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西南,作为明清两代军事重镇的青岩古镇有着与一般古镇不同的特质——青石板铺路,大小青石建房,触目所及一片青仓之色,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座古城都显示出粗粝坚硬而充满沧桑的气质。



也正是这种气质,让青岩古镇在一众古城古镇中脱颖而出,与镇远、丙安、隆里并称为“贵州四大古镇”,成为游客频繁往来的热门打卡地。





古镇的路并不平坦,上下起伏间让依山就势的建筑也有了高高低低的韵律美。高大的城墙用巨石筑在悬崖上,东、西、南、北各有一座城门,易守难攻军事重镇的气质展露无遗。





曲曲折折的青石巷里藏着深宅大户、藏着诗礼之家——贵州省第一位状元赵以炯的府邸就坐落于此。曾经的高朋满院换成了游客熙攘,不变的是老树古窗,陈瓦旧梁,百年光阴,一样面貌,一样风霜。



状元府坐南朝北,为两进四合院,木质结构的建筑以深褐色为主,植着青翠草木,低调不张扬,一派书香风范。



状元府内专门辟出展厅,详细介绍了赵以炯的家世背景、生平经历等内容。



虽然在政治上赵以炯并无太多建树,对于当时偏远荒蛮、民风尚不开化的西南地区来说,他却是实打实的名人。正因为赵以炯,贵州人才算是扬眉吐气,结束了明、清五百年来没有状元的历史。



故居里复原了赵以炯寒窗苦读的场景,赵氏家族重视教育,家庭环境对赵以炯影响极大。与其同辈的兄弟共四人,出了一个状元、两个进士、一个经魁,可谓战绩辉煌。



如果对历史感兴趣,想更多了解贵阳和青岩古镇的名人大家,不妨打卡天一阁文化馆。



青石板台阶,碎石砌成的围墙,沉默的木门紧紧关闭,一个个院落安静沧桑又古朴典雅,韵味十足。





流连在古镇小店里,再不见几百年前的刀光剑影,再不闻战场上的杀声阵阵,古镇内外张灯结彩,明清时期的老房带上了喜气洋洋的色彩,有了浓郁的节日氛围,原本的军事重镇难得显露出温柔平和的一面。



古城墙、万寿宫、赵理伦百寿坊、状元府、慈云寺……在古镇里走走停停,看了一路建筑也听了一路故事,出身兵家重镇的青岩有太厚重的历史、太深沉的故事,让人唏嘘也让人流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