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默克尔卸任后,德国就走上了“奇怪的路”。在能源领域内,朔尔茨领导的德国与俄罗斯决裂,这让德国多次面临能源危机。在经济领域内,朔尔茨领导的德国面临转型不力,导致传统制造业产值大跌。多个领域遭遇挫折,让德国从曾经的经济支柱,变成现在的经济病夫。
德国
参考消息网报道称,这样的变化,引发了德国居民的集体抗议,他们要求朔尔茨政府下台,让更有能力的领导人上台。在这样的背景下,朔尔茨领导的执政联盟破裂,德国大选提前。为了获得更多的支持率,德国政党基民盟铤而走险--拉拢极右翼阵营的德国选择党。随后,20万德国居民举行抗议活动,指控基民盟“与魔鬼达成协议”。
要知道,选择党秉持极端民族主义和排外立场,公开反对移民融入,煽动对移民群体的仇恨与偏见。在德国这样一个倡导多元文化、包容和平等价值观的国家,这种排外思想严重违背主流民意。德国民众普遍认为移民为德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应给予尊重和接纳,选择党的主张伤害了移民群体感情,破坏社会和谐稳定。
朔尔茨
德国经历过纳粹统治的黑暗时期,战后深刻反思历史,确立了反对种族主义、法西斯主义的历史观。选择党部分成员却试图淡化纳粹罪行,质疑大屠杀等历史事实,这严重伤害德国民众民族情感,挑战德国社会基于历史反思建立的价值观底线,引发民众强烈反感。
而且,选择党提出一些短视的经济政策,如反对欧元区一体化、主张德国退出欧元区等。德国作为欧元区核心国家,在欧元区经济合作中受益,欧元稳定对德国经济至关重要。选择党的主张若实施,将引发德国经济和金融市场动荡,损害德国经济利益和国际经济地位,因此遭到众多关注经济稳定和发展的德国民众抵制。
极端活动
同时,该党在社会福利、劳工权益等方面政策主张倾向保守倒退,试图削减社会福利开支,削弱工会力量。德国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民众生活重要保障,也是社会公平正义体现。选择党此类主张威胁民众切身利益,尤其对弱势群体不利,自然引发广大民众不满。
选择党在政治上采取极端对抗策略,拒绝与主流政党合作,在议会中频繁挑起争端,破坏政治协商氛围。德国政治传统注重通过对话、协商达成共识,推动政策制定和国家发展。选择党做法扰乱正常政治秩序,阻碍政治决策进程,使德国政治生态恶化,引起民众对其反感。
暴力抗议
还有关联极端势力,选择党与德国国内一些极右翼极端组织存在千丝万缕联系,部分成员参与或支持极端组织活动。这种与极端势力勾连情况让德国民众担忧国家滑向极端主义深渊,危及国家安全和民主制度,从而对选择党持坚决反对态度。
此外,还存在领导形象不佳的问题。选择党领导层一些成员言行举止乖张、粗俗,缺乏政治家应有的素养和风范。他们在公开场合发表一些不负责任、冒犯性言论,甚至做出不恰当行为,这让注重礼仪和形象的德国民众难以接受,严重损害了该党在民众心中的形象。
欧盟高层也在打压极右翼
最后,选择党内部存在严重的权力斗争和派系纷争,组织架构松散,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协调机制。这种混乱局面反映出该党缺乏成熟的政治运作能力,无法给民众一种能够有效治理国家的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