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万家团圆。在靠近中吉边境线的乌什县亚曼苏柯尔克孜族乡,有这样一群女子,她们在人迹罕至的执勤点,身着清一色的护边员迷彩服,与寒风中的猎猎国旗为伴,度过了一个别样的春节。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1月30日,在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阿克苏边境管理支队乌什边境管理大队8号边境执勤点,玛依热·买买提、布威麦热耶姆·麦麦提玉散等14名女护边员一边吃饭,一边跟着回放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豫剧《花木兰》经典唱段学唱。
在这群平均年龄只有25岁、从疆内外多所大中专院校毕业不久的女子心中,忠诚孝顺、又美又飒的花木兰并不陌生。玛依热告诉记者:“我和小姐妹都在亚曼苏(亚曼苏柯尔克孜族乡的简称)长大,从小就见惯了长辈们一趟趟上山护边,护边情结已经植入了血脉。2017年有了女子护边队之后,还在上学的我们看到很多女性报名要当护边员,也产生了有朝一日回到家乡护边的想法。”
“巡边护边苦不苦?”记者问。
她们笑了。在她们看来,现在护边员的工作、生活条件,和父辈相比可以说有天壤之别。拿春节来说吧,执勤点有各种食物和生活用品,有电视、手机信号,和在山下过年一样温暖。
亚曼苏柯尔克孜族乡党委书记刘莉介绍,亚曼苏一带的执勤点都处于边境一线的“无人区”,冬季气温常在零下20多摄氏度,夏季气温常达30多摄氏度。边防官兵、边境派出所民警和护边员工作非常辛苦,他们以苦为乐的精神,值得学习。
“吃这点苦不算什么,对我们来说,反而是一次圆梦、一种磨练,我们又成长了。”当护边员不到一年的布威麦热耶姆说。
布威麦热耶姆2023年6月毕业于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原本她打算结合所学的导游专业找工作,然而一场地震,改变了她的想法。“在地震发生后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党的温暖、祖国的强大。我能为祖国做点什么?当时,成为一名护边员是我最强烈的愿望。”她说。
“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干杯!为我们的无悔选择干杯!”由于除夕夜和大年初一要执勤巡逻,在交接班时才腾出时间备了团圆饭。女护边员们端起饮料干杯。
聚餐中,迪里努尔·买买提接到了同为护边员父亲买买提·克然木的问候电话。她的父亲在距离8号边境执勤点4公里的边境警务站工作,大年初三父女俩下班后,父亲开车顺路接她回家。倒班休息的几天里,她会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和父母一起进城看社火、逛巴扎、走亲戚,“护边为什么快乐?因为生活这般美好。”迪里努尔说。(张治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