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横冲直撞”,又一次让西方世界感到不安。

“特朗普正在播下一颗反美联盟的种子。”英国《金融时报》12月3日以此为题发表文章称,美国通过对盟友和邻国加征关税,正让中国“坐收渔利”,这种鲁莽关税战术不仅会对美国造成潜在的经济风险,还可能带来严重且持久的战略后果,破坏西方联盟团结,催生反美国家联盟,令盟友倒向中国。

《金融时报》首席外交专栏作家吉迪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n)在文中写道,去年年底,一位特朗普的关键经济政策制定者曾告诉他,美国的关税政策就是“先开枪射击,而后再问缘由”。拉赫曼直言,这种大男子主义的傲慢态度如今在华盛顿颇为流行,但特朗普这种“拔枪就射”的策略极其危险——这不仅是指那些被征税的国家,对美国自身而言亦如是。

文章称,众所周知,高通胀和混乱的产业都是美国潜在的经济风险,而关税政策给美国带来的战略后果,虽不会那么立竿见影,但可能同样严重,甚至影响更为持久。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有可能破坏西方联盟的团结,他正把许多最新受到美国威胁的国家推向另一个圈子。起初,这种合作可能是非正式的,但关税战持续得越久,他们的合作就会越紧密。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发表讲话,控诉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 视频截图

拉赫曼称,西方联盟的瓦解对俄罗斯和中国来说可谓“美梦成真”。特朗普任命的国务卿鲁比奥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都宣称遏制中国的力量是美国面临的核心战略挑战。

由此来看,特朗普对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关税的做法就极其愚蠢,他这么做有可能促使这三个国家以及可能成为下一个关税目标的欧盟达成利益共识。

值得注意的是,当地时间3日,特朗普决定推迟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关税,延缓期为30天,中国成了特朗普政府目前唯一保留加征关税的对象。大洋彼岸的欧盟近些日子忐忑不安,多家欧洲媒体警告说,如果关税大棒落下,欧盟将采取报复行动。一些欧洲官员则称,若特朗普来真的,欧洲国家将不太愿意与美国在针对中国的政策上“并肩作战”。

文章写道, 2021年拜登政府上台时,欧盟正准备推动一项与中国的新投资协议,但在华盛顿的压力下不了了之。到拜登任期结束时,美国和欧盟委员会正密切合作,努力实现与中国贸易的“去风险化”,并限制关键技术出口。

拜登政府的关键认知在于,美国如果要与中国进行一场全球较量,若能说服其他发达国家与自己并肩作战,那么就更有可能占上风。相比之下,特朗普对盟友下手的力度远远超过给对手的打击。这么做可能会把那些盟友推向中国。

拉赫曼提到,欧洲的决策者已然明白,如果没有中国的电动汽车、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他们为绿色转型设定的宏伟目标将无法实现。失去美国市场的威胁会让中国市场显得愈发不可或缺。

上周,我向一位欧洲高级政策制定者暗示,欧盟现在或许会考虑再次与中国缓和关系。对方回应道:“相信我,这样的讨论已经在进行了。”

与此同时,一些有影响力的欧洲人甚至在问,现在美国和中国哪个构成的直接威胁更大。哪怕就在两个月前,这还会是个荒谬的问题。毕竟嚷嚷兼并加拿大这样一个北约国家的不是中国,而是特朗普;推动欧洲极右翼势力的,也是特朗普政府和埃隆・马斯克,而非中国政府。

文章认为,尽管欧洲与中国仍存在一些主要障碍,可一旦特朗普政府抛弃乌克兰,而中国对俄立场更强硬,欧洲都会进一步倒向中国。

此外,随着拉丁美洲因美国对巴拿马和墨西哥的威胁而群情激愤,中国也会在该地区察觉到新的机遇。由于特朗普决心重新控制巴拿马运河并打击墨西哥贩毒集团,美国对这些国家采取包括军事力量在内的激进行动绝非不可能。然而,特朗普对墨西哥的强硬态度很可能适得其反。如果关税让墨西哥陷入深度衰退,涌向美国的人数只会增加,贩毒集团的势力也会增强。

加拿大和墨西哥痛苦地意识到,在与美国的贸易战中,他们胜算渺茫。但他们不得不进行报复。没有哪个国家领导人能在面对美国欺凌时显得软弱。回击特朗普或许是正确的战略举措。

拉赫曼提到了一位欧洲国家外长的一句话:“如果特朗普打你脸,你不还手,他只会再打你。”

文章警告说,像英国和日本这样尚未成为关税打击目标的国家,可能会松一口气,但如果他们认为保持低调就能免遭毒手,那就是在自欺欺人。因为如果特朗普认定他的首轮关税战奏效,肯定会寻找新的目标。

拉赫曼最后提醒美国企业界也该清醒过来,停止对美国经济回归“动物精神”的阿谀奉承。特朗普从根本上带给美国的,是经济自给自足以及西方联盟的破坏。这对美国企业,乃至整个美国而言,都将是一场经济和战略灾难。

值得注意的是,当地时间3日,特朗普又决定推迟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关税,延缓期为30天。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