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处理俄乌冲突、巴以冲突时,联合国安理会表现不佳已成共识:既没能劝和促谈,也没能维护好民众生命安全,《联合国宪章》赋予它的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职责只停留在了纸面上。这充分说明安理会这一机制当下所面临的问题。
因此,在轮到中国当选为安理会轮值主席时,中方明确提出了革新的方针。据新华网报道,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表示,中方将努力推动安理会重视多边主义和全球治理,会本着负责任和建设性态度,认真履行主席职责,推动安理会成员加强团结,凝聚共识,让安理会有效履行职责、发挥作用。
这一表态说明中方有意结束安理会这种“失能”的状态,安理会分裂与对抗取代团结与合作、在重大安全危机面前无所作为的局面不能继续下去。但是中国更新安理会身份不久,特朗普便来搅局。据联合早报2月5日报道,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正式退出了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并声称将审视美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参与情况。
白宫为自己这样做找了个借口,称这是为了抗议联合国机构的“反美偏见”,简单来说就是联合国要求美国多为联合国活动提供经费,美方认为这并不“公平”。
这种说法不过是美化其“退群”行径罢了。二战结束之后美国并未停止其海外干涉行为,战争接连不断,也就是在特朗普与拜登执政的过去八年时间里才消停了一段时间。由此造成的破坏和影响不可估量,联合国希望美国多缴纳会费的主张并无不妥,白宫总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买单。
更何况,联合国此前曾表示,目前美国未缴纳的联合国常规预算摊款为15亿美元,再加上未缴纳的维和预算摊款与法庭预算摊款,共计28亿美元。这笔钱美国都还没有缴纳,又谈什么“反美偏见”?事实上,联合国安理会这一机构的影响力之所以下降,和美国肆意妄为的行为有直接关系。
举例来说,在巴以冲突这件事上,美国对以色列的偏袒近乎于不加掩饰,不光为以色列提供武器上的援助,还站在以色列这边为其摆平周边安全环境,不惜派遣航母来到红海“压阵”。再算上美国不断为以色列行使“一票否决权”,巴以冲突才延宕如此长的时间。而安理会几乎没能在巴以冲突里发挥多少作用,甚至最后的停火协议,都是美国绕开安理会自己与几个国家敲定的。
在这一背景下,傅聪大使透露中方倡议安理会于2月18日举行“践行多边主义,改革完善全球治理”的高级别公开辩论会,并重点关注中东局势,寻找持久的政治解决方案,推动加大对非洲的关注和支持。既然中方倡导践行多边主义,那就说明当下多边主义没有得到贯彻,还是单边主义,这场辩论会美方自然要给个解释出来。
总而言之,美方在以种种理由“退群”之前,应该先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做的不对、做的不好的地方,而不是胡乱指责、胡乱抨击。更何况美方从海外干涉作战里不知获取了多少好处,现如今却连28亿美元的分摊预算都不愿意缴纳,这于情于理都说不通。这次中方成为安理会轮值主席国,不出意外会对当下的安理会的种种弊病进行一番“诊治”,届时美方总不能无动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