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在春节档的票房不足6亿,片方原本应该汲取经验教训,不曾想网络上的甩锅文案却层出不穷。
两大短板
以个人的认知,《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之所以票房不理想,两大短板是根本原因:
1.武侠片没有像样的打戏,全程依靠特效输出,不仅不符合观众的期待,而且丢掉了武侠片的精髓。90后、00后爱不爱看不清楚,但70后、80后绝对接受不了这样的武侠片,简直与仙侠剧无异。
2.影片采用了大量回忆式描述,目的是为了交代当前剧情的来龙去脉,或许是由于想要呈现的内容太多,有一种向观众丢原著压缩包的感觉。看过原著或根据原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尚需要一段时间去对号入座具体章节,若是第一次接触《射雕英雄传》系列作品,可能压根儿就搞不清楚状况。譬如黄蓉身受内伤,郭靖寻求南帝出手相救的桥段,有多少人能讲出事情的来龙去脉?
单凭上述两项短板,基本上就注定了《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口碑不佳,路人观众观影后大概率不会推荐,票房自然不尽如人意了。
资本打压
至于甩锅文案,烂大街的操作就是声称遭到了资本的打压,实则可笑至极。据估计《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投资成本至少5亿,没有资本的扶持,谁能筹措到如此巨额的制作经费?
再来说肖战,若没有资本的力捧,其绝对成为不了内娱的顶流。那些称肖战走到今天全凭自己打拼的毒鸡汤,只能骗骗年幼无知的少年,娱乐圈从来不缺有才华且肯努力的人,能否出人头地往往取决于会不会被资本选中。
退一步而言,假如《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有着不错的口碑,并且场场爆满的话,影院会不给其增加排片量吗?难道有钱不赚吗?看看《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排片与票房比吧,排片23.2%、票房26.9%,排片25.2%、票房35.4%……直到大年初七的排片50.7%、票房78.6%,对比一下《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数据就一目了然了,清一色全是排片高于票房。
颜值攻击
除了资本打压论,另一个甩锅文案堪称无底线,竟然对《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女主角庄达菲进行颜值攻击,称因为其长得丑,所以劝退了部分观众。如此文案真是无耻到家了,拥有多部脍炙人口代表作的知名动作片导演徐克联手内娱顶流肖战拍了一部电影,口碑和票房双双扑街,结果居然怪罪于新人女演员的长相,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为了给所谓的大导演、大明星挽尊,肆意贬低、侮辱他人。片子拍得不行就是拍得不行,流量不足以带动票房就是不足以票房,硬拗借口或背锅侠,最终小丑只能是自己。
结语
这就是内娱的现状,但凡有些名气的人,一旦犯了错,大抵不会自我反省,必然能推则推。正是这股歪风邪气的大行其道,使得践踏了道德与法律的吴某凡至今仍有替其鸣不平,真是可悲可叹!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