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广东妇女十四大·奋进的五年

五载奋进,全省妇女事业硕果盈枝;共赴盛会,以饱满的热情阔步向前。为迎接广东省妇女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广东省妇女联合会推出“喜迎广东妇女十四大·奋进的五年”专栏,生动展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东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丰硕成果和妇联工作的成效,以及广东妇女拼搏进取、敢为人先的风采,团结引领全省妇女以“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健全育才、用才、留才机制,为培养造就高层次女性科技人才营造宽松制度环境;搭建交流学习、产学研用对接、志愿服务等建功舞台,激发女科技工作者创新活力;积极链接资源,提供创业指导、金融服务、关爱激励等支持,护航巾帼勇攀科技高峰……

2021年以来,广东省妇联全方位实施科技创新巾帼行动,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科技创新强省建设落地见效,在广东这片科创沃土滋养出一批批优秀的科技女性,她们心怀“国之大者”,在突破“卡脖子”问题上奋发有为,在重大课题项目中“揭榜抢单”,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中展现巾帼担当,巾帼科技创新在广东大地上蔚然成风。


吹响政策东风

厚植巾帼科技创新沃土

激发女性科技人才创新活力,离不开政策护航。2021年6月,全国妇联、科技部等13部门印发《关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随后,广东省妇联联合省科技厅等7部门出台《广东省科技创新巾帼行动实施方案》,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充分激发女科技工作者创新创造活力,全面支持广东建设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强省。省妇联还联合省科协共同成立了广东省女科技工作者联合会,指导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江门、惠州等地市成立女科协、女科联,促进女科技工作者的交流合作与发展成长。

针对女性科技人才的切身需求和发展痛点,省妇联大力推动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减轻科研人员负担 激发创新活力的若干措施》,进一步为女性科研人才松绑解负。其中特别提到:加大对女性科研人员的支持力度,建立有利于女性科研人员发展的评价机制,在科研项目和人才项目中,适当放宽女性科研人员申请年龄限制。

“在我们筹建深圳医学科学院这一年里,我感受到最多的,在广东、深圳各级政府部门听到频率最高的两个词分别是‘服务’ 和 ‘保障’。”在2024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湾实验室主任颜宁表示,广东、深圳的速度、力度和温度,让她大开眼界。回忆起2022年她在深圳国际人才论坛谈及的梦想,即让更多年轻人在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里充分享受科研的美好,心无旁骛地发掘、施展自己最大的潜力,做出更多真正原创性的发现,她表示,“过去一年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创业的快乐,时时感受着梦想成真的成就感。”

近年来,全省各地妇联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巾帼行动,建立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机制。

广州市妇联联合科技、教育等14部门推进实施《广州市科技创新巾帼行动实施方案》,梳理各类科技创新政策文件62篇,形成《广州市科技创新巾帼行动相关政策汇编》,登记造册422名女性科技专家,依托市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建立动态跟踪服务基础数据库,着力加强服务保障,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

深圳市妇联联合17部门出台《关于先行示范实施科技创新巾帼行动推动女科技工作者走在时代前列若干措施》,提出要共建女科技工作者友好的制度保障、设施服务体系和社会舆论环境,其中明确“创造生育友好型科研环境”;推动设立初始规模达5亿元的深圳市巾帼科技创新基金,从金融扶持、管理服务和技术支持等方面助力女性科技创新企业的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深圳市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举办“汇聚女性科技人才 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圆桌会议

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厚植了广大女科技工作者参与巾帼建功的“沃土”,一批批女科技工作者成为重要领域领跑者、关键技术攻关者、科技前沿开拓者,形成了体现国家使命、具有广东实力的“巾帼科技王牌军”。

改写超算世界格局的世界第一位女性国际超算大会主席卢宇彤,以科技之光照亮中医药前行之路、向世界讲好中医药故事的刘菊妍,勇攀结核病研究技术高峰、使我国结核病发病率及病死率大幅下降的毕利军,数字化办公软件核心骨干毕晓存,全球华人青年建筑师叶青……她们在创造新质生产力中勇挑大梁,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了杰出贡献。


筑造建功舞台

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

近年来,省妇联积极搭建各类平台载体,为全省50多万女性科技工作者创优争先、成果展示、交流合作、产学研用对接等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2021年,由省妇联、省科技厅等部门联合举办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女性科技创新大赛在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圆满落幕。大赛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等五大领域,吸引了来自全国十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地区及国外的899个项目团队(企业)踊跃报名,充分彰显了当今女性科技创新“硬实力”。除了总额155万元的奖金外,大赛还配套了一系列鼓励女性科技创新创业的措施,包括资金、场地、合作资源对接、配套培训等六大政策支持,有效促进了重点科研项目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掀起了新一轮女性科技创新热潮。

“一个人走路,难免会觉得孤单;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一件事,则会感到更加幸福和安定。”来自惠州市纬世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参赛选手肖世玲表示,此次参赛让作为女性的她更坚定了创业信念。

“能够在大湾区科学论坛上设立一个女科学家分论坛,非常了不起。”2024年,由广东省妇女联合会、九三学社中央妇女工作委员会主办的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女科学家分论坛在广州南沙举办。据悉,大湾区科学论坛已连续两年设立女科学家分论坛,来自计算机与软件、中医药、工业制造、能源材料、生物医疗、地理环境、公共卫生、心理健康等领域的上百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分享前沿科研成果和个人成长体会,充分彰显新时代背景下女科学家的责任担当与卓越成就。


2024年大湾区科学论坛女科学家分论坛圆桌论坛现场

其实,这样的女性创新创业交流活动,这几年一直都在各地不间断地进行。

“要将大数据技术注入企业生产和产品中,发展新质生产力,造福国家和社会。”在2024年6月举办的“激发新质生产力 巾帼助力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女企业家喜悦分享荟上,董明珠鼓励广大女企业家立足岗位不断自主创新。同月,由松山湖妇联和松山湖女科技工作者联盟举办的东莞松山湖2024年产学研对接交流会活动(新材料专场)上,27岁担任博导、34岁回国创业的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松山湖女科技工作者联盟副会长张书彦寄语女科研工作者赋能产业,科技强国,“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做成。”

2024年7-9月,在省妇联的指导下,粤港澳大湾区9个地市妇联陆续开展“湾区她绽放”女性创新创业交流活动,通过搭建交流平台、开展培训活动、对接合作项目等举措,推进创业女性互促互帮,共同成长。


2024年“湾区她绽放”女性创新创业交流活动

除了形式多样的巾帼科技创新交流活动外,近年来,省妇联和各地妇联还积极组织女科技工作者、女企业家实地参观优秀企业,组织她们走进高校,讲述自身成长成才、创业就业故事,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女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择业观念;在高科技园区、科研院所广泛开展寻找“最美女科技工作者”、创建“巾帼文明岗”等活动,学习交流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前沿技术;开展电商直播、女致富带头人等各种培训……通过系列活动,激发广大女科技工作者科创热情,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江门市举办科技创新巾帼行动座谈会


茂名市妇联开展科普实践活动

“一款茶,完美融合了梅州两大农业支柱产业。”梅州市农林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广东省巾帼科技助农服务团专家黄海英带领团队经过多年攻关,将梅州柚、嘉应茶融合,研发了成熟的柚花茶加工技术体系。近年来,她积极“授人以渔”,将技术培训送进茶园,让科研成果在土地上结出实实在在的果实。“黄老师的建议都是‘金点子’,只要照做,就能增产增收!” 茶农感激地说。

2022年以来,省妇联联合省农业农村厅等多个部门每年开展千场以上的“巾帼科技助农直通车”活动,通过优化机制、用活政策、搭好平台,激励大批女性农林业专家、科技人员和生产一线的“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投身科技兴农、产业强农的火热实践,在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彰显巾帼担当。


广东省“巾帼科技助农直通车”活动开展花卉养护专场培训


做实关爱服务

护航巾帼勇攀科技高峰

为营造良好的育才、用才、留才环境,近年来,省妇联积极链接资源,做好全方位服务保障,推出了一系列暖心的措施护航创业女性成长,极大地增强了广大女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自立自强中潜心钻研、勇攀高峰的信心和勇气。

2019年以来,省妇联积极推动10个大湾区妇女创业创新基地建设,通过持续举办创业训练营、开展创业创新成果展、推荐项目参加国内外科技赛事等服务活动,辐射带动创业女性在各领域致力于科技创新。同时吸纳有一定影响力的法律、经济、文化、投融资等专业人士,组建“粤港澳大湾区妇女创新创业导师团”,由董明珠、吴小莉等知名人士担任导师团顾问,为包括女科技工作者在内的女性提供创业指导、市场营销、创意设计、企业管理等一揽子服务。


省妇联吸纳法律、经济、文化、投融资等专业人士组建“粤港澳大湾区妇女创新创业导师团”

此外,还推动广东每年命名100个女大学生创业实践和就业实习基地,重点在科技创新企业中设置,为女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提供阵地。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全省科技类基地共为3000余名女大学生提供了科技创新类岗位。

在资金支持方面,省妇联联合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推出“科技创新巾帼贷”金融产品,优先支持女科技工作者牵头成立的产学研合作项目以及获得“领军人才”等称号的女性高层次人才创办的企业,给予普惠金融贷款优惠利率,解决女科技工作者创业资金瓶颈问题。

广大女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创新上不断建功立业,离不开“娘家人”的亲切关怀和暖心激励。

省妇联充分发挥广东省妇女维权与信息服务站和“舒心驿站”心理咨询室的阵地作用,加强对女科技工作者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服务;深化实施“南粤家政”工程,为女科技工作者提供养老育幼等高质量家庭服务,帮助她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把主要精力投入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在高科技园区、高校、科研院所广泛建立妇联组织,并通过召开女科技工作者座谈会、走访科技企业和科协组织等方式开展专题调研,为女性科技人才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她们成长成才。

同时,健全表彰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巾帼科技创新创造活力。积极推荐优秀女科技工作者团队和个人参加三八红旗集体、三八红旗手、巾帼文明岗、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的申评,卢宇彤、刘菊妍先后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成为“榜样力量”。依托主流媒体和妇联系统新媒体矩阵,深入讲好女科技工作者敢想敢试、敢为人先的先进事迹和奋斗故事,为女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技创新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世界因科技而精彩,科技因女性而更具温度。如今,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从基础研究到工程一线,从院所高校到企业医院,处处闪烁着女科技工作者的汗水与智慧,巾帼科技创新在广东大地上已蔚然成风,她们用创新和坚韧突破难关,让创造走出国门,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半边天”作用。

来源:省妇联宣传部、省妇联发展部、新快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