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塔利班内部的路线之争愈演愈烈,最高领袖阿洪扎达密令情报部门动手抓人,犯下大忌的副部级高官被迫流亡海外。
【阿富汗临时政府副外长斯塔内克扎伊已经流亡海外】
在最新公布的一段录音中,阿富汗临时政府副外长斯塔内克扎伊要求阿洪扎达不要在塔利班内部搞“个人崇拜”,同时呼吁塔利班人员不要将阿洪扎达视为“先知”,要敢于违抗可能导致阿富汗毁灭的指令。
斯塔内克扎伊称,阿富汗人民不信任阿洪扎达,该国历史上有上百名像阿洪扎达这样的领导人,未来还会有人取代他,阿富汗应该由“为国家利益而努力”的人来领导。
外界尚不清楚斯塔内克扎伊是何时、在何地作出的相关表态,但可以确定,在这份录音公布之前,斯塔内克扎伊已被免去了副外长职务,并离开阿富汗,前往了阿联酋迪拜。
【斯塔内克扎伊与阿洪扎达的矛盾爆发】
按照斯塔内克扎伊本人的说法,他是因为生病前往阿联酋进行疗养,可有传言称,斯塔内克扎伊其实是因为在妇女受教育权等一系列内政外交问题上唱反调,惹恼了阿洪扎达,才被迫流亡海外。
阿洪扎达一度命令情报局局长瓦西克逮捕斯塔内克扎伊,是第一副总理巴拉达尔、国防部长雅库布以及内政部长西拉杰丁·哈卡尼这三位高层共同求情作保,才让斯塔内克扎伊有机会离开阿富汗。
而巴拉达尔、雅库布、哈卡尼都是塔利班内部的实权派人物,但这三人之间不是铁板一块。
简单来说,巴拉达尔与斯塔尼克扎伊都曾参加塔利班与美国的外交磋商,属于塔利班内部的温和派。雅库布与哈卡尼则属于手握兵权的强硬派。双方都认为自己才是塔利班能够重掌阿富汗的最大功臣。
在临时政府建立后“分蛋糕”的时候,双方爆发过激烈矛盾,尤其是巴拉达尔与哈卡尼,一度有传言称,二人的保镖曾经拔枪对射。
因此,在斯塔尼克扎伊出事后,哈卡尼和雅库布没有坐山观虎斗、更没有落井下石,而是同样出面力保斯塔尼克扎伊,足以说明塔利班内部局势的复杂。
雅库布、哈卡尼二人出面,一方面是考虑到了斯塔尼克扎伊是塔利班元老级人物,任由其被逮捕很有可能让很多人寒心,一方面是因为在很多内政外交问题上,哈卡尼等人与温和派有着共识,且这二人与阿洪扎达间也有矛盾。
【雅库布(右)与哈卡尼都是掌握军权的实力派“军头”】
先说共识问题,巴拉达尔、哈卡尼等身处喀布尔的临时政府高层,都同意采取更加积极开放的政策,改善塔利班的国际形象,进而发展对外关系,争取早日获得国际承认创造更好的条件。
可塔利班内政外交的最高决策权,掌握在阿洪扎达以及其所领导的“最高决策委员会”手中,这些人认为,过分开放的政策可能导致部分底层保守派民众转而支持“伊斯兰国”等更加保守的极端组织。所以一直反对执行开放政策,推行了许多备受争议的法规。
换而言之,塔尼克扎伊逃亡一事背后,其实是支持开放的喀布尔派系与坚持保守路线的坎大哈派系的路线之争。
再说哈卡尼等人与阿洪扎达的矛盾,阿洪扎达在之前很多年中一直扮演着塔利班内部“教法权威”的角色,对于塔利班武装力量的掌控力有限。塔利班内部商讨由谁担任第三代领导人时,阿洪扎达不是首选人物,反而是哈卡尼与雅库布二人最初的呼声更高。
【阿洪扎达对于塔利班武装力量的掌控力度有限】
只是因为塔利班高层有不少人担心,选哈卡尼或者雅库布会导致塔利班走向分裂,与很多高层都有着良好关系,有望弥合矛盾的阿洪扎达才成功上位。
在塔利班最终夺取阿全境,外部威胁减少后,阿洪扎达就开始尝试削弱哈卡尼等人的势力,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这就引发了他与哈卡尼等人的矛盾。
在斯塔内克扎伊流亡海外前,原本担任临时政府第三副总理的“哈卡尼网络”重要人物卡比尔,被阿洪扎达任命为难民事务部部长,弥补“哈卡尼网络”另一要员——哈利勒·哈卡尼遇袭身亡后出现的部长空缺。
尽管塔利班发言人强调,这一任命彰显了塔利班对于难民事务问题的重视,但这种副总理改任部长的人事调整,仍旧被认为是阿洪扎达在借机打压“哈卡尼网络”。
哈卡尼与雅库布此次出面力保斯塔内克扎伊,正是要借机提醒阿洪扎达,不要继续步步紧逼,试图削弱他们的力量。
而在内部各派系围绕执政路线问题分歧明显,且互相争权夺利的情况下,塔利班自然无法集中力量,处理反恐等国际社会关心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塔利班内部很多问题的出现,本身就与该组织特殊的发展历程有关,属于是根植于内的结构性难题,无论是阿洪扎达,还是哈卡尼等人都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妥善解决问题。
塔利班内部这种暗流涌动的情况,仍会延续一定时间,且有可能最终导致塔利班走向分裂,进而将阿富汗重新带回到战乱之中。