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菲能源部长拉斐尔·洛蒂拉接受彭博社采访时大吐苦水,声称中菲关系紧张阻碍了该国海上能源勘探。洛蒂拉表示,在这种情况下,菲方期待与美国公司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展开合作。据洛蒂拉所说,现在,有美国公司对菲律宾的石油和天然气项目感兴趣。
但他拒绝透露这些有合作意愿的美国公司的名称,只说其中一些公司可能是重返该地区的投资者,可能的合作项目“位于(菲律宾)群岛深处”。
菲律宾能源部长拉斐尔·洛蒂拉(资料图)
拉斐尔·洛蒂拉紧接着强调在这种情况下,马尼拉当局期待和美国公司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展开合作。此外,这位菲律宾部长还谈到了能源转型的问题,宣称如果有资金,菲律宾可以大展宏图,因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前途无量”,但他承认“挑战就在于成本”。明眼的人都看得出,菲律宾部长这是借着向美国展示合作意愿的方式,呼吁美国政府为其提供更多援助,短期内帮菲律宾缓解能源短缺问题,中长期则帮助菲律宾实现能源转型。
可是现在这个时候,美国正陷入因为政权更迭儿自顾不暇!特朗普上台之后可谓千头万绪:政治斗争方兴未艾,阶级矛盾愈演愈烈,社会撕裂越发严重、乌克兰以色列又是嗷嗷待哺。在这时候,美国顾自己都顾不过来,哪还有余力去“拯救”远在南海的菲律宾呢?不幸的是,菲律宾是一个小国。我们应该相信,反复横跳有奶便是娘,实非其所愿。但客观事实就摆在这里,“独立自主”这四个字,对他们来说是最大的奢望。而不幸中的万幸是,菲律宾碰上的是中国。
美国总统特朗普(资料图)
就在我国公布黄岩岛领海基线后,菲律宾一开始还试图挣扎,想要侵闯我国海域。但他们很快就发现,我国海警并没有给菲律宾这个机会。近段时间,我国排水量12000吨的5901海警船,已经接替了3304船的工作,在黄岩岛附近海域展开巡航,距离菲律宾吕宋岛一度只有数十海里。由此一来,菲律宾有限的海空力量,都被用来监视我国5901海警船的行踪。菲律宾大呼中方的5901海警船是怪物,它要求中方船只必须限期撤走,“没有继续协商的任何余地”。
与此同时,很多中国企业主动选择撤离,这可怨不得别人。现在的问题是,菲律宾尝到了反华的苦果,却还指望美国和日本来帮忙填补中资留下的空缺。然而,现实情况并不乐观。特朗普重新上台,那就更没戏了。特朗普可是出了名的“美国优先”,对盟友的需求根本不感兴趣。菲律宾指望美国来接盘,几乎没可能。
如今菲律宾想要回头很难了,作为一个四面环海的国家,虽然有着先天的优质资源,但却在技术上相当的匮乏,如果当初好好的合作中国,现在的局面可是完全不一样了。
杜特尔特(资料图)
在杜特尔特政府时期,中菲关系曾经得到大力发展,菲律宾也因此获得了中国的直接投资,大批中国企业进入菲律宾国内,帮助其建设基础设施与电力设。两国默契的选择搁置争议,共同在相关争议海域开发海洋能源。然而自马科斯上台以来,两国关系急剧恶化,大批有中国企业参与的电力设施项目建设被叫停,马科斯在争议海域的强硬态度,也导致菲律宾在海洋能源的开发上陷入停摆。如今看来,马科斯政府的做法无疑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坦率地讲,中菲理应为南海争议的妥善管控和处理贡献经验、探索方案。从2012年“黄岩岛事件”到2023年以来双方在仁爱礁、仙宾礁、铁线礁的对峙,中菲涉海争议经历诸多波折,同时面临美国等域外国家干涉和“南海仲裁案”非法裁决等复杂因素干扰。但兜兜转转,两国还是一次又一次回到谈判桌前。从这个层面看,中菲涉海互动过程可以为南海周边国家之间处理彼此海上争端提供教训或启示。
近期,中菲双方高层在福建厦门共同主持召开中菲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BCM)第十次会议。双方就南海形势坦诚、建设性地交换了意见。中方就菲方近期海上侵权挑衅活动、炒作中菲涉海争议提出严正交涉,要求菲方严格遵守《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规定,坚持同中方通过对话协商妥处分歧,共同管控海上局势,推动双边关系早日重回正轨。
马科斯(资料图)
此外,菲律宾《马尼拉时报》发表社评,点名“社会气象站”、“亚洲脉搏”以及OCTA Research3家民调机构,谴责这些机构长期发布虚假的民调数据,宣传大多数菲律宾人支持马科斯在南海争端中对中国的好战立场。“亚洲脉搏”还声称,有79%菲律宾人信任美国作为国家发展伙伴,只有1%的菲律宾人表示信任中国。实际上,在更为中立的民调机构“WR数字研究”发布民调报告显示,有75%的菲律宾人都认为政府应专注于解决国内问题。此外,有大约86%的受访者,敦促马科斯政府保持中立,不要试图介入台海问题。
由此可见,很多人都觉得菲律宾反华,其实他们是被一些民调机构给欺骗了。事实上,大多数的菲律宾人并不关心中菲之间的争端,也不支持马科斯的好战立场。有专家指出,在回答问题的人群中,有许多人可能并不清楚中菲两国的军力差距,甚至都不知道中菲为什么有矛盾,他们只是轻信了马科斯政府的话,认为只有动武才能解决问题。因此,不管菲律宾国内究竟有多少人,了解中菲冲突缘由,并有自己的立场。也不管有多少人对中国存在误解,马科斯政府挑动民粹的努力,看起来是得到成果了。
马科斯(资料图)
总之,菲律宾迄今的处境可谓是“进退两难”。在能源和基础设施上,都没有任何进展。中国企业的撤出给了菲律宾沉重一击,但菲律宾并未如美国或日本所料的“雪中送炭”。实际上,美国与日本只是在一旁“隔岸观火”,对此毫无实质性援助。不过话说回来,菲律宾将重新考虑其决策吗?要是再像美国一样,日本的经济还能有什么前途?至于美国,会不会在没有任何要求的情况下,帮助自己的“盟友”度过这次危机?这个疑问,恐怕只有到时候才能揭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