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气势豪迈的潮汕英歌舞,到脚踏高跷穿梭巡游的甘肃社火,从喜庆吉祥的安徽鱼灯,到重庆无人机表演的“山茶花绽放”……

最近几年春节,各地年俗纷纷出圈。让人参与到热闹节日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场场喜庆团圆的中国式浪漫。

2024年12月,春节申遗成功,“中国年”升级为“世界年”。春节,也以中式美学的极致浪漫,向全世界释放着“中国年”的魅力。数据显示,全球约1/5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今年到中国过春节的外国游客同比增长150%……

那么,春节里的中国,浪漫在何处?


1月13日,在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顺城街幼儿园举办的新春庙会上,孩子们围观糖画制作。刘昌松 摄/新华社

01

“活”起来、“潮”起来的,不仅有大江南北的民俗庆典,还有我们心中泛起的文化自信。

从历史纵深处回望,春节这一绵延千年的浪漫,是一座丰富的文化宝库,足以撑起我们今日的磅礴诗意。龙灯、狮舞、鞭炮、庙会、社火等年俗活动,在这片土地上世代传承,塑造着我们共同的文化基因。山川风物虽各有不同,我们仍能在每一场庆典中,感受到春节带给我们的集体文化记忆与幸福。

放眼世界,春节也在文化传承中沟通世界、连接你我。从英国伦敦、澳大利亚珀斯到巴西里约热内卢、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春节庆祝活动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成为常态,甚至是全国性庆典。

春节,它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节日意义。它不仅是全球华人共同的文化符号,更是一扇世界人民了解“何以中国”的宝贵窗口,是一条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心灵相通的纽带。

另外,一幕幕生动的“赛博新春”图景正在“穿越次元”,构建起了新时代的年味与文化认同。

时代浪潮奔涌向前,我们也在对中国文化进行一个科技美学的表达。春晚机器人扭秧歌拜年、街头机器狗舞狮、烟花与无人机一起上演“星际之门”、现场挥毫与AI对联共迎春……各地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传统年俗演绎出了“时尚范儿”,为“年味”打开了更多想象空间。

从过去到现在,从雪域高原到巴山蜀水,从茫茫戈壁到江南水乡,从黄土高坡到中原大地,乃至有华人居住的每一个世界角落,我们都能窥见热闹、大气、喜庆的中国式浪漫,在不停地奔腾。


2025蛇年春晚节目《秧BOT》表演者及工作人员合影。/新华社

02

红火诗意的中式美学背后,承载着我们灿烂的生活理想与最生动的烟火中国。

“春节是中国人文化生活、生活理念的集中呈现。”节日的本质是人们的精神生活,诸多热闹的年俗与讲究,实则是高扬在中国人心中的生活情感与理想。

红红火火的颜色。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红色的灯笼装扮着节日的繁华;各处的门扉,都贴着红彤彤的春联,字里行间流淌着对未来的祈愿;红色窗花,剪出美妙的图案,为千家万户增添喜气;红包中,包着我们对亲人最真挚的关怀……

每到春节,华夏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便呈现出红红火火的气氛。我们从中看到的不仅是色彩的交织,更是文化的积淀与美学的升华。这红,是中国人心中最动人的颜色,它以其独特的视觉语言,诠释了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传统的坚守。

忙忙碌碌的热闹。尽管随着物质条件的富足,很多人感慨年味淡了。但毋庸置疑的是,无论是我们选择筹办年货、走亲访友,去过一个传统的中国节,还是选择奔赴远方,在人潮中过一个“旅游年”,春节仍然是中国人最不容马虎的节日。从吃的、喝的、穿的到玩的、看的、用的,在春节上,我们总会花费最多的心思。

数据显示,截至2月3日,2025春节档票房破83亿,一些热门景点再现“人从众”景象,春节假期前五日,相关平台“春节旅游”搜索量增长168%,异地餐饮团购消费增近五成……飙升的数据也印证了人们对它的重视,而春节,最动人的也莫过于它的热闹与喧嚣、忙碌与拥挤。

吉祥喜庆的祝福。我们在春节许下美好祈愿,燃起对生活的热望。饺子、汤圆、年糕、面条、鱼和鸡等春节美食,暗示着富贵、长寿、平安、吉利、好运与兴旺;每到初五,社交平台处处呈现出迎“财神”的热闹景象;在和亲友的相聚中,我们总是举杯相庆,说着吉祥话和吉利话,赢得满堂笑……这些绝非可有可无的年节饰物与花边,而是中国人对生活最赤诚的热爱与最美好的向往。

繁盛热闹的春节,是中国人一年精气神的集中体现。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勤劳坚韧的中国人也总有使不完的劲头,很多时候为的就是把年过得越来越像样。


1月2日,铜梁区实验幼儿园,小朋友正在学习龙舞表演。首席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03

普天同庆里,蕴藏着中国的人性伦理之美,是一场温暖的“人民大联欢”。

春节是中国人最具生命情感的日子,它把山川湖海变成巨大的情感磁场。在这个时刻,无论是繁华都市还是宁静乡村,华夏大地处处都洋溢着喜庆与祥和,人与人之间,也都涌动着最美好的深情与善意。

千山万水,也挡不住对家的奔赴。不管距离多远,人们总是愿意跋山涉水、不辞辛劳,回到老家去。中国人对家的渴望,也造就了一年一度的“全球最大规模的人类迁徙”。据中国交通运输部门等方面预计,今年春运人员流动量将达90亿人次。

在未来的日子里,随着区域协调发展的推进,春运或许会呈现出新的面貌。但不变的是中国人对家的眷恋,对团圆的期盼,这种情感将永远是中国文化中最动人的篇章。

过年最美的风景,莫过于阖家欢乐的相聚。年的滋味如何,最关键的是一起过年的人。中国人格外重视亲情,把以家庭为单位的血缘关系看得尤为重要。

正是这份血浓于水的亲情,让春节成为一年中最温暖的时刻。家人间的一句“过年好”,一声“辛苦了”,可以消解我们一年的疲惫;对祖宗的怀念、对长辈的孝顺、对晚辈的慈爱、兄弟姐妹的亲密无间,中国人的人伦之美,都在阖家欢乐的中国年中得到了最充分展现。

春节的情感催化剂,让普通人之间也能心灵相应。春节是中国人情感共同体建立的催化剂,在这样一个充满希望和团圆的节日里,人们用实际行动传递着爱意与浪漫。

在辽宁朝阳市、山东平阴县、重庆黔江区、河北邯郸市等诸多地方,老百姓们为了欢度佳节,举办起了“村晚”;在全国许多古镇,都搭起了“长街宴”,首尾相连的长桌上,摆放着热气腾腾的各色菜肴,将邻里和游客聚在一起,品尝舌尖上的年味。

另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达,人与人之间双向奔赴的善意也让这个春节充满温情。比如,我们能和远方的朋友互致云端祝福、共赏虚拟庙会;又如,一名视障女孩,独自踏上1200公里的春运返乡路,一路上,她被多名工作人员和乘客接力“护送”,她也用精心制作的贺卡和无数声谢谢,感谢每位帮助自己的人……

千古风流的土地,孕育了无数饱含诗意与勤奋的人民。正是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点滴,构成了万千国人热爱的人间烟火气,正是这些人间烟火气,融汇成了一幅新时代的中国年俗图景,上演着独特的中国式浪漫。

原标题:春节里的中国式浪漫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