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白宫不到一个月,特朗普就再次挑起了中美之间的关税冲突,试图通过加税逼迫中国在贸易等问题上让步,但在等了3天后,希望和中方开启通话的特朗普,没有等到预想中的跨洋电话,反而是在大年初七等来了中国的强力反制。
【重返白宫不到一个月,特朗普就再次挑起了中美之间的关税冲突】
中国财政部发布公告称,中国将从2月10日起,对部分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其中对煤炭、液化天然气等产品的加税额度为15%,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等产品的加税额度为10%。
在这份公告之中,中国政府提到了,特朗普政府以芬太尼等问题为由,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一事,明确了此次加征关税就是一次对等反制。
在通过加征关税展开对美反制之外,中国宣布已将美征税措施诉至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准备通过法律手段确保我方的合法利益。
特朗普政府此次对中国、墨西哥、加拿大三国加征关税,表面上是因为芬太尼、非法移民等问题,但在中加墨同为对美贸易顺差国的背景下,特朗普政府真正关心的其实还是贸易问题。
【中国对美方展开了一次对等反制】
所以,特朗普政府此番加税的首要目标不是通过加税,让中加墨三国在芬太尼等问题上进一步配合美国,而是要逼三国主动向美方低头,为美方日后继续通过加税等手段施压,逼迫三国作出更多让步,为美国企业争取更多利益,争取将更多产业链搬回到美国本土创造条件。
从这个角度上看,中加墨三国现在不能轻易向美方低头,让自己在这场与美国的外交与经济博弈之中处于下风。
只是由于加拿大、墨西哥两国的地理位置以及综合实力问题,两国政府最终没能完全顶住压力,在威胁要展开反制,对美国商品加征关税的同时,两国高层仍旧拨通了白宫的电话,与特朗普进行了沟通,以加强边境管控等承诺,换取了1个月左右的“缓刑期”。
【特朗普等到了加拿大与墨西哥方面的电话】
特朗普在接到这两通电话后,十分自信地对外表示,他预计在24个小时内,中方高层也会拨通白宫的电话,与其进行沟通。
但现在的事实证明了,中国的反应已然超出了特朗普的预料,对等反制来的很快,向美方证明中国不会在相关问题上对美国做出让步。
这主要因为,中美关系与美加、美墨关系截然不同,中国也有能力在抵御美方加税带来的冲击之余,针对美方的要害展开足够强力的反制。
以液化天然气(LNG)领域为例,特朗普第二任期内的重要举措,就是要调整美国的国家能源政策,结束民主党推行的“绿色新政”,重振美国本土的化石燃料行业,LNG出口又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环。
【扩大LNG出口是特朗普这一任期内在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目标】
而在全球范围内,美国LNG的主要出口市场就是欧洲、东亚。欧洲市场的份额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已经被重新瓜分完毕,美国确实拿到了最大的那份蛋糕,但在欧洲经济放缓等因素的影响下,欧洲市场能够接收的新增LNG产能有限。
以中日韩三国为主的东亚市场,就成为特朗普能否实现LNG出口快速、持续增长的关键,其中经济体量最大,能源需求最旺盛的中国,自然是美国能源企业最为看重的。
在过去5年中,中国已经与美方签署了诸多LNG进口协议,如果所有协议都能够正式进入执行阶段,美国每年能够向中国出口的LNG总量,有望从现在的每年三四百万吨,增加到每年2000万吨左右。
一旦中方的最新关税措施落地,不仅这些协议的落地将受到影响,美国LNG的竞争力将会进一步下降,使得美方在与俄罗斯、中亚、波斯湾等天然气产区竞争中国市场的过程中落于下风。在美国的政治体制下,白宫方面必然会感受到来自能源领域的压力。
而且,LNG只是中国此番反制的一个切入点,对美国出口原油、农用机械等商品的关税措施,也是异曲同工。在特朗普正式宣布加征关税之前,美国商业界就对其行动表示了担忧。
至于特朗普在签署加税命令时所说的,如果中加墨三国展开反制,美方将升级关税手段一事,中国应该也有所准备。一旦美方变本加厉,中国也可以及时通过提升加税额度、扩大加税商品范围等方式展开反制。
当然,美国依旧是中国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是中国商品重要的出口目的地,中国现在展开对等反制,不代表中国已经决定放弃美国市场,也不代表中美在贸易问题上不可能展开磋商。
中国愿意通过磋商消除中美贸易分歧这一点从未改变。但只有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中美才能够真正通过磋商解决问题,共同确保中美经贸合作的稳定进行。美国政府这种单边主义行动,只会增加中美磋商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