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基础工程。当前,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基础教育体系,普及程度总体达到世界中上水平。义务教育学校“有没有”“够不够”的问题已得到初步解决,下一步要重点解决“好不好”“优不优”等问题,其中重要任务就是要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日前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具体来说,要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加快建立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要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推动城镇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高乡村教育质量。

近年来,国家在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面下了大力气,进一步明确了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发展目标,强化政府保障责任,完善政策保障体系,织牢织密服务保障网,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覆盖全民、优质均衡。在工作部署上,锚定深化基础教育供给侧改革,做大优质教育资源“蛋糕”,加快构建幼有优育、学有优教的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需求。

为了扩大优质义务教育资源供给,在基础教育领域,国家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连续10多年不低于4%,教育成为财政一般公共预算的第一大支出;教育经费一半用于义务教育,各地区间一半以上用于中西部;各地也在推进优秀校长、骨干教师有序交流轮岗,通过集团化办学和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等方式,提升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财政投入、资源共享,构建了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多元化格局。

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健。我们要全面构建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李丹)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来源:经济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