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长,已成为城市竞争的新赛道。但对大部分城市来说,冬季多是文旅淡季,如今,在深度体验、需求多元的驱动下,冬季文旅市场愈发呈现着消费新趋势。
文旅是青岛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的重要抓手,亦是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有力支撑,同样,青岛的旅游并不局限于夏天。入冬以来,围绕海鸥这一冬季文旅IP,以“追鸥逐浪”海上观光体验为代表的冬季“限定版”项目,受到外地游客广泛欢迎,此外,通过充分挖掘冰天雪地蕴藏地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青岛从业态激活、供给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多点发力,变“冷资源”为“热经济”,不仅带动冬季旅游市场“淡季不淡”,也助力文旅业态转型升级。
深耕海洋大文章紧抓冬季“流量入口”
一直以来,深蓝是青岛发展的底色,总长900多公里的海岸线,群岛镶嵌,湾岬交错,处处是风景。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蕴藏着文旅产业发展无限的未来空间,青岛人口规模、经济体量在北方地区名列前茅,兼具重要的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这也为青岛的海洋文旅产业带来了大量机遇。
以海为脉,青岛海洋旅游正向着市场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的方向不断拓展丰富的消费场景,与其他季节不同,冬季旅游有许多海洋“限定版”的项目,青岛各区市根据自身资源特点,不断创新冬季旅行体验。
随着海鸥迁徙大规模折返,市南区紧抓海鸥这一“流量入口”,发力“海鸥+”新业态,打造了最具青岛冬日特色的“追鸥逐浪”海上观光旅游体验,吸引了许多外地游客将“海上看青岛”作为到青岛旅游的第一站。
青岛栈桥观赏海鸥
据了解,自2024年11月起,魅力三湾航线全新升级为“追鸥逐浪”专线,傍晚时分,在落日的“橘子海”之上,海鸥追逐着游船,与游客在无尽的大海上互动。青岛市市南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活动开展以来,酒店住宿业同比增长28%,文娱行业同比增长103%,旅行社及相关服务业同比增长21%,“海鸥季”将持续到今年2月底。
去年11月以来,“冬趣崂山”“冬游西海岸”等特色节庆品牌,通过发现海的潜力,链接山的优势,释放山海的能量,不间断地贡献着冬日文旅盛宴,让冬日的旅游市场淡季不淡、亮点不断。
从全国来看,海洋文旅产业与其他行业的跨界合作和融合早已成为主流趋势。在海洋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青岛正通过政策扶持引领、资源整合产品开发、基础设施提升与服务优化等全方位发力,逐步实现产业链延伸,丰富海洋文旅产业发展的完整体系。
冰雪旅游“火力全开”“冷资源”撬动“热经济”
提到冬天,人们首先会想到冰雪,随着冰雪经济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冰雪旅游已经成为冬季旅游的核心引擎。
在2025冰雪旅游发展大会上,《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5)》正式发布,报告显示,2023—2024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为4.3亿人次,冰雪休闲旅游收入为5247亿元。预计2024—2025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有望达到5.2亿人次,冰雪休闲旅游收入有望超过6300亿元。
当越来越多的冰雪“流量”变为经济增量,面对这样一个快速扩张的市场,以青岛为代表的一众占据气候优势的北方城市,自然有机会分得一杯羹。连日以来,藏马山滑雪场、北宅高山滑雪场、即墨金山滑雪场……在青岛大大小小的滑雪场内,游客们纵享“速度与激情”。
在青岛藏马山举行的2025年山东省全民滑雪挑战赛
位于青岛藏马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内的藏马山滑雪场,今年已建成第十个年头,已发展成为青岛规模最大、设施最为先进的滑雪场之一。藏马山滑雪场负责人在接受风口财经采访时表示,“自去年12月16日‘开板’以来,每天的入园人次较去年同期有10%到15%的提升,今年元旦假期,客流量达3200人次,预计今年客流量可达10万。游客多来自青岛、日照、诸城的客群,也有一些连云港的游客群体,散客来自全国各地。”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藏马山滑雪场新增了公园道、教学道,这让新手玩家有了更加安全独立的学习滑雪场所,弥补了青岛公园道的空白,为专业滑雪雪友提供了晋升的平台。同时,夜场的增加不仅满足了上班族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带火了夜经济,还带动了周边民宿和酒店的入住率。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为了把大流量转化为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大能量,变“过客”经济为“留客”经济,在青岛,许多滑雪场还将冰雪与当地特色旅游项目相结合,打造出“冰雪+温泉”“冰雪+登山”等一些旅游线路,推动冰雪旅游的消费结构朝多元化方向发展。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表示,“冰雪经济主要消费群体在我国北方,而如今中国经济总体态势是南暖北冷,北方经济偏冷的核心问题在于缺少产业支撑。发展冰雪经济,契合北方的资源禀赋,是实现区域经济平衡的重要策略。冰雪经济作为北方的特色优势产业,不仅能避开与南方产业的竞争,还能为北方经济探索新出路。”
发力深度体验激活消费“一池春水”
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5年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并明确了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等具体要求。
挖掘文旅潜能是促进内需增长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追求高品质、个性化、多样化旅游观念的当下,青岛大力度撬动文旅“热经济”,使得冬季旅游呈现出种类丰富、季节性产品广受欢迎的鲜明特点。
从海上皇宫U-SEA奇幻海世界到栈桥地下通道“元宇宙乐园”,从银鱼巷潮牌街区到三江里青年街区,从大学路“网红墙”到龙江路“漫画街”,从八大关的“星星市集”到太平角庭院内的“冬日爵士小镇”……除了利用好自然观光条件外,青岛围绕场景、业态、节会等展开冬季文旅的新叙事,为游客带来更好的深度体验。
青岛极地海洋世界
“体验经济”之父约瑟夫·派恩指出,人类经济活动将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服务经济逐步进化到体验经济和自我发现经济,每次进化都伴随着全新消费需求的诞生。
人流便是财流,作为一个文旅资源丰富的传统旅游城市,今年前三季度,青岛文旅产业增加值1260.5亿元,居山东全省首位。2024年全年,预计青岛全年接待游客超1.4亿人次,旅游收入突破21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3%。
地方有诚意,游客有热情,市场有期待,手握文旅特色牌的青岛,正通过全方位的创新,打开更广阔的冬季旅游发展空间。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石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