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春节,与2025年春节同一天,都是1月29日,大年初一。
这一天,华夏大地的天南地北呈现不同景象。
东北人民家家户户喜气洋洋,欢庆解放后的第一个春节,终于可以安安稳稳在家吃团圆饭,而不用担心或是日本鬼子或是国民党兵踹开门来烧杀抢掠。
华北呢?春节前的半个月,天津战役结束,守军悉数被歼,陈长捷被活捉。傅作义将军接受和平起义,北平城内再也听不到枪炮声了。
华东方面,战火于1月10日结束,杜聿明以下数十万国军被消灭。二野、三野大军一边欢庆新春,一边厉兵秣马准备向江南进发。
山西、陕西战事仍然胶着,不过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阎锡山、胡宗南都已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
而在浙江奉化溪口,仿佛一片世外桃源。这座与世隔绝的小村镇,迎来了最尊贵的客人:蒋介石一家。
一、蒋氏归乡
蒋介石于1949年1月21日宣布下野,回到溪口老家。
溪口蒋家人丁茂盛。蒋介石之父蒋肃庵在溪口经营一间玉泰盐铺,肃庵死后,蒋介卿、介石和瑞青三兄弟分家,老大介卿分得盐铺,老二介石和老三瑞青分得丰犒房。
关于丰犒房的来历,有人说最早并不叫这个,蒋介石发迹后改为丰犒,丰邑、犒京,都是周代的京师。蒋介石给两个儿子起名,曰经国、纬国,联系起来看,介公这帝王情结可是浓重的很。
国民党大佬于右任给蒋介石面子,手书“武岭”二字,命人刻成匾额,挂在溪口镇入口之处。武岭即溪口镇东之山,此地也有称呼作武岭的。
1月29日即是农历春节,大年初一。
蒋介石一家过春节并没有住在象征帝王之居的丰犒房。
一来房子老旧,蒋家人住惯了城市里的富贵之居,丰犒房阔气倒是阔气,生活上不方便。
二来丰犒房地处溪口街心,四周都是老百姓家房子,不利于警卫。
三来蒋介石是个孝子,思念亡母心切。
故而住在母亲墓地之旁的别墅“慈庵”。这里地势比较好,便于警卫,一家人住着也不那么显眼。
1949年这个春节,溪口过得相当热闹。除了蒋家一家人,还有一群国民党大佬来到这里陪着蒋介石过春节,如张群、陈立夫、郑彦棻等人。这是蒋介石青年离家36年后,第一次在溪口老家过年。当然,他自己或许想不到,这也是他在老家最后一个春节。
1月29日大年初一,溪口方圆50里内的乡人,举行灯会、舞龙灯等传统社火会向蒋介石致祝福。蒋介石率子孙齐聚母亲坟前,祭祀怀亲。
蒋母王采玉之墓是独墓,未与蒋父合葬。蒋父死时坟墓建有四穴,蒋父肃庵与夫人徐氏、孙氏合葬,留有一穴给王采玉。玉采玉生前曾向蒋介石交代,死后不要把她和丈夫葬于一墓,若合葬她势必成为老三。1921年6月14日,王采玉心脏病突发去世,蒋介石便遵母命,在溪口白岩山挑了块风水宝地安葬母亲。
按中国传统规矩,子孙都要向先人坟墓磕头,不过蒋经国之妻蒋方良是苏联人,不接受这样的礼仪,只是按俄式礼仪鞠个了躬。
蒋介石虽然生气却也管不了。
家事不同于国事,强制命令不好使。这位儿媳虽说不通中国之礼,但人家对蒋经国着实够情义,当年在苏联两口子于困境中结合,那也是患难夫妻。只要蒋经国不嫌弃,谁也不能强制她做什么。
蒋方良一生倒也颇有福报。蒋氏父子去世后,宋美龄亦长居美国,按蒋家惯例她就成了第一夫人,但她毫不参与政事,只是深居家中含饴弄孙,最后88岁高龄福至命终。
二、最忙的闲人
这点堵其实没什么,蒋方良添的堵,远不如另一位贵妇。
蒋介石退居溪口,虽云下野,手里仍把持着最高权力,号称是世界上最忙的闲人。
当时溪口架上了电台,据说有七部(此语出自《李宗仁回忆录》,但此书自夸粉饰者多,批评蒋氏者亦多,有些数据不能信),但真正能找到相关证据的只有两架。就两台其实也够用了,足够蒋介石控制各地的军政大事。
蒋虽下野,只是辞去所谓的“总统”之职,仍是国民党总裁,对所有党政军大佬仍可控制。李宗仁虽在台上担任代总统,但中央诸大佬都是蒋系人物,与李宗仁存有深刻的派系矛盾,并不愿接受他的领导,故蒋介石的幕后操纵仍非常有力。
李宗仁对代总统之代字耿耿于怀。他找到国民党总统府秘书长吴忠信,要求修改蒋介石的文告,让他承认李宗仁接任正式总统,拿掉这个代字。
吴忠信说,修改文告必须请示蒋介石本人,蒋介石接到请求后不理不睬。李宗仁一气之下以辞职威胁,吴忠信说:“德公,我愿以老朋友的资格劝你,你是知道蒋先生为人的。你应该知道自己现在的处境。南京现在特务横行,你身边的卫士都是蒋先生的人,你还在争些什么呢?争的不好,在这种局面下,任何事皆可发生,你自己的安全,可能都没有保障啊。”
吴忠信这些话都是有所指的。早在淮海战役期间,蒋桂矛盾激化,白崇禧既不愿担任华中徐州两大剿总司令长官,又扣住宋希濂十四兵团不使东进援徐,李、白又积极策划倒蒋,蒋介石遂命保密局谋划暗杀李宗仁。
毛人凤命沈醉、秦景川、王汉文三人组成特别行动小组,他们安排特务住在李宗仁官邸对面时刻盯梢,所用子弹都浸上致命毒药,沾血立毙。只不过局势快速恶化,蒋介石不得不借助李宗仁在台上撑持,才没有最后下令暗杀。
李宗仁对这些都心知肚明,听吴忠信这么一说,也不敢再要求什么了。
蒋介石在溪口的电台因之运行的更加畅通,电波于无声中传递着总裁命令,把一批又一批黄金白银运往台湾,一批又一批军队遵令调往华南和西南。李宗仁本意要把防守长江的部队调往湖口以西,以为桂系部队提供捍蔽,使其顺利撤往西南。但蒋介石执意调往湖口以东,使其保卫东南半壁,为嫡系部队撤往福建沿海提供遮障。
两下争执,最后自然仍以蒋介石意旨为准。
1949年大年初一这天,蒋介石召见匆匆赶来的行政院秘书长黄少谷,要他先把国民党中央党部迁到广州。
三天后,也就是2月1日,行政院长孙科也在蒋介石暗示之下把行政院机关搬迁到广州,搞得国民政府“府院分裂”,南京只剩下代总统办公处,李宗仁几乎成了光杆司令,然纵使被蒋介石如此玩弄操纵,李宗仁也是徒呼奈何。
蒋介石虽然对国府保持着控制力,对世界上的其他事却渐渐失去了控制,连他的夫人都有点不听话了。
三、夫人为何不归?
宋美龄并没有陪蒋介石回乡过年,直至90多天后蒋介石乘船离开浙江,也没有回来。
夫人去哪里了?为何一直不归?
宋美龄于1948年11月28日乘美国海军的军用飞机,从上海飞到美国旧金山,11月30日抵达华盛顿,开始游说美国政府,求美国继续坚定支持国民政府,并向蒋介石集团提供军援。
宋美龄上次于1943年访美,成功获得美国巨量援助,堪称中美外交史上的经典之作。此次美龄到访,美国政界却极为冷淡,对援助蒋介石甚为不满,称美国援助的物资和武器,全都因为国民党将领的无能和腐败,而都转移到中共军队手中。
那些把锦州城轰塌的105毫米榴弹炮,无一不是美国万里迢迢送到中国,而后被解放军缴获的。
蒋介石看到美国报纸如此报道,顿时来了火,发电报要求夫人不要对美国人寄托多大希望,从速回国。
宋美龄对蒋介石一直百依百顺,这些却并不同意。她经过种种努力,约到与美国总统杜鲁门见面,得到杜鲁门一句空泛的表态:仍支持蒋氏军事消灭共军的政策。
美龄遂致电蒋介石说:“明知事实困难,惟不得不以忍辱负重之决心为国为兄尽最后之心力,故不能轻言即返。兄须知任何国家改变政策绝非一二日内可办到。美当局对我政策现正渐渐好转之时,故妹必须得到最后之答复方能离美。否则将激起美方更深之误解,国内重大之恐慌。”(此报系《宋美龄年谱》摘引台北相关史料。)
但美国实际情况并不是只有宋美龄一人掌握,蒋集团驻美国的外交和特务人员无时无刻不在向国内传递消息,蒋介石对美国的冷淡态度洞若观火,在国共绝对实力发生逆转之后,再希望美国大量援助几为不可能之事。
故蒋介石不再跟夫人废话,直接发电要求美龄从速回国。
美龄仍置之不理,致电蒋介石,事态仍有转机,不能回国。
后来又经过几番拉扯,蒋介石心心念念夫人能在春节前回国,与其一起返乡,结果愿望落了空。
美龄一封电报甚至触怒了蒋介石,她说,溪口恐不安全,还是到广州或到台湾才好,甚至不妨到加拿大暂住。
蒋介石是一个纯粹而坚定的民族主义者,对美龄这种随意的、有损领袖威严的提议实在无法可想。
接报后十天,1949年2月11日,蒋介石再电美龄,速速回国,啥也不要干了。
美龄回电说,身体有病,须在美国治疗,如果她在纽约的活动会影响蒋介石政策的执行,她将避居乡间。蒋介石此时正因长江防线无法支持、国共谈判无法进行而烦恼,不客气地回电说,你就算看病也不要在美国!
对美国的嫌弃溢于言表。
此后几番拉扯,不管蒋介石怎样发怒,美龄就是不回。虽说要到一点点军火援助,但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渡江战役之后,蒋介石离开奉化溪口,先到上海,再到广州,又到重庆、成都,希望给残余军队打气,但都没有什么用。1949年12月10日,蒋介石从成都匆匆逃离,飞至台湾岛上,此后足迹再未踏上大陆。
宋美龄百般求告美国政界,彻底断绝希望后,终于在1950年1月13日,由美国先飞至马尼拉,又飞到台湾,夫妻终于团聚。
此时大陆基业已然全部丧失,蒋宋重见,唯有泪千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