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新总理孤注一掷,在野党放话继续弹劾,马克龙政权迎来新危机,欧洲右翼觉醒后,普京会开心吗?
2月3号,法国总理贝鲁宣布动用宪法相关条款的授权,绕过下议院国民议会投票,强行通过2025年国家财政预算草案和部分社会保障预算草案。贝鲁此举明显将得罪议会的其他党派,但也实属无奈,在作出决定前,他曾与议会的主要党派进行数周的协商,但仍没有足够的把握通过预算草案,用他的话说,国家不能没有预算,只能动用“非常手段”。随后法国极左翼党派“不屈的法兰西”宣布对贝鲁政府发起不信任动议,绿党和法共表态支持,国会将在本月5号进行审议。
如今法国政界处于右翼、左翼和中左派“三分天下”的状态,马克龙领导的执政党联盟在议会并不占优,一旦左翼和右翼在议会“抱团作战”,贝鲁政府很可能倒台,前总理巴尼耶下台就是例子。巴尼耶被弹劾下台的原因就是在预算草案削减开支,其中政府支出削减400亿欧元左右,并通过加税等方式增加约200亿欧元的财政收入,总幅度为600亿欧元。而贝鲁提出的预算草案更为紧缩,在野党很难接受。目前左翼已经提出弹劾,极右翼党派国民联盟还没表态,贝鲁政府的命运全在国民联盟一念之间。从根本上看,巴尼耶和贝鲁两任总理不约而同的削减开支,与法国糟糕的经济状况有关,在能源危机、俄乌冲突、经济动能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下,法国2024年的经济增长率仅为1.1%,而债务总额超3万亿欧元,开源节流成为法国现任政府的主要目标。
在野党频繁弹劾政府,一面是出于党争,为了显示存在感、拆执政党的台,一面是为了拉拢民意,提高支持率,毕竟一旦削减开支必将导致公共服务资源收紧,法国企业和民众的税务压力有所增加。放眼欧洲,法国的困境并非个例,德国、奥地利等也是一样,在执政党无法有效解决问题时,极右翼正悄然抬头,他们奉行本国利益优先,推崇孤立主义,并普遍反对援乌、反对跟随美国政策。去年马克龙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勒庞领导的右翼联盟支持率超过了33%,而执政党的支持率还不到23%,法国的左翼和右翼政党普遍“亲俄不亲美”,可以说是亲俄派大获全胜;今年1月,奥地利总理内哈默宣布辞职,总统范德贝伦不得不授权极右翼政党组建新政府。
而欧洲的极右翼政党多数反对插手俄乌冲突,这对普京来说是一大强援,目前美总统特朗普已宣布暂停对乌援助,如果欧洲再抽身而出,即便北约不甘心,俄乌冲突也再无悬念。2月23号,德国将举行大选,法国如今也政坛动荡,欧盟的“两驾马车”纷纷亮起红灯,未来欧洲会何去何从值得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