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象征着生命的希望。新春佳节,合家欢乐之时,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着一袭绿衣,默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为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他们就是麻醉医生。今天的“新春走基层”,新闻女生舒玲将带大家走进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直击那里的春节一线。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的一名主治医师,早上7:45交班后她就立刻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直到下午两三点才能回到休息室稍作休整。
马蓉蓉是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马蓉蓉:从早上上班到现在做了六台手术了。
新闻女生 舒玲:这个手术量算是多还是少呢?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马蓉蓉:算是比较正常,偏少一点点的工作量。
新闻女生 舒玲:那比较多的时候呢?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马蓉蓉:上周,平均一个房间可能做到十几台手术。
新闻女生 舒玲:那过年期间呢?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马蓉蓉:如果急诊比较多的话,可能也需要做到十几台手术,如果急诊少的话,可能就是一两台。
可即便过年期间没有手术安排,马蓉蓉告诉舒玲,麻醉科医生也得时刻坚守岗位,
因为麻醉科是医院安全高效运行的枢纽和重要支撑平台,在整个医疗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马蓉蓉:麻醉科是一个围术期医学科,它包括涵盖了术前的评估、术中的维持以及术后康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麻醉门诊的一些工作,包括疼痛治疗、睡眠治疗、无痛胃肠镜的麻醉以及手术室外一些介入手术的麻醉,甚至有时候小朋友做检查他可能不配合,也需要我们进行一些镇静工作,此外的话,还有一些急救工作,包括病区急诊的插管、抢救室的插管、无痛分娩……
他们工作强度非常大。
忙碌,是麻醉科医生最真实的写照,作为手术室里的“定海神针”,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马蓉蓉:我们是必须时刻关注着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一旦出现出血或是抢救的情况,麻醉科医生也是第一时间甚至比外科医生反应迅速,要进行抢救以及生命体征的维持,虽然会比较累,但感觉我们都习惯了,我们应该做的。
新闻女生 舒玲:平时上班时间是固定的吗?还是说经常时不时地要加班。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马蓉蓉:手术比较多,可能得需要拖班。前年我是在心脏组,年三十早上来了一个急诊的夹层,手术的时候会比较长而且非常凶险,那天我就是从早上一直上班到晚上,一家人坐在饭店里面等着我去吃年夜饭。
新闻女生 舒玲:后来赶上了吗?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马蓉蓉:赶上了,七点多钟到了。
马蓉蓉告诉舒玲,过年期间,由于人手紧张,相较于平时要更加忙碌。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马蓉蓉:过年的话,我们一般来说是忙急诊手术,麻醉科医生都是第一时间在手术室里等着患者的。因为我们这个医院是大学的附属医院,平时有很多的实习生、规培生还有一些进修的学生,过年的时候这些学生都是放假的,我们本院也会进行一些轮休,人均的话会忙一点。
新闻女生 舒玲:今年我们麻醉科做了哪些部署呢?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马蓉蓉:有值班的医生,如果有手术忙不过来了就先喊一备班,还有二备班,还有24小时的住院总以及值班主任。这样保证大家既能够得到休息,如果一旦有突发情况,也立刻有人能上来顶替。
新闻女生 舒玲:有规划好家里怎么过年了吗?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马蓉蓉:今年可能就是除夕和初一跟家人在一起,回老家,我初三到初七是需要备班的,所以后面是需要回扬州来的。
新闻女生 舒玲:您工作这么多年了,过年能陪家里人吃年夜饭的次数多吗?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马蓉蓉:我还真没统计过,反正经常赶上在医院过年,跟大家一块过年也挺好的,如果没有手术的话,我们就会买一些火锅,有的人带饮料,有的人带吃的,有的人带锅,有的人带瓜子花生什么的,然后我们就在楼上的餐厅食堂煮一锅火锅吃一下。
虽然繁忙的工作让马蓉蓉无法经常陪伴家人,但好在家人们都很理解并支持她的工作。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马蓉蓉:平时小孩的接送、做饭就全部都交给老人了,孩子也很理解我们的工作,他也习惯了吧。像我之前心脏备班的话,经常经常半夜和晚上陪他玩,然后突然一个电话打过来了,说这边有手术了,我就跟他讲妈妈要去做手术了,他都知道,他都能说出来我做手术的名字。
在医学界流行着一句话:“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马蓉蓉告诉舒玲,她为能够从事这份职业而感到
自豪。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马蓉蓉:由于工作原因不能跟家人在一起,但是我们的病人恢复的特别好,本来他可能都生命垂危了,但通过我们的努力,他不仅是抢救成功了并且生活质量也恢复了,这种情况下,我们真的会非常欣慰,觉得一切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也许没有阖家团聚的温馨一刻,留下的是无影灯下忙碌的身影;也许没有走亲访友的欢声笑语,却有服务患者、守护生命的别样温情。休息片刻,马蓉蓉戴上口罩,又回到手术间,投身到了忙碌的工作之中。
来源丨扬州广电“扬帆”手机频道
编辑丨万园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