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 摄影报道
2月3日,农历乙巳年正月初六,雨后初晴。重庆市巫山县双龙镇白坪村,蔚蓝晴空下的村庄群山环绕,山间不时传出阵阵鞭炮声。小三峡深处浓浓的“年味”,吸引着过往的旅人纷纷驻足。
沿着蜿蜒的沥青路前行,村道两边坐落着各具特色的农家小院,展现出一幅和美乡村的美丽画卷。不少小轿车开进村里,聚集在一个叫“石上生花”的景点门口。这里,曾经是乱石遍布的坡耕地,如今,已变成闻名遐迩的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
“石上生花”景区核心区俯瞰。曾业 摄
这个近两年悄然走红的景点,以田园、石林、森林等自然资源为基础,以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为载体,成功打造成当地的农文旅融合乡村旅游示范点,还获得重庆市巾帼脱贫示范基地、巫山县“万企兴万村示范基地”等荣誉。
梳头洗脸化妆
让曾经的乱石岗大变样
几年前,“石上生花”景点所在地,还是大面积闲置的坡耕地,是当地村民都不愿承包的“乱石岗”。为盘活资产,村干部决定吸引返乡能人带动发展产业,最终选择了土生土长的刘小红来推动这一项目。
刘小红一直在重庆主城区从事文旅项目策划工作,7年前应邀回乡考察,看中了白坪村紧邻小三峡的独特区位优势。经过充分调查后,刘小红抓住巫大高速即将通车、县政府打造“巫山陆上游小三峡”等契机,依托“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流转了120多户村民的1200亩土地,计划打造一座以石林为主题,集休闲体验、观光旅游、民宿吃住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景点。
“石上生花”景区一角。曾业 摄
“打理乱石岗,我们重点做了三件事,这一做就是三年多。”刘小红介绍,通过对杂草丛生的山岭进行梳头(割草刨土)、洗脸(冲洗泥浆)、化妆(栽花修饰),曾经的“乱石岗”在显山露水之后,石窝里被栽上了桃花、李花、三角梅、樱花、杜鹃、海棠等花卉,使石林和花季花品交相辉映。经过三年多时间改造和培育,石上生花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得以初步成型。
“石上生花”景区内的花卉与石林相映成趣。受访者供图
“石上生花”景区内种植的火棘。曾业 摄
“山上的石窝里栽种月季、杜鹃、仙人掌等植物用作观赏;山坳间的平地,用红砖铺平,开发出一片供游客露营休闲的空地;山下良田种植稻谷、水果、蔬菜,每一寸土地都利用起来了。”刘小红说,如今的“石上生花”已建成百草植物园、康养怡心园、鲁班民宿园、游学研学园、石上美食寨等“四园一寨”,可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游玩和休闲选择。
围绕石头做文章
5年来接待游客近百万
石上生花景区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以农耕文化为载体,赋予“白坪石林”灵韵,探索出集美景、美居、美誉为一体的“蝶变”密码。
景区内的民俗风情长廊。曾业 摄
“双龙镇与大昌古镇相邻,一直以来都是旅游大镇,有美丽的5A级景区小三峡辐射带动,也有近年来比较火爆的鱼头湾等乡村旅游景点,石上生花项目刚好在这个旅游线路上。”双龙镇党委书记彭钢介绍,每到周末和节假日,周边区县的游客都会自驾前来参观游玩,也有不少县内的游客和中小学生前来体验知农、食农、爱农的相关活动。
“景区的股份配比为公司占70%,村集体占10%,村民占20%,景区正式开放后,我们就按照这个比例进行分红。”白坪村的村干部贺忠平说,该村通过“政府引导+群众土地流转+集体公司”的合作模式,推动土地流转、盘活土地资源,增加村民农业收入。同时,借助文旅产业的发展,还为村民带来大量就业机会,“旅游旺季,景区会吸纳30余名村民务工,不少食材也是直接向周围村民采购”。
围绕石头做文章,石上生花景点内不仅种满了紫薇、树桩月季、小月季、百合、绣球、多肉、石榴、李树、桃树等几十种花卉果树,还开辟出紫薇大道、桃花园、婚拍基地,打造年轻游客打卡拍照的热门地。与此同时,以“石”为创意核心的民宿群,配上亭台楼阁、水池吊桥、二十四节气长廊、二十四孝文化长廊等建筑,加上新打造的健身步道、阳光书吧、儿童乐园、农耕文化长廊等,让景区更有“文化味”。
“石上生花”景区秋菊盛开,村民忙着采摘。受访者供图
游客多了,景区内的美食也有了新花样。在这里,游客不仅能饱尝土菜席、刨猪宴、石寨牛皮宴,还能品味独具特色的金丝皇菊宴、玫瑰宴。自2021年5月开园以来,景区已累计接待游客近100万人次。
打造“水陆旅游环线”
让更多人吃上“旅游饭”
石上生花景区所在的白坪村,良田阡陌、耕地牧歌,惬意的慢节奏,呈现出让人向往的田园生活。早在2023年,白坪村就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游客在“石上生花”景区内漫步。受访者供图
年过花甲的刘道学是白坪村二社的脱贫户,他将20亩田地和山林交给石上生花景区经营后,一年有6000多元的土地流转费收入,在景区务工,每月还有1000多元工资。三年前,他在景区附近开了一家商店,如今的年收入已超过4万元。
在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乡村改革过程中,巫山县工商联积极协调,让白坪村近100户人家用荒山、闲置荒芜的土地或房屋入股,帮助白坪及周边的安坪、兴凤、笔架等村100余人次就业。近三年来,有近20名村民长期在景区务工,平均收入达2.4万元以上。
“我们希望通过龙头项目的带动,让更多人能够吃上‘旅游饭’,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双龙镇镇长王元安介绍,近年来,白坪村加快推进实施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将打造美丽乡村作为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打造有“颜值”有“气质”村落。
王元安告诉记者,接下来,他们将继续依托小三峡5A级景区的辐射带动效应,全力打造一条可贯穿全镇的“水陆旅游环线”,让游客坐船从大宁河逆流而上,探索千年古镇大昌镇,再从古镇坐车或自驾到石上生花景点,体验田园综合体的独特魅力。“希望能通过这种循环,让更多游客了解巫山美丽的旅游资源,让更多游客走进双龙、爱上双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