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据国家电影局统计,截至2月5日9:00,2025年春节档票房为95.10亿元,观影人次为1.87亿,这两个数据均刷新了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和人次纪录。
今年的春节档号称“史上最强”春节档,在上映的6部新片中,其中有5部电影为此前大热影片的续作,还有一部改编自经典武侠小说。但从结果看,却并未呈现出“群雄争霸”的局面。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春节假期票房为48.39亿元,以碾压式优势夺得此次春节档票房冠军,紧随其后的是《唐探1900》,但其票房仅有《哪吒之魔童闹海》的一半,为22.78亿元。《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9.98亿元,《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5.92亿元,《熊出没·重启未来》5.09亿元,《蛟龙行动》2.74亿元。
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2月5日中午,《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累计票房已经达到50.84亿元,跃升至中国电影票房总榜第4,并且大有冲击影史票房第一之势。虽然春节假期已过,但今日猫眼专业版全天动态预测仍为该片给出了超过6亿元的单日票房预测。
由于票房表现的两极分化,此次参与春节档角逐的公司境况也“冰火两重天”。
《哪吒之魔童闹海》背后的主投方光线传媒也成为了最大赢家。今日上午,光线传媒(300251.SZ)20CM涨停,市值在半天内大涨50亿元。对于票房贡献,光线传媒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公司下午或晚间将发布票房公告。
但与光线传媒的风光相比,其他几家投资公司在新年开市第一天就被二级市场“迎头痛击”。
《蛟龙行动》的博纳影业(001330.SZ)曾经一手打造了多部爆款电影,目前中国电影票房总榜第一的《长津湖》正是出自博纳影业,《蛟龙行动》的前作《红海行动》在2018年也斩获了36.52亿元的成绩。
在上映前,博纳影业对《蛟龙行动》寄予厚望。据导演林超贤透露,《蛟龙行动》的预算极有可能超越《红海行动》五倍之多,逼近10亿大关。但截至发稿时间,《蛟龙行动》的票房只有2.95亿元,远不及预期。
2月5日,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博纳影业开盘一字跌停,跌幅10.07%。
《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背后的主投公司北京文化(000802.SZ)也在2月5日上午跌停。作为《封神三部曲》的第二部,《战火西岐》的票房成绩也不甚理想。《Variety》在2019一篇报道曾指出,《封神三部曲》是国内制作成本最高的电影项目之一,期制作预算高达4.45亿美元,以当时的汇率估算约为30亿元人民币。2023年暑期档上映的《封神第一部》收获了26.36亿元的票房,但第二部在上映后评价褒贬不一,豆瓣评分仅有6.1分。截至目前,《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的累计票房10.07亿元,猫眼预测期最终票房为11.75亿元。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背后的投资方中国电影(600977.SH)和横店影视(603103.SH)也双双跌超9%。
方正证券指出,春节档期间不同影片票房差距折射投资方的不确定性,后续资方或更加谨慎。今年春节档影片不乏制作成本大投入的影片,但票房表现与制作投入反而有较大差距。如果市场投资方更加谨慎或许也将成为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考验。对比目前猫眼对各部影片的总票房预测,以及灯塔专业版的映前媒体票房预测来看,《哪吒2》票房超预期,《唐探1900》符合预期,《封神2》《射雕》《蛟龙》均低于预期。
(时代财经记者李傲华 综合自财联社、南方都市报、21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