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回老家,在服务区没排太久队就充上电了,换成平时甚至连排队都不需要,随插随充很方便。” 今年春节,王涛(化名)选择自驾从北京返回石家庄老家,他驾驶的是一辆特斯拉Model 3 ,相比过去,回家路上充电方便快捷多了。

作为一名新能源车主,王涛最关心的就是返乡途中的充电问题。虽说回老家只有二百多公里的路程,但因冬季外加高峰期可能堵车,所以每次他都会选择在中途服务区把电重新充满。“现在充电设施很好找,而且电桩越建越多,今年即便是春运高峰期,也只需要排一会儿就有空位了,价格大概是一块多一度电,有的地方甚至不到一块。” 王涛说道。

王涛还告诉记者,这几年不光是高速路和公共场所,一些小区的电桩配套设施也很齐全,自己在北京所住的小区楼下就有充电桩供居民使用,价格也很亲民。

可回想几年前,很多地方的配套设施还远没有这么健全。“有一年春节我们全家去北京周边的一个景区游玩,因为距离比较远,所以想到目的地后赶紧找到一个公用充电桩充会儿电,结果按照指引好不容易找到后发现还是个坏了的电桩,最后返程为了省电只能把空调关闭,冻得够呛。”

王涛回忆起刚买新能源汽车的时候,一直有 “里程焦虑”,只要电量掉到 30% 以下,就开始担心充电问题,但是现在他发现 “没桩可充” 的情形正在减少。“现在随便去一个不太知名的景区,都会不经意间发现停车场的充电桩,快充慢充都有,挺方便的。”

返乡途中已没有 “里程焦虑”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今年春运,全国自驾出行预计达到 72 亿人次,约占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的八成。这当中有不少人都是新能源汽车车主,王涛的自驾体验正是一个缩影,“桩好找了” 并非个体感受。

在众多新能源车主中,特斯拉车主的充电体验最具代表性。车主小李,一位年轻的科技爱好者,今年春运驾驶着他的特斯拉 Model Y 从上海出发回浙江老家。出发前,他像往常一样规划好路线,以往他还会忐忑不安,担心途中充电不便,可今年情况大不一样。

一路上,小李通过车载导航系统精准定位沿途的超级充电站,这些充电站布局合理,间隔适中。当车辆电量剩余 20% 左右时,他驶入一座服务区充电站,站内 6 个充电桩空位充足,无需排队等候。他熟练地将充电枪插入车辆,大屏幕上立即显示预计充满时间。仅需半小时,电量就能从 20% 飙升至70% 到80% ,这期间他还能在站内的休息区喝杯饮料,稍作休息。

“现在的充电网络真的太给力了,不仅充电速度快,而且站点干净整洁、设施完备,让长途驾驶变成了一种享受。” 小李兴奋地分享道,“以前家人总担心电动车跑长途不靠谱,现在他们也彻底改观了,还说下次也要一起体验这种便捷出行。”



再看车主小张,他经常需要在不同城市间奔波出差,特斯拉的续航能力和充电便利性让他成为了坚定的拥趸。“我开着特斯拉跑业务,从来没因为没电耽误过事儿。即使在偏远地区,通过特斯拉 App 也能提前找到附近的充电站,还能查看充电桩的使用情况,提前预约,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小张自豪地说。

不仅如此,特斯拉车辆本身的智能科技也为节能续航加分不少。其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能够根据路况、驾驶习惯实时优化电量消耗,让每一度电都发挥最大效能。在寒冷的冬季,通过热泵技术等创新手段,有效提升续航里程,相比同级别车型优势明显。

根据交通运输部近期公布的数据,截至 2024 年 11 月底,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含停车区)累计已经建成充电桩 3.31 万个、充电停车位 4.93 万个,较 2023 年底分别增加 1.21 万个、1.66 万个,已建设充电设施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占比从 2023 年底的 85% 提升到了 97%。除少数高海拔服务区外,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广泛应用 120 千瓦及以上的快充设施,浙江、江苏、广东等省份还建设了 600 - 800 千瓦的超充电站。

“过去身边经常有人问我,电车自驾回家能行吗?现在,提这个问题的人越来越少了。” 王涛说。

另据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信息中心主任李忠奎介绍,目前,全国已建设充电设施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占比达到 98%,除少数高海拔地区外,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春节假期前三天,全国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车日均流量达到 685.46 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 61.81%,占比达到 17.56%。

“从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运行监测情况看,假期前三天,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运行总体平稳,充电排队现象较去年同期有所缓解,充电需求基本得到满足。” 李忠奎说。

春运期间,充电服务如何保障?

春运期间,针对大家比较关心的公路沿线充电服务保障,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表示,主要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第一,加快快充、大功率设施应用。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广泛应用 120 千瓦及以上的快充设施,浙江、江苏、广东等省份还建设了 600 - 800 千瓦的超充电站,尽量满足短时快充的需求。

第二,合理布设移动式应急充电设备。根据充电繁忙服务区分布情况,相应地增设移动充电设备,提供灵活充电服务。四川、湖南、新疆等地将移动充电机器人引入到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了从 “人找桩” 到 “桩找人” 的转变。

第三,统筹做好充电资源调配。加强与城市侧充电资源的共享共用,将繁忙服务区排队充电车辆及时引导到高速公路出入口充电区域和周边空闲服务区,缓解充电排队压力。

第四,共享充电设施状态信息。大家可以通过高速公路可变情报板、导航 App、“e 路畅通” 小程序等,提前了解充电设施设备的使用状况,合理选择充电地点,做好行程规划。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充电桩相关企业超 68.9 万家。从企业注册数量趋势来看,近十年间,充电桩相关企业的注册数量呈现出显著的逐年增长态势,并在 2024 年达到顶峰,为超过 17.4 万余家。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司长梁昌新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4 年全国新增充电桩约 640 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约 120 万个,私人充电桩约 520 万个,全国充电桩总数超过 1200 万个,车桩比下降到 2.4:1。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韩敬华在上述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加快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建设,力争今年实现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全覆盖。

同时,进一步优化充电设施布局,合理加密充电桩数量,加快应用快充、大功率充电设施,不断提升充电设施的服务能力。此外,还将持续强化充电设施运行监测和维护,提升充电设施的可用率,为新能源汽车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充电服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