状减轻了,能像正常人一样活动,脸上也重新有了笑容。可近年来,网上却出现了一些不一样的声音,很多人说做完心脏支架手术,存活时间并不长。这让很多患者心生恐惧,甚至拒绝这个手术。但实际上,心脏支架手术可不是谁想做就能做的,得符合一定的条件才行。

比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非常严重,发生急性心梗,而且血管里的斑块很不稳定的患者,就可能需要心脏支架手术来救命。还有那些动脉狭窄超过 70%,胸口经常不舒服,吃了药也不管用的人,也可能适合做这个手术。另外,因为不稳定斑块破裂,形成不完全梗死血栓,还能有部分血流通过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也在心脏支架手术的适应症范围内。



虽然心脏支架手术能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循环,但它并不能把冠心病彻底治好。专家总结了支架术后效果不持久的 3 大原因。

动脉硬化就像是血管里的 “慢性杀手”,一旦缠上,很难一下子就清除干净。即使做了心脏支架手术,如果患者在术后不注意管理自己的身体,比如还是抽烟喝酒、不运动、饮食不健康,动脉硬化就可能继续加重,新的斑块还会在血管里出现,导致动脉再次狭窄。想象一下,血管本来就像一条清澈的河流,因为动脉硬化,河底慢慢有了淤泥,支架就像是在淤泥堆积的地方放了个 “疏通器”,让水流暂时恢复顺畅。但如果不清理河底的淤泥,还不断有新的淤泥产生,河流还是会再次堵塞。



有些患者在做完心脏支架手术后,会出现二次阻塞的情况,甚至在支架的表面还会形成血栓,这就像在已经修好的道路上又出现了一堆障碍物,严重影响血液的流动。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患者可能又会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要再次接受治疗。

如果患者本身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或者糖尿病等慢性病,而且病情控制得不好,也会让冠心病进一步加重。这些慢性病就像隐藏在身体里的 “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各种问题,影响心脏支架手术的效果。比如说,高血压会让血管承受更大的压力,血管壁容易受损;高血糖会影响血管的正常功能,让血液变得黏稠。这些都会增加心脏的负担,让病情越来越严重。



心脏支架被国外淘汰?国内也将停止?别轻信!

最近这几年,网络上关于心脏支架手术的负面消息越来越多。有的人在网上说,心脏支架手术外国人都不用了,国内也快停止使用这项技术了。这些消息让很多患者和家属忧心忡忡,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但实际上,心脏支架手术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一项非常成熟的治疗手段,甚至可以说是比较前沿的治疗方式。在国外的很多大医院里,每天都有患者接受心脏支架手术。从全球的医疗市场来看,心脏支架的使用量一直都很大,每年心脏支架耗材量就超过 100 万个。这足以证明,心脏支架手术并没有被淘汰。



再看看国内的情况,从 2014 年到 2021 年,我国心脏支架的使用次数从 74.6 万次一路上升到 189.4 万次。如果国内真的要停止这项技术,使用次数怎么会不断增加呢?在各大城市的三甲医院里,心脏支架手术已经成为治疗冠心病的常规手段。医生们经过专业的培训,熟练掌握这项技术,能够在保证手术安全的前提下,为患者解除病痛。而且,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脏支架的材质和性能也在不断改进,手术的成功率越来越高,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在逐渐降低。

装了心脏支架,还能活多少年?

很多人一听说要做心脏支架手术,第一个担心的就是做完之后还能活多久。在大家的印象里,好像装了心脏支架的人就得终身服药,而且都活不长,甚至有人觉得做完手术人就废了,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心脏支架手术可是挽救急性心肌梗塞发作的 “大功臣”。在没有心脏支架技术之前,急性心肌梗塞的猝死率非常高,大概在 20%-50% 左右。很多患者在发病后,因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但自从有了心脏支架手术,急性心肌梗塞的猝死率降到了 5% 以下。这意味着,很多原本在生死边缘挣扎的患者,因为这个手术获得了新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杨士伟表示,对于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等患者来说,心脏支架是非常重要的干预手段。而且,就算没有心脏支架手术,很多有这些病症的患者也需要终身服药治疗,这并不是心脏支架带来的问题。



那为什么会有人觉得装了心脏支架就活不长呢?这里面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方面,需要做心脏支架手术的患者,病情往往都比较复杂,不是单一的症状。很多患者除了心脏问题,还合并多种其他疾病。心脏支架手术只是在紧急情况下挽救患者生命的一种选择,它没办法修复已经坏死的心肌组织。手术后,患者仍然面临着各种并发症的风险。比如说,有的患者做完手术,虽然血管通了,但心脏的功能可能已经受到了影响,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

另一方面,虽然心脏支架手术现在已经可以通过微创介入的方式进行,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但术后还是有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不过,这并不是手术技术本身的问题,而是和患者的病情发展有关系。每个患者的身体状况不同,对手术的反应也不一样。有的患者可能在术后恢复得很好,而有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症状。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