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最善战三人白崇禧、薛岳、孙立人,和少衰

邵旭峰

国军毫无争议第一帅才白崇禧

在国军内部,基本没有人不佩服白崇禧在军事方面的通盘谋划和具体方略,所以,即便他是桂系首脑,也几乎一直在军事决策最高层——当然,这也体现了中正在一定程度还是知人善任的。



1937年8月2日,白崇禧奉蒋介石命令飞抵南京,主持对日作战通盘谋划,制定六条总原则:1.战争指导方针,维护国家独立与完整,争取民族自由与生存,积极争取和平,如果无法争取和平,要举全国之力进行持久消耗战;2.备战时的指导大纲,必须要整顿军备、整编军队,提高军队实力,开发资源等,并实行征兵制度,要将国民军训普及开来,制定整军五年计划;3.整顿军事教育,实施庐山训练,提高军队人员的素质与技能,并促进精神团结,增进国军战力;4.政治上,坚持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原则;5.要向国际社会揭发日本政府侵略中国阴谋,争取国际社会同情和支持;6.实行法币政策,战争时需要的财力、物力、日用品和粮食、军需等物资,要谋求自给自足。

关于抗日战争指导大纲,白崇禧依据时机不同将抗战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消耗战”。日军想要依靠先进的装备在短期内消灭国民党野战军,达成速战速决的目的。所以此时期采取“以空间换取时间”战略,避免与敌人决战以保存实力,以部分兵力牵制敌人消耗敌军实力,主力诱敌进入山岳地带,使其装备的优越性无法发挥,从而奠定长期抗战的基础。

第二阶段为“持久战”。武汉会战后,由于国军主力退守西南山岳地带,战场扩大,地方会因兵力不足而变更速战速决战略为以战养战,由攻势转为守势。因此此阶段的战略大纲为“积小胜为大胜”,将有限的正面进攻和广泛的敌后游击战相结合,消耗敌军实力,并加强沦陷区管制,以阻止敌军补给物资,将其困守于点、线,破坏其以战养战策略。

次年5月,毛版论持久战出炉。

第三阶段为“反攻阶段”。此阶段国军战斗力充实,对敌军发起大规模进攻,收复失地。

抗战中的多次大的会战,白崇禧都是直接总体指挥者,当然,蒋介石也直接干预,加上派系林立,经常搞成一锅粥。

相关百科介绍:抗战结束后,蒋介石出任总统,白崇禧被任命为国防部长,在上任前,白崇禧赶赴东北,指导陈明仁等制定作战计划,并亲自督战,国民党军队取得阶段性胜利,白崇禧下令继续进军长春,重创林彪部队。

之后白崇禧向蒋介石提出继续追击东北共产党军队、占领东北,未被采纳,白崇禧回到南京出任国防部长——该年6月,蒋介石迫于美方干涉与各界主和派压力,两次下令停战,林彪部队得以喘息休整,之后逆转东北局势,取得最终胜利。

其它略。

国军第一攻坚:孙立人

孙立人之所以能打,基础是他能练兵,其练兵堪称国军第一人,所以攻坚基本就也是,他几次基于一支烂兵和垃圾而练,成为精兵,以之作战、无往不利,这点让蒋介石和其他国军高层颇为忌惮。



孙先生立人早年留学美国,在军校中学到大量西式战法,结合历代中国战例,得到自己的独特体悟。

抗战之前,孙立人从美国回国,出任税警总团团长,期间,孙立人独创了“孙氏操典”,把这支纨绔散兵练成精兵。

抗战开始,孙立人率领他训练的税警团在苏州直面日军,死打硬拼、双方都死伤惨重,孙立人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其税警部队受到直接领导宋子文、孔祥熙等嘉奖。

之后孙立人开始转变战法,重创日军并坚守阵地。之后身受重伤,前往香港疗伤,期间,他的税警总队被编入胡宗南序列——孙立人听闻之后,决定再次组建和训练一支部队。

1938年11月,孙立人在长沙重建了税警总团——财政部缉私总队,两年之后,这支部队再次成为精锐部队,但军统头目戴笠看中这支部队,想办法要据为己有(应有蒋介石授意?)最后,戴笠拿走3个团,孙立人手留3个团,之后扩编为38师,孙立人出任师长,进入缅甸作战。

第一次入缅作战,孙立人率部取得“仁安羌大捷”,战斗中,孙立人率领的不足千人的装甲兵团,击败至少5000日军,成功解救了包括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上将在内的7000多名英军及被日军俘虏的英美记者、传教士等500余名,是役,日军死亡至少1200人,孙立人部队伤亡500多。

此战赢得了世界赞誉,英国人将其比作“第二次敦刻尔克大撤退”。为了表彰他们的英勇表现,英国国王乔治六世授予孙立人“帝国司令”勋章,美国总统罗斯福也授予他“丰功”勋章,蒋介石授予云麾勋章。



1942年7月,中国驻印军升级为军级单位。8月,孙立人的新三十八师和第五军新二十二师进驻印度比哈尔省兰姆珈,进行美国军械装备的训练。

1943年2月,驻印新一军组建,郑洞国担任军长,孙立人出任中将副军长,孙立人率领38师作战。

之后孙立人所部取得控制胡康河谷、攻取孟拱城、攻占南坎地区、攻占芒友等一系列胜利。

孙立人所率部队,在缅甸两次作战中,总毙伤日军应该在8万到10万。号称南天柱。

由于表现卓越,在美英两军和两国引起极大震动,孙立人被称为“东方隆美尔”。

抗战结束后,孙立人赶赴广州等接受日本投降:





由于战功卓越,抗战结束后,孙立人连同陈明仁等被蒋介石派往东北,1946年8月,孙立人被任命为东北绥靖副司令,同时兼任新一军军长以及长春警备司令。

但孙立人在东北的作战连续失利,1947年4月,蒋介石将他从长春调到沈阳,任命为东北保安司令部副司令长官,并将新一军交给了黄埔军校出身的潘裕昆。8月,孙立人被调离东北,被任命为陆军副总司令兼驻南京陆军训练处处长。之后被调往台湾,在台海凤山基地继续进行新兵训练。

孙立人在内战中的表现,远不如白崇禧和陈明仁,和薛岳差不多,属于“内战外行、外战内行”型。

之后,美国方面着意让孙立人代替陈诚出任台湾省主席。

1949年9月,蒋介石任命孙立人为国民党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台湾防卫司令”,与陈诚一同营造台湾防线,孙立人制定并实施了台澎防卫计划,建立了全岛防卫工事体系,并对台湾约80万名军队进行了整训。

由于孙立人和麦克阿瑟以及华盛顿都有良好关系,所以蒋介石颇为忌惮,1950年孙立人虽然被任命为“陆军总司令”兼保安总司令,但没有指挥权和人事权。

之后孙立人多名手下被怀疑为“共谍”,致使当年东北作战失利。

1954年,孙立人被免去陆军司令职务,改任总统府参议长。

1956年开始,孙立人被软禁,时间长达30多年。

在具体的战斗中,孙立人能势如猛虎、同时灵活多变,其战法结合中西、深得古代名将之法——就具体之战而言,谁也不能自信打败孙立人,当然,内战除外。

孙立人之拉队伍和练兵,更是国军第一。

国军中,纠缠和日军厮杀,第一孙立人;坐住和日军打,第一薛岳。

国军第一守,薛岳:

薛岳和国军总帅白崇禧都是名将,但两人战法与性格迥异,在抗战期间,矛盾不少,但各有打法、也各有所长。



1938年,薛先生岳出任第一兵团司令,接替张发奎指挥南浔战事,重创冈村宁次军力,取得万家岭大捷。

1939年,薛先生岳出任湖南省主席兼第9战区司令,开始长沙保卫战,总共进行4次长沙会战,坚持到1944年6月,5年,才放弃长沙——在整个抗战时期,如此拒日,无人出其右者,举目环宇,能如此抗德日者,也唯···



当时,日军已经攻陷东北和华北大部、东部以及东南,如同潮流漫向西南,湖南及长沙成为重庆最后一道屏障,薛先生岳雄踞长沙、扼日军狂潮达5年之久,实为砥柱。

期间,薛岳以及独创的内八字和天炉战法,极大重创日军,有说日军因此死伤二十多万···

日军漫华,虎踞长沙。
怒扼狂潮,定海砥柱。
五载炮火血和泥,气吞宇内伟丈夫。

第四次长沙会战以失利告终,其背景是豫湘桂大会战的失利——这场战争,是日军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组织的一次会战,其深知国民党军队最大的问题是派系林立,而统一行动是日军的最大优势,于是乎,日本由驻华总司令畑俊六统一指挥,在几个省同时发起战争,在战争中,日军互相呼应、统一行动,而国军则缺乏统一调动、各自为战,于是乎被逐一击破,包括第四次长沙保卫战的失利。



由于豫湘桂战役的全面失利,如果不是美军在太平洋战场开始逐渐攻到日本近处,后果不堪设想。

根据有关资料,二战中,美军直接打死日军最多,在120万左右,国军打死30多万,苏联人搞了10左右······

最后是少衰,把日本放进关···该衰晚年也承认是自己放进来的,不是中正······当时w主张打、并飞到华北督之···后来由于和中正的斗争、也看到貌似希望不大了,于是乎·····

当时如果少衰能在东北怒抗日军,并通电全国世界,号召支援,谁能不支?怎会有····

被宣为少衰···贼眉鼠目

公号:邵旭峰域

备:邵旭峰传媒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