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后宫涉政的情况并不在少数,但最终下场大都比较悲惨,甚至会遭到灭门之祸。

也正因如此,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能够改制成帝的仅有武则天一人罢了。

按理说,她的行为比那些后宫干政的女性更“过分”,为何后世评价却一片向好?



年少入宫

如果皇宫中出现“母强子弱”的情况,很容易出现“后宫摄政”的情况,比如汉朝初期的吕雉。

作为汉朝的开国皇后,她在刘邦微末之际就嫁给了对方。

而且在开国之初,还用狠辣手段,为刘邦铲除了不少权臣,其手段和权柄不容小觑。



巧合的是,太子刘盈性格又十分懦弱,所以刘邦一死,吕雉立马靠着临朝称制掌握权柄。

而且在建朝之初时,吕氏一族就在刘邦身边共事,手中也握着不少的权力。

在多方因素的影响下,吕雉这才能做到了权倾朝野。



但是武则天不同,虽然她也出生在一个权贵之家,但武家也仅仅是在李渊起兵时提供了财力支持,并未有过显赫战功。

而且她入宫的时候,还只是一个年仅十几岁的少女,无权无势的她,又是怎么做到女皇的?



其实这一切都要归根于武则天的性格。

与现代不同,在古代,男尊女卑是烙刻在很多女性思想中的,也正因如此,很多女性不敢争取自己的利益。



但武则天不一样,她的母亲来自于隋朝权贵之家——杨家。

在父亲去世后,面对同族亲属欺压时,母亲并未选择忍气吞声,而是果断离开武家,回到长安城娘家。



来到长安城后,武则天靠着惊艳绝尘的容貌,很快赢得了京城王公贵族子弟的青睐。

虽然前来求亲的人很多,但她始终没有选择出嫁,而是耐心等待属于自己的良缘。



只是没想到,她的美貌竟然传到了皇宫里面,被唐太宗李世民知道了,直接被召入皇宫,封为才人。

如果是普通人,能被皇帝看中,召入后宫,这是莫大的荣幸。



但对于出身豪门的武则天来说,她家中不缺钱,更不缺权势,完全没有入宫的意义。

而且当时她才14岁,唐太宗都已经39岁了。

即便武则天能进入后宫,她也很难博取一席之地,大概率会沦为边缘人物。



正如她猜想的那样,入宫之后,李世民直接把她遗忘在角落里,不再过问。

而她也只能和其他大部分宫女一样,做着最基础的工作,甚至还要做驯马之类的苦差事。

面对如此困境,武则天又是怎么走出来的?



治国之术

虽然史书对武则天入宫后的生活描述甚少,但从只言片语中,我们依旧能窥知一二。

首先是第一件事,入宫前,母亲知道她被皇帝看中,便预料到女儿入宫后必然不易,忍不住掉下眼泪。



而武则天见到母亲哭泣,反而如同男子一般,对母亲说:“能够侍奉天子,是多少人修不来的福分,您应该祝福我。”

如果这出自一名成年人之口,还是可以理解的,关键说出这句话的武则天还是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儿。



第二件事发生在后宫中。

当时有一匹烈马难以驯服,让很多驯马高手都望而却步,而武则天却能快速驯服。

于是,李世民便问其驯服方式。



武则天则表示,烈马如猛士一样,如果仁慈不能将其驯服,那就动用武力。

如果武力也不能将其驯服,那就只能杀掉它。

在那个女性无法接受正统教育的时代,谁都不知道她是从哪里学到的“屠龙之术”。



从这两件事情中,我们就能发现武则天性格上的优点。

第一个优点便是她面对困境,从不会自怨自艾,而是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

第二个优点是她小小年纪,竟然能从驯马一事上,学会了治国安邦之策,可见其天赋惊人。



虽然武则天长得很漂亮,性格上也雷厉风行,但实在勾不起李世民的兴趣。

她依旧是后宫中无人在意的五品才人,地位卑微。

不过此处不开花,自有花开处,一次偶然间,她在后宫中遇到一名青年才俊,两人逐渐暗生情愫。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李治。

本来李治是没希望做太子的,不曾想,前太子李承乾和李泰两人为争夺皇位,最后遭到李世民的打压,双双被贬。

这样一来,李治稀里糊涂地成为了太子。



虽然李治成为了太子,但武则天是李世民的妃子,无论怎么看,两人都不可能有关系。

既然如此,那两人又是怎么走到一起的?



改制称帝

李世民驾崩的时候,武则天和大部分妃子穿上青衫,入寺为尼,常伴青灯古佛。

在当时,出家就相当于舍弃所有凡尘身份。

在第二年的时候,李治来寺庙祈福的时候,两人再度相逢。



而当时的皇后正与另一名妃子争宠,她在得知李治与武则天的暧昧后,便想方设法,将其召入后宫。

于是,武则天莫名其妙地卷入了一场后宫之斗。

当时皇后和妃子都想打倒对方,但她们万万没想到,最后是武则天靠强硬的手段打倒两人,独自上位。



坐上皇后之位后,武则天对权力的渴望更甚。

她不甘心一直居于后宫,在两宫六院中斗来斗去,她的目标是三川五岳的天下!

于是,她想尽一切办法,争取在朝臣和政事中展露强势手段。



而李治的身体也不太好,有一段时期,朝堂之事需要全权交给武则天来处理。

而她也不负众望,不但能将天下政事处理得井井有条,甚至还把全国女性地位提高了好几个档次。



在李治去世后,虽然皇帝是其子李显,但真正的掌权人已经换作了武则天。

后来,她为了能更好的掌握权力,找了一个借口将李显罢免,改立更听话的李旦。



自古后宫摄政者,自然会遭到各地藩王权臣的不满,于是他们私下纠集数十万士兵,打算起兵讨伐武则天。

武则天则借助这个机会,不但派兵镇压了起兵造反的大臣,还坚定了自己改制称帝的想法。



于是,在六十七岁那年,她一改李姓唐朝的制度,让天下改姓武周,成为历史第一位女帝。

虽然称帝了,但她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无论是朝堂上下,还是天下百姓,都认为天下属于大唐李氏,而非武周。



这时候她也年近古稀之年,身体和精力远不如当年,她也想过改立武姓为帝位。

但在多方压力下,最终还是选择还位于李姓。

而且为了避免自己死后,武姓遭遇汉初吕氏的灭门之祸,她在临终前做了一件事,特意将太子李显叫到身边。



为了保住武氏后人,她对太子李显说了八个字——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李显听到这句话,自然知道母亲的用意。

毕竟她为名利拼搏了一辈子,能够说出这十个字,说明她确实不忍心武氏一族就此灭亡。



鉴于武则天主动交还了帝位,李显登基称帝后,选择对武氏一族手下留情,并未展开大规模报复。

同时,他也保留了母亲武则天的帝位,让其名垂千古。

而历史上也对这位女帝十分包容,肯定了她许多做法,古代女性地位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