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姓,在胶东半岛的总体规模并非太大,但也有相应分布。有的县市区在历史上还曾出过较为知名的何姓人物,本文要介绍的“何亮”,就是其中一位代表。他在明弘治年间金榜题名,是胶东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何”姓进士,其事迹在清道光版《蓬莱县志》和光绪版《增修登州府志》等史料中有记载。

值得一提的是,何亮的事迹虽然收录在清代的《蓬莱县志》中,但严格按照明代的军民分治制度而言,他在世之际并非“蓬莱县民籍”,而是“登州卫军籍”。也就是说,他与戚继光家族类似,是明代登州卫军户出身,虽然居住在蓬莱,但当时并不归蓬莱县管辖。

关于何亮的家族渊源,《蓬莱县志》并无直接记载,但在明代的进士登科录中可以管窥一二。根据后者记载,何亮具体是在弘治十五年(壬戌)考取进士,其籍贯标注为:“山东登州卫籍,直隶当涂县人。”

这里所说的“直隶当涂县”,即现安徽省马鞍山市辖下的当涂县。通过上述记载和明代的普遍情况来推断,何亮家族原籍在当涂县,其先祖大概在明初从军,后调至登州卫戍守,就此在蓬莱定居。



限于资料,何亮先祖的名讳和具体军职暂时难以确定。不过在《蓬莱县志》的武宦名录中可以找到一位名叫何澄的“掌印千户”。何澄具体生活在明代前期,时间上早于何亮。两人有可能来自同一军户家族。

考中进士之后,何亮被授予知县官职,先后在北直隶广宗县、陕西咸宁县等地主持政务,所至皆有口碑。因为政绩突出,他在正德元年也获得提拔,升为南京户科给事中,此事在《明实录》中就有记载。

给事中属于言官,而何亮在此任上也敢言敢谏。期间,他曾上表弹劾大宦官刘瑾有不臣之心,结果遭到对方的打击报复,险些遇到危险。后来刘瑾倒台,何亮的仕途才更进一步,升任湖广汉阳府知府。史称其到任之后,“厘弊、除奸、百废振刷”。但可惜的是,未过多久,他就积劳成疾,在任上去世。

在何亮之后,还有若干何姓功名官宦人物见于《蓬莱县志》记载,比如举人出身的何熹(曾任安州知州、益王府左长史)、贡生出身的何铭(曾任代州训导)。但他们与何亮之间的关系暂时无法确定。

此外,在现蓬莱区大辛店镇辖下,有一个叫作“何家”的村庄。从名称上来看,其似与“何”姓人有所关联。但按照县志的记载,该村现以王姓、刘姓为主。明代进士何亮家族的后人如今具体分布于蓬莱什么地方?还有待进一步考证。如果有朋友了解详细情况,欢迎留言指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