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春节假期,寒假也已过半,孩子是否出现了感冒发烧、疲劳焦虑、精神萎靡等情况?当节后综合征遭遇流感流行期,该如何引导孩子健康度过“余额”不足的寒假——
儿童是重症流感“重灾区”
近日,流感救治的问题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很多人眼里,流感和普通感冒差不多,没什么大不了。但实际上,流感≠普通感冒。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流感病毒在全球每年会引起300万至500万例重症病例,其中有29万至65万例死亡。流感病毒并非普通感冒,儿童是重症流感的“重灾区”,家长要重视。
流感为何会致命?
警惕两大“死亡推手”
1、病毒性肺炎:流感病毒可直接攻击肺部,导致肺泡大面积损伤,引发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尤其是对于免疫力较弱的特定人群,流感病毒很容易引发肺炎甚至重症肺炎。
2、全身“失控式”炎症:部分患儿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引发“细胞因子风暴”,导致心肌炎、脑炎、多器官衰竭等致命并发症。
这3类儿童最危险
1、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2岁的婴儿):免疫系统未成熟,病毒更易扩散。
2、有基础疾病的孩子:哮喘、先心病、糖尿病、免疫缺陷患儿,重症风险增加5倍。
3、肥胖儿童:体重指数(BMI)>30的儿童,肺部负担重,更易发展为重症肺炎。
防治重症流感,
重视疫苗、用药和观察
1、流感疫苗,注意按期接种
最佳接种时间:每年10月底前(当前未接种的仍可补种)。
重点人群:6月龄以上儿童,尤其是上述高危儿童。
2、及时用药,降低重症风险
确诊流感后48小时内使用抗流感病毒的药物,可降低80%重症风险,有利于孩子的康复、痊愈。
3、细心观察,识别重症信号
呼吸异常:呼吸急促(婴儿>50次/分钟)、口唇发紫。
精神异常:持续昏睡、抽搐、叫不醒。
高热不退:体温>39℃超过3天,退烧药无效。
家长最关心的3个问题
1、“孩子发烧马上去医院?”
先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若吃喝玩正常可居家观察,若萎靡不振立即就医。
2、“去年打过疫苗还要打吗?”
疫苗需要每年接种,流感病毒会发生变异,去年的疫苗可能失效。
3、“怎么区分流感和普通感冒?”
流感:突发高热(39-40℃)+全身酸痛+乏力。
感冒:低热+流涕+症状轻。
出现这些情况,立即送急诊
1、抽搐,意识模糊
2、呼吸时锁骨/肋间凹陷(像“拉风箱”)
3、尿量减少(婴儿4小时不换尿布)
4、皮肤苍白湿冷(休克前兆)
流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视和拖延。作为家长,需要提高警惕,帮助孩子做好预防,同时学会识别重症流感的早期信号。
假期如何帮孩子“收心” ?
这份指南请收好!
对于成年人来说,缓解节后综合征,恢复被打破的生活规律相对简单,但是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由于心智发育还不成熟,加上假日使用电子产品时间增加,节后综合征的情况相对也更明显一些。
儿童青少年“节后综合征”有哪些表现?
儿童青少年“节后综合征”的表现主要有头晕、头痛、胸闷、气短、恶心、呕吐等症状,还有一些儿童青少年出现入睡困难、情绪低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李瑛表示,这些症状一般都找不到明确的器质性因素,个体差异比较大,大部分孩子可能很快地去调整自我,但是会有一小部分的孩子可能会存在一些困难。
如何缓解儿童青少年“节后综合征”?
医生介绍,“节后综合征”比较严重的孩子往往伴随电子产品使用过多的情况。帮助这部分孩子调整情绪,很重要的一步是帮助他们缩短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
李瑛表示,在电子产品使用方面,从心理角度的建议一般是叫替换策略,即通过创造更有趣的时间,然后去占用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而不是强有力的管控。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还有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就是爸爸妈妈玩手机的时间比孩子还要长,这时候很多小朋友就会说“你们怎么也玩”。对此,家长可以创造一些亲子时光。家长可以拿一个布袋把所有家庭成员的手机收起来,两个小时不碰电子产品,同时创造一些面对面的亲子互动,比如玩游戏、做运动,和孩子一起度过家庭亲子时光。这样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非常有益。
专家还介绍,帮助孩子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要一刀切。在初期,家长可以寻找一些适合孩子观看的纪录片,陪伴他们一起观看。经过三到五天的调整,大部分孩子都能消除“节后综合征”的症状,适应规律生活。
转载请注明来源“现代教育报(ID: modedunews)”
如您对本文内容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发邮件至xdjyb18@126.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沟通。
来源:光明社教育家、央视新闻、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呼吸天使”公众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订阅号
编辑:智雨荷
校对:姜思瑶
编审:张秋颖
终审:冉阳 常悦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