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3日起,安徽各地已迎来春节假期返程高峰,不少网友发帖称,“自己被堵在了路上”。
地图导航软件显示,省内有少数高速路段堵到“发红”。数据显示,截至2月2日,春运以来进出口总流量7284.25万辆次,日均364.21万辆次;2月3日全省进出口流量为628.84万辆,为春运以来单日流量最高值。
皖通公司和各营运单位充分发挥“皖美高速”大脑智慧平台,采取“线上监测、线下响应和全时调度”的协同工作模式,聚焦大流量路段、易拥堵缓行时段和繁忙服务区等重点区域,强化精准管控和多元化疏导措施等措施,联合一路三方加强疏堵保畅,保障返程车辆有序流动。
芜合高速是省内车流量较大高速公路之一,春运期间连续多日保持高位运行。记者了解到,雍镇收费站是芜合高速主线最大收费站,昨天出入口总流量已达7.13万辆。
为此,安徽交控集团合巢芜管理处统筹各类应急保畅资源,对石涧枢纽等重点路段通过采取渠化交通、增设移动显示屏、高音喇叭播报、人工现场疏导、临时借用应急车道通行平衡重点路段通行流量,有效提升通行能力。
合肥机场也在2月3日起迎来春运“旅游流”“返程流”叠加客流高峰,日航班量持续在300班左右,日旅客吞吐量持续超过4万人次。其中正月初四经历了大雾考验,正月初五创出了今年春运以来42512人次的旅客吞吐量新高,正月初六航班量和旅客吞吐量继续高位运行,正月初七航班量将创出310班的新高,预计旅客吞吐量也有望创出新高。当前,机场正全力以赴确保旅客畅行无忧。
正月初四,合肥机场遭遇大雾天气,航班出现延误,其中备降南京、徐州、武汉等地18班、返航1班。机场立即启动大面积航班延误响应,机场集团相关保障部门第一时间为延误旅客安排住宿和餐食,办理航延退改签和行李托运。其中安排航延住宿旅客近千人次,提供航延餐食及饮料点心超5千余人次,保障旅客弃乘提取行李500余件,保障轮椅、无陪、残障等特服旅客50余名,接受电话问询360人次,提供母婴哺乳幼儿看护服务100余人,协助旅客改签120余人次。
截至正月初五凌晨,合肥机场延误航班全部保障完毕,所有航延旅客均顺利出行或得到妥善安置。
铁路方面,自1月14日春运启动以来,长三角铁路共发送旅客5323.4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6.5%,日均发送旅客253.5万人次,期间先后三次创下历年春运单日客发量新高,最高单日发送旅客310.2万人次。今年春节假期共8天,预计共发送旅客逾5611万人次。
2月2日之后,阜阳、蚌埠、宿州、合肥、安庆等地出行客流明显增加,阜阳北、蚌埠、淮南西、合肥等直属站,以及淮北车务段、合肥车务段等单位,结合客流实际,动态调整绿色通道开放数量,在站区范围内科学规划旅客进站流线,全力保障旅客安全出行。
黄山、芜湖等地车站动态加密卫生保洁频次,加强电茶水炉、手机充电扶手、插座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巡查整备,充分发挥雷锋服务站作用,为旅客提供问询解答、方位指引、重点帮扶以及便民医疗等服务。华铁旅服公司、合肥客运段等单位为旅客精心烹制“一碗好饭”,品种丰富、美味可口的冷热链餐食、养生药膳以及地方特色菜,让旅客暖胃又暖心。
铁路部门提醒,长三角多地车站迎来大客流,广大旅客请密切关注列车开行信息,充分预留市内交通、进站安检等环节时间,确保有序出行;暂未买到车票的旅客,可使用中国铁路12306网站、12306手机APP中的候补购票功能进行候补购票;长三角许多城市有两个及以上火车站,出行前务必确认乘车信息,勿因跑错车站耽误行程;请按照车票标注的车次、日期、区间、座位(卧铺)号有序乘车,做到文明出行,共同维护良好乘车秩序。(记者 史睿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