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大吉 阖家团圆
春节
作为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佳节
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着深远的意义
它不仅仅是一段假期
更是一种文化符号的传承
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
历史记忆、价值观念、民俗风情和民族精神
这一举措确保了春节的
传统习俗、庆祝方式等
能够在现代社会的浪潮中
得以完整保存
并代代相传
利川,地处湖北西南边陲,山水灵秀,有着独特的地理风貌。这里是巴楚文化的交融之地,多民族聚居,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与汉族同胞共同生活,多种文化相互碰撞、融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利川文化。而这种独特的文化底蕴,在春节习俗上有着淋漓尽致的体现。
利川春节习俗之年前准备
杀年猪
进入腊月,利川的乡村里就开始弥漫着浓浓的年味。杀年猪是其中一项重要活动。这一天,主人家早早地请好杀猪匠,左邻右舍也会前来帮忙。肥猪被宰杀后,主人家会热情地用新鲜猪肉招待大家,猪血旺、粉蒸肉等特色菜肴摆满了桌子。这种习俗不仅是为了筹备过年的肉食,更是一种邻里间团结互助、分享丰收喜悦的方式。
打糍粑
糯米在利川春节的美食谱里占据着重要地位,打糍粑便是对糯米的一种精彩演绎。将蒸熟的糯米倒入石臼,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手持木杵,你一下我一下地用力捶打。在有节奏的捶打声中,糯米逐渐变得细腻柔滑,最后被捏成一个个圆圆的糍粑。糍粑象征着团圆,也是拜年时走亲访友必不可少的礼品。
扫扬尘
在年前,家家户户都会进行大扫除,利川人称之为“扫扬尘”。这是对过去一年的清扫,也是迎接新年的积极准备。人们会将家里的每个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寓意扫除旧年的晦气,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春。
利川春节习俗之除夕团圆
贴春联
除夕当天,贴春联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利川的春联内容丰富多样,既有表达对新年美好愿景的通用春联,也有融入了当地风土人情的特色春联。红红的春联贴在大门两侧,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氛围。一些能写一手好字的老人还会成为邻里间的“红人”,为大家书写春联。
祭祖
祭祖是利川人除夕的重要仪式。一家人会来到祖先的坟前或者在堂屋中供奉祖先的牌位前,摆上丰盛的祭品,包括腊肉、米酒、水果等。然后按照长幼顺序依次上香、磕头,缅怀祖先的功绩,祈求祖先保佑家人平安幸福。这种祭祖仪式体现了利川人对家族传承的敬重和对祖先的感恩之情。
年夜饭
年夜饭是除夕的重头戏。利川的年夜饭可谓是一场美食的盛宴。餐桌上摆满了各种特色菜肴,如利川腊猪蹄炖山药,腊猪蹄的咸香与山药的清甜完美融合,营养丰富;还有合菜,将粉条、豆芽、肉丝等多种食材混炒,寓意团圆和睦。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共享这一年中最温馨的时刻。
利川春节习俗之新春庆祝
拜年
大年初一,利川的大街小巷、乡村小道上都是拜年的人群。晚辈们会穿上新衣,早早地起床,给长辈们拜年。拜年时,晚辈要向长辈行鞠躬礼或者磕头礼,长辈则会给晚辈们发红包,祝福他们健康成长。这种传统的拜年习俗,增进了家族成员之间的亲情,也传承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玩龙灯
玩龙灯是利川春节期间最热闹的民俗活动之一。龙灯队由村里的青壮年组成,他们舞动着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龙灯走街串巷。伴随着欢快的锣鼓声,龙灯时而盘旋、时而腾飞,所到之处,鞭炮齐鸣,人们欢呼雀跃。龙在利川文化中象征着吉祥、繁荣,玩龙灯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幸福美满的祈愿。
唱山民歌
利川有着丰富的山民歌文化,春节期间,也是山民歌传唱的高峰期。在家庭聚会或者乡村的公共活动场所,男女老少都会一展歌喉。山民歌内容涵盖了劳动、爱情、生活等方方面面,歌声悠扬婉转,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利川文化传承的生动体现。
春节习俗传承的现状与展望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利川的春节习俗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一些传统习俗在年轻一代中的传承出现了断层;现代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传统春节习俗的重视程度。近年来,利川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春节习俗等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通过开展民俗文化活动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了解和喜爱利川的春节习俗。同时,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对利川春节习俗进行宣传推广,让远在他乡的利川游子能够回味家乡的年味,也让更多的外地人认识到利川春节习俗的独特魅力。
在未来
我们相信
利川的春节习俗
将在非遗的光环下
继续焕发出勃勃生机
它将不断吸收现代社会的积极元素
在传承中创新
成为利川人民心中永远的文化瑰宝
吸引着更多的人来感受
利川春节的独特魅力
来源:指间利川
编辑|胡 丽 审核|程庆伟
抖音团购|网红经纪|社会服务|智慧教育
商务合作 13597795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