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团聚的家宴,是温馨的港湾,是共同的期盼。在千家万户欢度佳节的时刻,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医护团队默默坚守在一线岗位上,全力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春节假期,青大附院全院门、急诊共接诊患者3.9万余人次,收治入院患者2170人次,出院患者1075人次,青医人用“敬业福”守护群众“健康福”!
急诊科:争分夺秒 不负患者所托
急诊科是急危重症抢救治疗的“第一关口”,春节期间,青大附院急诊科团队坚守在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第一线,为挽救生命努力奋战。
市南院区急诊门诊共接诊患者2280人次,其中接诊“120”转运患者140人次,急诊收住院患者146人次,危重症抢救581人次,完成气管插管5例、急诊置管+床旁血液透析2例、支气管镜检查1例、冠脉造影+支架植入手术3例、成功复苏心脏骤停患者3例。除夕夜,一名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由120急救车送至急诊,患者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突然呕吐大量鲜血,总量约1000ml左右,并出现了失血性休克。医护团队迅速展开抢救,建立静脉通路、完善辅助检查,给予抗休克、输血以及应用止血药物等治疗措施,并联系消化内科、介入医学科、重症医学科等床旁会诊。经过积极救治,患者呕血症状好转,在进行胃镜治疗后生命体征逐渐平稳。
崂山院区急诊门诊共接诊患者2850人次,其中接诊“120”转运患者218人次,急诊收住院患者127人次,危重症抢救548人次。大年初五,一名头部外伤4天且有脑出血的患者由外院转至急诊,患者到达时已呈深昏迷状态,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血压高达210/106mmHg,病情危重。治疗团队立即给予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以及降压治疗,并联系神经外科、神经外科监护室会诊。然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医护团队迅速实施心肺复苏,并应用肾上腺素等药物,成功恢复了患者心率,并将其安全转运至神经外科监护室作进一步治疗。
西海岸院区急诊门诊共接诊患者4027人次,其中接诊“120”转运患者159人次,急诊收住院患者133人次,危重症抢救331人次。大年初四晚9点,一名27岁的青年男性患者因“饮酒后突发胸痛2小时”紧急来到急诊,心电图显示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患者胸痛明显且血压不稳定,值班医师于东强在排除禁忌症后立即给予抗血小板抗凝止痛、改善心肌供血、稳定生命体征等急救治疗,并联系心血管内科值班医师张勇涛为患者实施冠脉造影支架置入术。术中冠脉造影显示,患者右冠状动脉闭塞、前降支次全闭塞,均为血栓病变,张勇涛在置入两枚支架后,患者血流恢复通畅,转危为安。
平度院区急诊门诊共接诊患者3774人次,其中接诊“120”转运患者58人次,急诊收住院患者143人次,危重症抢救250余人次。大年初五晚10点至10点30分,三名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患者相继因胸痛入院,值班医师陈超沉着应对,给予患者对症治疗。然而其中一名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医护人员立即进行心肺复苏,陈超于床旁完成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经过近一个小时的不懈努力,医护团队进行8次电除颤以及静脉复苏给药后,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并于一天后成功完成介入手术。目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正在进行进一步治疗。
外科:无影灯照亮生命的希望
无影灯下,医护团队全力以赴,用手术刀为患者的生命健康护航。春节期间,青大附院共完成手术251例,其中市南院区46例、崂山院区62例、西海岸院区76例、平度院区67例。
急诊普外科共收治患者20余人,实施急症手术12例,李世宽主任、隋国德主任医师等高年资医师带头值班,医疗团队在不值班期间也来到医院进行查房。大年初一,科室连续收治肠梗阻、消化道出血、消化道穿孔三名急诊患者,其中75岁的张大爷有20年冠心病史,在外院诊断为胃穿孔,由于患者腹腔感染严重,值班医师迅速实施了胃穿孔修补术。89岁的华女士突发急性阑尾炎,应用多天抗生素后仍未缓解,于正月初五经急诊收治入院,李世宽主任认为患者保守治疗的可能性较低,且不排除已经发生了穿孔,于是立即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中证实患者已发生阑尾坏疽穿孔。
除夕当日,家住外地的胡大爷突然失去意识,几分钟后感觉胸背部剧烈疼痛,到医院诊断为A型主动脉夹层。得知青大附院开展了“半岛主动脉夹层6小时生命圈”后,他立即赶往市南院区。经过近9个小时的彻夜奋战,杨苏民主任带领团队于大年初一早7点顺利结束手术。大年初四,吴玉辉副主任医师急诊为一名冠心病、左主干严重狭窄患者实施搭桥手术。大年初六,杨苏民主任、于文舟副主任医师等为一名严重主动脉夹层破裂合并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患者成功实施主动脉根部置换+主动脉弓部置换+降主动脉支架手术,患者恢复良好,当晚即拔除气管插管。
节日期间,青大附院副院长、器官移植中心主任蔡金贞教授团队成功完成2例肝移植手术,移植重症监护室、移植超声、手术室等医护团队20余人以奉献和坚守为患者生命筑起坚实的防线,救治危重症患者6人次、实施CRRT治疗15人次。大年初五,2名不同肝脏疾病患者(肝豆状核变性、酒精性肝硬化)通过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成功匹配到肝源,蔡金贞教授与团队成员迅速赶到医院进行手术,凭借默契的团队配合和精湛的手术技术,蔡金贞教授奋战20余个小时接连完成2例肝移植手术,目前患者均恢复良好,已转入普通病房。
泌尿外科西海岸病区春节期间门诊接诊患者267人次,病房收治患者41人次,成功完成2例急症手术。一名老年男性患者膀胱严重出血,大量血凝块填塞膀胱,致使排尿困难,并出现了贫血症状,值班医师张宗亮迅速赶到急诊,并在第一时间成功实施手术。大年初五,一名青年患者因突发左侧阴囊剧烈疼痛被紧急送到急诊科,李勋华主治医师急会诊后怀疑患者发生了睾丸扭转。时间就是生命,一旦睾丸扭转超过6小时,存活率将大大降低。他迅速开通绿色通道,术中发现患者左侧睾丸顺时针扭转了360度,颜色已变为暗红,经过及时手术,患者左侧睾丸血运恢复正常。
节日期间,耳鼻咽喉科平度病区门诊共接诊患者327人次,急诊接诊患者133人次,医护团队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精湛的技术,成功救治了数十例鼻出血、眩晕、鼻面部及头颈部炸裂伤、突发性耳聋等急症患者。大年初二,5岁的小童(化名)在玩耍时不慎撞伤,造成耳廓离断,病区副主任张晓雯在门诊成功为其实施了缝合手术。由于小童年纪较小,张晓雯副主任一边缝合一边进行安抚,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操作技巧,成功保住了患儿的耳廓。
内科:有一种责任叫“我一直都在”
为保障春节期间科室医疗安全及各项工作平稳有序进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于文成多次来到科室进行查房,认真研究病历,严谨制定治疗方案,即便不在病房,也每日询问患者病情,督促医护团队毫不松懈做好值班值守和住院患者的诊疗工作;市南病区主任杜春华主动承担门诊工作,并在门诊结束后利用休息时间进行查房,与年轻值班医师交流患者病情,分享自己的临床经验;副护士长王慧芳带头值班,整个春节期间始终坚守在岗位上,保障护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科室医护团队通力协作,全力保障呼吸疾病患者的治疗需求。
神经内科在节日期间依然保持着高效、有序的工作状态。科室床位率始终在80%以上,新收入住院患者27人,其中包括颅内感染、脑出血、大面积脑梗等急危重症患者。医护团队每天进行查房,关注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变化。急诊神经内科医护人员24小时守护患者不间断,确保疑难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除夕夜,家住市南区的戚阿姨突发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无力,家人紧急将其送往神经内科急诊,值班医师金佳宁迅速判断患者可能为脑梗,立即启动卒中绿色通道,争分夺秒进行溶栓治疗。短短几个小时内,患者症状显著改善,肢体的无力症状也得到缓解。
对肿瘤患者而言,化疗周期、靶向治疗、术后复查……与疾病抗争的脚步从未停歇。市北院区肿瘤内科医护人员用朴实的行动守护患者健康,让病房的春节也充满安心与温暖。节日期间,市北院区院长邱文生、综合管理部主任张杰涛定期进行巡查,查看危重患者救治及医疗设备运行情况;王慧云主治医师耐心接诊每一位患者,仔细查看检查报告,调整治疗方案。此外,因节日期间PICC导管维护需求增加,大年初二,市北院区在提供PICC门诊护理服务的同时,增加了出诊人员,并为没挂上号的患者开放诊间加号,共为46名患者提供了PICC维护服务。
产科:为爱守护 迎接新生命
新春佳节,产科医护团队用双手迎接着一个又一个新生命的到来。怀有身孕的主治医师赵敏在节日期间坚持值班,党员、业务骨干身先士卒,坚守临床一线,全力保障门诊及病房工作有序运行。春节期间,产科四病区共完成门急诊患者诊治1000余人次,收治孕产妇200余人,其中橙色、红色高危孕产妇近30人,分娩新生儿160余例。崂山病区成功抢救一名胎盘早剥孕妇,保障了母子安全;西海岸病区为一名危重产妇组织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介入医学科、肿瘤内科及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会诊,共同制定诊疗方案,确保了产妇安全;平度病区医护团队在多学科协助下成功救治一名妊娠合并急性重症胰腺炎以及一名脑出血孕妇,筑牢了母婴安全防线。
重症医学科:全力护航每一位患者的平安
重症医学科内依旧是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科室满床运转,成功完成ECMO治疗6例次。春节期间,科室主任邢金燕和各病区主任仍关注着每名患者的情况,与值班医师及时讨论治疗方案。一名外伤导致一侧股动静脉重度损伤的患者术后转入市南病区,面对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高乳酸血症、高钾血症、失血性休克、凝血功能障碍,医护团队立即实施血液净化治疗,并组织多学科会诊,患者生命体征现已趋于平稳。正月初二,一名患者突发胸闷胸痛、反复心脏骤停于西海岸院区急诊就诊,需要紧急进行ECMO治疗及PCI手术,科室ECMO快速反应团队10分钟即完成ECMO运转,心血管内科、介入手术室团队1小时内为患者实施PCI手术,帮助患者转危为安。崂山病区团队通过CRRT治疗和俯卧位通气成功救治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
血液透析室:情暖佳节 保障治疗不停歇
为了确保透析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连贯的治疗,血液透析室团队节日期间正常开展透析工作并24小时听班,完成患者透析3200余人次、抢救急症患者40余人次、完成中心静脉置管5人次。除夕当天,各院区医护团队提前1小时上班,只为让透析患者早点回家与家人团聚。
春节期间,市南病区挂灯笼、贴春联、贴窗花,为患者发去新年祝福,让患者在治疗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崂山病区进行预防高钾血症科普宣教,让患者避免钾从口入,放心度佳节;西海岸病区通过问卷调查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春节期间的习惯和走亲访友的时间,合理安排透析班次;市北病区为患者准备了精美的蛇年小礼物,并附上医护人员手写的祝福卡片,传递新春祝福;平度病区举办了主题为“‘心身’共管 ‘肾心’同乐”云端肾友会,帮助患者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
以上忙碌在各院区的医护团队,只是千千万万青医人的缩影。春节期间,还有许多医、护、药、检、放、各类保障单元及后勤班组等工作人员坚守在一线岗位上,时刻为患者救治做好准备,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岁月静好的背后,总有人负重前行。在万家团圆的时刻,青大附院医护人员敬业奉献、始终如一,以汗水和奋斗为春节增添“守护色彩”,诠释着别样的“年味”。他们用爱心点亮万家灯火,用坚守换来节日祥和,以过硬的医风、精湛的技术和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满腔热忱,书写新时代青医人的大医精诚!
1月21日起至2月5日17:00,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健康山东云平台发起“晒晒春节‘医’线朋友圈”专题策划活动,征集春节“医”线故事,分享精彩“医”刻,传递“医”线正能量。此次征集活动面向山东省各级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及其家属、社会公众等,征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工作瞬间、温情故事、特别祝福、家庭连线、创意展示、趣味科普等。
活动参与者需通过指定邮箱dzrbwsz@163.com提交作品,并于邮件内容中注明来稿单位、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三者缺一不可,若有遗漏则不予录用)。发送形式不限,图文、视频均可,要求视频至少配200字左右文字说明。同时,为确保作品质量,视频投稿推荐分辨率为1080P及以上,格式为mp4,码率不低于3M,确保画面清晰流畅。若有疑问,请咨询联系方式17853146253(黄老师)、15615711119(周老师)。
活动期间,选出的优秀作品将在大众新闻客户端健康频道、健康山东云平台等新媒体端同名专题中呈现,并择优于《大众日报》大众健康版、“医”点通微信视频号等渠道呈现。
这个春节,让我们一起在“朋友圈”,品味“医”线苦辣酸甜。
(大众新闻记者 周欣怡 通讯员 陈凯 策划 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